前些日子從人民網看到一篇曆史珍聞《蔣介石曾欲提毛澤東為接班人?》,作者胡哲鋒(筆者曾有過胡哲鋒和孫彥編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叫作《毛澤東談毛澤東》,可惜後來這本書被一個黨校學員/鄉長借走不還了)。據說這是一個外國記者聽到的傳說。不管怎樣,似乎是要告訴人們,在蔣介石眼裏,毛澤東確實是一個國之領袖的能人。
那麽,在毛澤東眼中,蔣介石究竟又是個啥水平呢?
近日,讀到人民網的一篇是海回眸《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與蔣介石的關係》,作者薑毅然。該文介紹:在美國人的活動下,台灣政壇上出現了推舉“總統”候選人的活動。有人推舉陳誠,也有人推舉胡適。而美國人是傾全力支持陳誠,意在搞所謂的“兩個中國”(蔣介石是反對“兩個中國”的)。正當此時,毛澤東也表示一種態度,他在一次接見外賓時說:“台灣是蔣介石當總統好還是胡適好、還是陳誠好,我看還是蔣介石好。但凡在國際活動場合,有他我們不去。至於當總統還是他好……十年、二十年會起變化,給他飯吃,可以給他一點兵,讓他去搞特務,搞三民主義。曆史上凡是不應當否定的,都要作恰當的估計,不能否定一切。”
當然,這裏主要談的是政治傾向,但也不乏對蔣介石治台能力的肯定。盡管蔣介石在張學良“改旗易幟”後名義上統一了全國,甚至在“二戰”中也一度躋身所謂世界“四巨頭”(另外三巨頭分別是蘇聯的斯大林,美國的羅斯福,英國的丘吉爾)之列。但卻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單就國內,各地實際上仍是軍閥割據。所以,蔣介石的執政使命,一是剿共,二是削藩。隻不過這兩個使命沒有完成之前國民黨已經敗退台灣了。也就是說,蔣介石治國的能力是明顯不勝任的。但不能全盤否定它的治政能力。退到台灣,蔣介石的能力也就適當了。不要隻看到他離開大陸時擄走了多少黃金,還要看到他到台灣也帶去了大量的軍隊,確實也是一個負擔。這樣平抑之後,治理台灣也就靠蔣介石的本事了。說實話,蔣介石治理台灣也還是富有成效的。所以,毛澤東會說“台灣還是蔣介石當總統好”。這也許就是毛澤東眼中的蔣介石,當個台灣的地方長官還是適當的。
此外,在人民網的一篇評論研究文章《周恩來與解決台灣問題曆史進程》(作者係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的林雄輝,該文入選《周恩來百周年紀念論文集》)中也有一些介紹:“(和平解放台灣的方針確定下來後)在提到對蔣介石的安排時,周恩來在1956年一次對記者談話中說(注:這應該得到毛澤東授意的):如果蔣介石在統一問題上進行合作,他便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留在中國的任何地方;如擔任公職,這個職務將要高於部長級。”可以理解為國家級副職兼任地方(也隻能是台灣)的一把手。從中也印證了,在毛澤東眼中,蔣介石是一個地方級長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