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 do it! ZT 湖南回族概況和回漢兩族的關係

本文內容已被 [ whoisme ] 在 2009-08-14 18:45:4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自元代湖南有回族記載始,回漢民族關係始終是比較好的。這其中,元、明和新中國成立後是最佳時期;清及民國以及“文革”期間,湖南和全國各地一樣,也曾出現過“侮教案”和一段時期內宗教活動被迫停止等情況,但都沒有達到足以引起回漢兩族對抗和導致民族紛爭的地步。
湖南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回族雜散居地區,全省擁有sl個民族共540萬少數民族,而在土家、苗、侗、瑤、白、回、壯、維吾爾等8個世居民族中,回族才10多萬人,僅占少數民族總人口數的2%。從居住分布來看,它建有6個民族鄉,20多個民族村,3個萬人以上的縣、區(常德市的漢壽縣、鼎城區和邵陽市的隆回縣),並且在全省123個市、縣、區內都有回族人口居住,可以說,從湘東到湘西,從南嶺到洞庭到處都可見到回族人的足跡,聽到回族人的歡歌笑語。

湖南回族始於宋德祐二年(1275年),即元至元十三年元、明以來,在湘落籍的回族姓氏,前前後後約有90多個。其中元代來湘者,均為朝廷命官,明代多屬軍功宦遊,清及民國年間,則多係由東南沿海、長江流域抵達湖湘腹地的商賈,也有一些是因避兵禍、逃荒等由西北、華北湧入湖南的。他們以回回民族固有的勤勞、好客、團結、互助的傳統美德與漢族人民和睦相處,相互依存;關係至為密切,共同為開發美麗山鄉、抵抗外來侵略、參加革命鬥爭、促進經濟繁榮做出了自己的不可磨滅的貢獻,特別是與漢文化及倫理觀念融會貫通,共同構築了中華民族古代文化和優秀的傳統道德。

在7個多世紀的曆史長河中,回族人民在主動搞好與漢族人民的關係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奠定了回漢之間良好關係的基礎。舉元代一例,至元十三年(1276年),最早來湖南出佳的勘馬刺丁(名刺馬丹,以字行,於闐人,回回氏),被命監永州祁陽縣(今祁陽縣)時,祁陽初歸元,社會秩序混亂,官場上欺詐賄賂成風,民不聊生。勘馬刺丁到任後,為官清廉,力司德政,他首先提出整頓吏治,堅持打擊豪強惡吏的建議,減輕了人民負擔,穩定了人民生活。為了百姓安全,他多次冒著生命危險,親自去說服那些聚眾抗官的百姓,使他們安定下來。勘馬刺丁在祁陽縣18年,在他的安撫下,13640戶百姓得以生存,他的善政,為漢族人民所稱道。元貞元年(1295年)前後,他受陷害,被捕入獄。臨行時,漢族百姓擺食品於道旁,井為其呼冤。出獄時,又受到漢族人民的慰問。近代以來,這方麵的事例就更多了。前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時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主事的馬鄰翼回家鄉邵陽視察,為使家鄉回漢擺脫文化落後狀態,遂將自置田83石田租捐作辦學基金,在邵陽城西門外創辦了一所小學,取名“偕進”,寄托著“偕我少壯進學業簧宮,借我民族進文化人大同”的理想,他希望“回漢偕進”,能“一洗潮流之汙坫,完成複興中華之全功”。1932年,馬鄰翼又捐資3萬元,在偕進小學基礎上創辦了偕進中學。據1946年統計,在校回漢學生269人,開考12門課程,成績全部及格,其中70—80分以上的占96%,使偕進學校人才輩出,湖南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陳白一(漢族)、湘潭大學教授羊春秋(漢族)等均為該校畢業生。新邵縣陳家橋鄉望城坡村,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村子,回民馬指南擔任黨支部書記。1982年春,他幫助10多戶漢民浸種育秧1500多斤穀種,“雙搶”又幫助漢民翻耕50多畝田,均未收取分文報酬。他還為漢民義務修理農機具幾十次,井用祖傳秘方為漢民義務診病。在他帶動下,全村回漢兩族人民中出現了有事大家幫、有困難互相解的良好風氣。常德縣草坪鄉教門衝村,是回、漢、維3個民族共居的村子,這個村第二組住著漢民,由於這裏長期缺水,產量很低,糧食問題難以解決。1980年冬,鄰近幾個組的回、維族群眾,幫助第二組修建了一座水庫,才使第二年第二組的糧食獲得大豐收。為了幫助二組確保糧食生產的穩定,1983年,回、維族群眾又主動集資,購置安裝了電灌機埠,並與第二組漢族群眾大幹了一個春天,打通了200多米長隧道,修建了一條500米長的環山渠道,從而保證了這個組糧食生產的長期穩定。1996年,湖南遭遇大水災,邵陽市清真南寺進水一米多深,為了搶救存放在該寺地下倉庫裏的工業用紙、藥材等物資,寺管會全體成員帶領阿匐、寺師傅、“海裏凡”將大殿地板撬開五個大洞,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拚搏,將價值40多萬元的物資全部撤了出來,使租用單位及其職工感謝不已。


在漢族與回族的關係上,盡管曆史上出現過清至民國年間在邵陽、隆回一帶連續發生燒死阿匐、陷害回民的事件;常德、邵陽、桃江等地都發生過“侮教案”和回漢之間的械鬥;1947年,衡陽市江東岸回民牛肉店,被江西岸漢民牛肉店買通偽政府下令關閉,等等。但究其原因,主要是當局所實行的民族壓迫政策所致。而漢族人民在主動搞好與回族人民的關係上,也有許多動人的事例,特別是對待回族人民的生活習俗,十分尊重。1980年,婁底市一位回族幹部到省會長沙出差,很想買一頂禮拜帽,他跑遍大小商店找不到,於是,在長沙最大的中心路百貨商店意見簿上提出建議,希望能幫助他買到一頂,建議被漢族經理看到後,立即找到了省民族貿易公司,公司業務組的同誌特地從寧夏回族自治區買回一頂寄給了他,使他非常感動。1986年,桃江縣鮓埠回族鄉整修清真寺大殿,急需木材鋪設地板;當地一時難以買到,經費也較困難,漢族幹部和群眾聞訊後,自願將新建中心小學後剩餘的所有木板、木料作價,給予支持。1987年,長沙市城市規劃設計院總工程師溫福鈺的兒子舉行回族婚禮,長沙市政府領導和眾多的漢族群眾都來祝賀,呈現出了一幅“回漢團結”的動人場麵。常德市許家橋回族維吾爾族鄉中堰村第七組17戶村民中的2戶漢民,為了尊重回民習俗,從不在家吃豬肉,曾有人勸這兩戶漢民遷走,但他們說:“我們離不開我們的回族好鄰居。”在生產勞動中遇到了難題.漢族老大哥往往主動相讓,加深了相互友誼。常德縣長茅嶺鄉朱家衝村海家溶民族組與桃源縣八家路鄉海家溶村毗鄰,田土山水相連,雙方在民族組地域內建有一座水庫,1985年天旱,晚稻缺水,桃源縣海家溶的漢族村民寧願拿錢到20裏外的地方買水灌田,而把水庫的水留給常德縣海家溶民族組的回、維族同胞,確保晚稻豐收,而回、維族同胞也一定要將水庫裏放養的鮮魚分一半給海家溶村的漢民兄弟。之後,無論是節日,還是放電影、唱大戲,他們都互相邀請,情同手足。漢壽縣毛愛灘鄉史家村,在舊社會,黃姓回族與何姓漢族曾結下冤仇。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80年代以後,由於黨的民族政策深入了人心,回漢兩族原有的隔閡逐漸消除,團結大大加強。在“雙搶”中,回民缺牛,漢民主動支援,漢民田裏缺水,回民優先灌送;在共建文明村組中,兩族人民合建了3座民族團結橋、6座電力排灌站,修建了11條鄉、村公路,15華裏防洪大堤和22華裏抗旱渠道;漢族群眾還主動幫助回族興建了1座民族電影院和兩所民族小學。由於這個村回漢團結進步,又促進了該鄉進人了兩個文明的先進行列。


當然,就湖南來說,我認為,當前影響回漢民族關係的因素也不是沒有的,除了回漢之間因生產、生活、工作、經營等屬於帶社會性質的磕磕碰碰之外,隨著市場經濟的全麵運作,過去對依據回族特點而製訂的某些優惠政策,或被其它政策所淹沒,或已有名無實,或因執行單位、執行人員的原因難以兌現;有的清真寺寺產長期被人占用,政策得不到落實;由於現時平等權利往往與經濟掛勾,致使一些回族地區的代表(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逐漸減少,或是由某方“推薦”的,缺乏代表性和群眾基礎;社會上仍不時出現一些有傷回族感情的書刊、文章或語言,等等。這些都是值得引起重視、不斷改善和妥善處理的。


綜上所述,我以為,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湖南回漢民族間關係總的是好的;但一個地方的回漢民族關係的好與壞,從客觀上說,主要應看當局實行的是什麽樣的政策。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或現象,主要是當地對政策的宣傳、貫徹和落實方麵存在的問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