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島的“國宴鮑”

本帖於 2009-08-14 18:45:44 時間, 由超管 論壇管理 編輯

在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經過了漫長的敵對狀態後,由一次偶然的事件引發了一場被世界稱之為“乒乓外交”。之後,1971年10月,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基辛格博士先期秘密抵達北京,同中方一起確定了美國總統尼克鬆將於1972年2月21日訪華的時間表。

在美國總統訪華前,周恩來總理親自審定招待客人的國宴菜譜。其中鮑魚一項決定用遼寧的新鮮鮑魚,以此來展示中國淵源的飲食文化。1971年12月,國務院把采撈1000公斤新鮮鮑魚的任務下達給了遼寧省,省繼而又下達到地處大連市東部的海域的長海縣,因為這裏有鮑魚資源豐富的獐子島。

'300')this.width='300';}" height="536" /> 

(遼寧省地圖。下方紅圈是獐子島的位置)


'300')this.width='300';}" height="536" />
 
  
圖:獐子島的位置


但12月的獐子島已是數九寒冬,海水溫度已在零下。鮑魚都去了較深的海底過冬,漁民也早已棄船上岸。這時到海底采捕新鮮鮑魚,簡直就是去送命。當然這種光榮的革命政治使命就有黨員帶頭了。當時已經40歲出頭,時任獐子島潛水隊長的的王天勇和他的同伴接過了這一命。

  
 '300')this.width='300';}" height="600" />

'300')this.width='300';}" height="392" /> 

圖:鮑魚


1972年1月,潛水隊不畏天寒地凍,經過100多次的由淺及深下潛,經曆10天的艱苦奮戰,在塑料氧氣管和一層橡膠潛水服的簡陋的裝備下,將水下30米處新鮮的過冬鮑魚采了上來,共采集了2000公斤。並由海軍專艦迅速送往大連,經過精心挑選,將其中的1500公斤由飛機直接送到北京,送上了國宴餐桌。之後,采撈鮑魚的勇士們被周總理稱為了中美建交的“幕後英雄”,而獐子島的鮑魚也一躍成名為“國宴鮑”。


'300')this.width='300';}" height="559" />

圖:周恩來總理宴請尼克鬆總統。


'300')this.width='300';}" height="457" /> 


獐子島的鮑魚因宴請尼克鬆而成為“國宴鮑”(資料圖片)



'300')this.width='300';}" /> 

獐子島


後記:


現在,王天勇已年近八旬。這個被稱為“老英雄,老勞模”的潛水隊隊長因長期的職業傷痛使得腿部落下了殘疾,走路也需要拄著拐杖,蹣跚步履。而他當時很多的同伴或是仙逝,或是已定居於大連等地。如今的他雖然享受著國家和鎮政府給與的生活補助,但長期的潛水使腿傷伴隨著他的暮年。


'300')this.width='300';}" height="354" />  

2008年的王天勇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憶中國鰣魚 -- 戶人
  • 推薦Jim Reeves《難以忘懷》
  • 走馬觀花覽秦俑
  • 秦始皇的《嶧山刻石》篆文到底寫了些什麽?
  • 闖關東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