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既貧窮的又是富裕的, 就看怎麽比.

本文內容已被 [ 黨戴彪 ] 在 2009-08-14 18:45:4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比小康的城市居民,農村窮是實,這是橫向比, 要讓廣大農民富裕起來, 我們的社會還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給農民以平等的機會, 給他們國民待遇. 包產到戶,改革開放把八億農民變成二等公民. 這已經是鄧小平等人的曆史功勞, 有如林肯之於美國黑人. 黑人少,但林肯解放黑人在先, 鄧雖居後,但解救的人口眾多. 所以兩人可以相提並論.
縱向比話,別的地方我沒有第一手資料. 就說說本村本生產隊的事. 我的家鄉是個還不算貧困但遠談不上富裕的山村. 如今的農民基本上無衣食之憂. 最近見村裏很多人都用上了太陽能熱水器. 聽老人說過去村裏的小地主的生活也沒這麽好, 更別說那個全體農民挨餓的年代. 農民的主要問題是沒活幹,種地又不來錢,子女學費太貴, 集體化時代, 學生近乎免費. 醫療費太貴, 隻能求老天保佑健康活到80歲,一旦得了大病,少數富裕的問題不大,對大部分來說要麽等那個最後日子,要麽就得傾家蕩產. 這其實在集體化時代也是一樣,農民沒有任何醫療保障, 大隊的赤腳醫生雖不要錢(實際也是大家養著), 但也治不什麽了病, 縣裏的醫院現在看來不貴, 那時的農民也看不起,交通住宿夥食就負擔不起. 公社的衛生院不見得比土郎中高明. 村裏的人病了一般去鄰村的醫療所看, 那裏有兩位祖傳的醫師, 也是要付錢的, 但可以賒賬. 現在村民有病是去看他的兒子. 小病可以在那裏解決,大病就隻能扛著, 過去現在基本一個樣. 總的看來壽命還是延長了,那時80歲老人很稀少,現在很普遍.

當初的集體化是行政命令強製實施的, 盡管有相當一部分農民也曾對精英們為他們設計的那個"康莊大道"充滿希望, 但現實是幾十年如一日的饑餓逼得他們不得不去另想活路. 包產到戶好不好都是八億農民的自願的選擇,餓急了的人不可能有精英們那樣長遠的眼光, 隻要能解決眼下肚皮問題就行. 包產到戶是廣大農民被饑餓逼出來的辦法. 當年我們農村小夥子大姑娘為了每天半斤米的補助, 把步行幾百裏去修鐵路公路,水庫電站等視作美差. 那時的民工是沒有工錢的, 每天半斤米的補助而已. 當然,對於個人來說, 同時在生產隊還照樣記工分, 也就是一種生產隊供養給別人打工的人一種體製. 那時有個說法叫做"自帶糧食,自籌資金,土法上馬". 那些十六七, 十七八歲的小夥子,因為一天多了半斤米的緣故, 本來由於缺乏食物而被推遲發育的身材也就明顯快速地長高了. 看一看五十年代及60年代早期出生的那一輩鄉下人, 明顯比上一代和下一代都要矮小. 可以這樣動員民工, 也體現了某些人說的集體化的好處, 可以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可以集中力量搞重點建設. 放到現在, 沒有工錢,誰給你白做? 可是農民得到過什麽? 享受那些重點建設好處的人, 都以鄙夷蔑視的眼光回報給這些他們眼裏貧窮愚昧的賤民, 以至於農民二字在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大家庭裏居然成了罵人的詞.

集體化好? 不錯, 華西村, 南街村, 還有現在不大提及大丘莊都是活鮮的例子. 但請問他們是農業嗎? 那裏是農村嗎? 增經是的, 現在不是, 早已不是30年了. 他們現在是城市,是工商集團. 他們堅持了集體化,有了如此輝煌,這話不錯. 既使沒有集體化, 禹作敏, 吳書記們或村裏別的什麽人也會是個大款, 村民大多也會分到一口肉一杯湯(入夥,打工,賣地,帶動的相關產業創造的機會等). 其他地方要是也堅持集體化會不會還有一批農村轉化成這樣工商城鎮呢? 總會有幾個, 但絕大多數還在挨餓, 朝鮮不還在挨餓嗎? 不是每個村都有那個天時地利可以發展工商業的. 就像中國有大款大官, 但我等絕大部分人隻能想想而已. 有條件搞工商業並搞成了的地方還多. 這幾個村的人是富了,比之溫州,無錫,珠三角的富裕農民人口,這些村才多少人. 就是說走非集體化道路而富裕起來的農民人數要多得多.
其實所有這些所謂富裕農民都已不是農民, 都已成了資本家,小業主. 華西村和溫州的資本家一樣, 是靠外地民工給他們打工. 外地打工者遠超過村民人數, 這些打工者是享受不到村民那些福利的. 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是集體所有製嗎? 不是. 同樣是少數人占有生產資料,少數人占有多數人的勞動成果. 或者說是個股份製企業比較準確, 村民是持有股份的股東. 要是都搞集體化,也就沒有他們的輝煌,沒有勞力自由流動,哪來的人給他們打工?

原文作者提到他的父親是生產隊長, 所以他可能沒有餓肚皮的經曆. 這讓我想起了我們的老隊長老支書. 此公解放前體弱多病,不能從事繁重體力勞動, 家中兄弟多不缺勞力, 他又是最小的, 所以十七八歲了, 還隻是幫家裏放放牛什麽的. 即解放軍將至, 保長甲長等人惶惶不可終日, 甲長於是找他相商, 給他5石穀, 請他把甲長位子給接了. 等解放軍來了,他就積極幫解放軍籌糧籌款, 鬥地主, 打土豪, 加之甲長當的時間很短. 結果不僅沒事, 土改時還入了黨, 於是紅了起來, 以後一直是隊長,最後還作了10來年書記直到去馬克思那裏(共產黨都是去馬老那裏). 當年, 別人家餓肚子時, 書記夫人老喜歡說些風涼話, 什麽"一個主意3石米"之類. 意即他們家主意多注意好, 所以不存在挨餓的問題. 剛分田那幾年, 全生產隊都解決了溫飽問題, 唯獨此公因不擅農業生產, 他們家反而出現了溫飽問題. 盡管他當時還是書記, 還是有人問他們家好主意都哪裏去了. 去年某日,幾個兒時夥伴酒後"憶苦思甜", 當書記之子也說到當年吃不飽時, 立即有人說:你爹是書記,你們家怎麽會吃不飽? 結果差點拳頭相向.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