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事件和伊斯蘭世界(ZT)

來源: jinhui20 2009-07-21 19:43:0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76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jinhui20 ] 在 2009-08-14 18:45:4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24755.shtml烏紗事件如果放大了看,目的就是破壞中國和伊斯蘭世界之間的關係,誘使中國對外交政策作出調整,幹擾中國的能源進口,達到抑製中國發展的目的。這個目的或許極為明顯,但是具體分析起來還頗為有趣。    從原油進口國家來看,2008年我國主要從沙特、安哥拉、伊朗、阿曼、俄羅斯和蘇丹等六國進口原油,其原油進口量居前六位,自每個國家進口的原油量均超過了1000萬噸,合計12430萬噸,比上年增長12.6%,占當年全國原油進口總量的69.5%。其中:  沙特3637萬噸,比上年增長38.1%,占當年全國原油進口總量的20.3%;  安哥拉2989萬噸,增長19.6%,占16.7%;  伊朗2132萬噸,增長3.8%,占11.9%;  阿曼1458萬噸,增長6.6%,占8.2%;  俄羅斯1164萬噸,下降19.9%,占6.5%;  蘇丹自2007年首次超過千萬噸繼續增長1.8%,達到1050萬噸,占5.9%。  簡評:從國別分析,六大石油進口國中有四個是伊斯蘭國家。    從原油進口地區分析,2008年我國原油進口主要來自中東地區,其進口量達8962萬噸,比上年增長23.2%;占全國原油進口總量的50.1%,比上年增加5.6個百分點。  其次是非洲地區,其原油進口量為5396萬噸,比上年增長1.7%;占全國原油進口總量的30.2%,比上年下降2.3個百分點。  前蘇聯地區(俄羅斯,中亞———哈薩克斯坦及阿塞拜疆)居第三位,其原油進口量為1744萬噸,比上年減少15.0%;占全國原油進口總量的9.7%,比上年下降2.9個百分點。  南美地區位居第四,其進口原油量為1265萬噸,比上年增加23.3%;占全國原油進口總量的7.1%,比上年增加0.8個百分點。  簡評:中東地區也就是伊斯蘭世界的能源對中國來說舉足輕重,非洲和中亞的潛力巨大。      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原油進口來源已發生較大變化。  由中東地區進口的原油量所占進口總量的比例,雖然不斷出現波動,但一直穩居首位,1995年為45.4%,2000年升到53.6%,2004年下降為45.4%,2008年增至50.1%。  我國自非洲地區進口的原油量所占比例持續穩步攀升,1995年為10.8%,2000年大幅度增加至23.9%,2004年為28.7%,2008年達30.2%。  但我國自亞太地區進口的原油量所占比例卻逐年下降,由1995年的41.5%大幅度下降至2000年的15.1%,2004年為11.5%,2006年為3.6%,2008年僅為2.8%。  簡評:印度洋周邊地區是中國能源問題的關鍵所在。(以上都根據公開資料略加分析)      中國應對75事件,首先要防止美國轉移矛盾,以避免重蹈前蘇聯覆轍。  美國跟伊斯蘭世界的關係受到巴以問題的嚴重幹擾(對於美國是否應該為以色列承擔責任和義務,美國國內的爭議也非常大),同時也受累於美國單邊主義的中東政策的製約。  奧巴馬上台之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改變就是急於改善美國和伊斯蘭世界的關係。從曆史來看,美國和伊斯蘭世界的衝突並非常態,甚至在伊拉克戰爭結束之前,美國和伊斯蘭世界的關係非常好,特別是在阿富汗戰爭時期,甚至有過極其緊密的合作。當時整個伊斯蘭世界都被動員起來反對原蘇聯入侵阿富汗,拉登就是在這項運動中成長起來的。  鑒於伊斯蘭世界處於亞歐大陸的核心地帶,且與周邊文明世界都有或明或暗的衝突的可能,從均勢製衡的角度出發,絕對是美國的天然盟友。美國急於改善與伊斯蘭世界之間的關係,一方麵當然要作出政策調整,另一方麵就是轉移彼此之間的矛盾,中國或許是最佳對象。  前者美國通過反對以色列擴張定居點、撤出伊拉克、允許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等方式進行調和,後者必然要借助於製造中國跟伊斯蘭世界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來實現(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這點將持續考驗中國)。  要向伊斯蘭世界解釋,說明這次事件是因為西方勢力惡意挑唆中國和伊斯蘭世界的關係,製造矛盾。同時,我們必須依托上合這樣的具有集體安全性質的準聯盟組織解決地區安全和反恐問題,切不可盲目求助於單邊主義政策。    其次是巴以問題。  中國在巴以問題上的立場是考驗中國和伊斯蘭世界(尤其是阿拉伯世界)關係的真正試金石。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應該堅持一貫以來的人道主義立場毫不動搖。關於巴以問題,甚至連作為什葉派波斯人的伊朗都想利用這點挑撥阿拉伯世界跟西方尤其是美國的衝突,我們切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因為國內問題而急於表現莫名其妙的愚蠢的氣概。    其次縮小衝突的輻射範圍。  如果說通過上述努力可以徹底消除伊斯蘭世界的不安和憂慮,我敢說是不現實的。但是在對外宣傳上略微凸顯此次事件的突厥色彩,如有機會還可以在聯合國等平台適當地提及土耳其在奧斯曼帝國時代犯下的暴行,是非常明智的。  在這裏我必須說,不存在一個真正統一的伊斯蘭世界,甚至連一個統一的阿拉伯世界也不存在。在近代民族主義和國家至上主義的衝擊下,泛伊斯蘭主義沒有絲毫招架之力。以埃及為例,它們認為埃及國家利益第一,阿拉伯利益第二,伊斯蘭利益第三。我想這也是沙特、伊朗(波斯利益第二)等伊斯蘭大國看待利益之輕重緩急的態度。在這裏,突厥人的利益僅僅和第三層的伊斯蘭世界的利益聯係在一起,位置是低下的;子虛烏有的所謂突厥人的苦難,能打動誰呢?同時,有多少伊斯蘭世界中的非突厥國家肯為一個臭名昭著的或許還存在潛在衝突和曆史糾葛的突厥國家得罪一個聯合國大國和一個超級穩定的能源消費者呢?這是一個問題。  現在國際社會的反應非常可以說明問題,除了一個曆史上被突厥人強奸過的國家之外,絕大多數伊斯蘭國家對於中國的態度是友好的。個人認為除了中國政府處置得當之外,還有就是上麵我所說的內在原因。    最後,我們不能因為考慮其他國家的感受而放縱國內犯罪分子,助長其氣焰。  基於客觀的分析,既然不存在一個統一的伊斯蘭世界,它們之間存在巨大的分歧,我們自然不用考慮束縛自己的手腳。民族和宗教不怕矛盾深問題大,就怕視而不見,放任不管。這點已有先例。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7.5事件和伊斯蘭世界(ZT)
  • 恰當保留朝鮮的金氏政權(ZT)
  • 魯迅,到底是還是民族魂?<轉>(轉載)
  • 搞笑的“仁者無敵”和“以德報怨” (ZT)
  • 政治家隻能治標,思想家才能治本(ZT)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