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生離死別,都發生在某一個碼頭,上了船,就是一生」!1949年,是改變了全球華人命運的年代,兩岸數以百萬計的人心中藏覑不同的「記憶黑盒子」,從未對彼此打開過。
醞釀10年、行走萬裏、閉關400天、跨越五大洲,尋訪1949年親曆國共內戰無名人物的親身經曆,台港著名女作家龍應台新書《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昨天出版,新書顛覆了60年來兩岸以軍事史、政治史、國家領袖為核心的敘述角度,是敘述「你所不知道的1949」。
以身為失敗者後代為榮
對大陸正舉國動員熱烈慶祝建政60年,龍應台別有所感地說,「戰爭,有所謂的勝利者嗎」?她希望所有死在戰場上的人都能入土為安,要由前人的悲慘曆史中深切認知戰爭的悲痛,這不是解放軍與國軍的勝敗,是「國家的悲劇」,她以身為「失敗者的下一代為榮」,因為軍事上的「失敗者」卻在往後的60年中,在台灣建立起新的價值觀,她也希望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建政60周年慶典上說的第一句是「對不起」,要有對土地的疼愛,而不是隻有慶祝的典禮。
作家龍應台
昨天在台北舉行的新書發表會上,請來了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拉包爾戰俘營倖存的90歲高齡遊擊隊長李維恂、參與接收台灣的國軍70軍軍人林精武、12歲就成了「少年兵」的桑品載、加入國軍轉而成為解放軍的台灣原住民陳清山、親身經曆濟南城破的盧雪芳等人,現場也播放了這幾位曆史見證者的親身訪談紀錄片段。
朱經武父親與龍父早結緣
香港科技大學前校長朱經武昨天也出席新書記者會,他談到其父與龍應台父親在1949年的一段因緣。當年朱父是國軍少尉,押送幾箱黃金要上船,沒想到在廣州天河機場時黃金箱子掉了一地,被駐地憲兵給攔走,而龍應台父親正好是天河機場的憲兵,還在自傳中提到這段經曆,龍應台笑說,「我爸爸搶了朱經武父親好幾箱黃金」。
「我帶覑深情寫這本書」,龍應台說,寫作的動機是想用文學的方式,對她父母親這一整代人做一個致敬跟告別,「向所有被時代踐踏、侮辱、傷害的人致敬」,因為所有的傷痛一定要有溫柔治療,即使60年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