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的批示
山東東明縣當地群眾認為化工企業汙染環境,造成甲狀腺病高發,群眾和當地環保部門多次溝通無果,求助網絡解決,當帖子出現在網絡被人加上有關騷亂內容後,引起軒然大波。6月26日,山東省環保廳已經介入調查,調查情況將會同省衛生廳的調查報告一起發布。此前,溫總理就此事已有批示。
對於鬧得沸沸揚揚的東明群眾質疑環境汙染事件,隻能說我們的環保部門和地方政府不作為、亂作為。當群眾質疑化工園區汙染所帶來甲狀腺病高升,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沒有積極的回應群眾,也沒有給讓百姓信服的環保數據,隻是想當然的搪塞糊弄百姓,信誓旦旦的肯定沒有汙染,導致事件升級。居住在化工園區的百姓接二連三患上了“甲狀腺腫瘤”,作為環保部門和地方政府應該積極檢查、監測,畢竟環境汙染所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
群眾反映有汙染,結果成了群眾沒事找事,群眾阻礙當地經濟發展,全然不顧群眾生命安全。當把經濟利益放在首位,當把經濟發展看作為官政績,當心中沒有百姓利益時,環保隻是一些官員和部門的“口號”,環保最終給經濟讓了路。在一些地方官員眼中,土質惡化、水質汙染、病情高發的環境汙染根本比不上經濟效益,隻顧眼前利益不顧我們生存的家園以及生命,更不想子子孫孫的以後,腦子中“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在一些地方領導思想中根深蒂固。
現在的工業園區,建設的時候承諾“零汙染”,檢查監測的時候也“達標”,可是建成後汙染就接二連三出現,當地百姓質疑時,企業、職能部門以及地方政府總是拿出“達標”的環保報告,讓百姓無話可說,但是事情並非“零汙染”報告那麽簡單,汙染所造成的事實依然存在。就東明化工園區地下排汙管道來說,怎麽能從密集的居住區下而過,世上沒有永不破損的東西,如果管道破裂,化工汙水泄漏,後果是不堪設想,就此可以看出東明“無汙染”實在難以讓人信服。
現在環保問題一般不會引起重視,當問題越來越大時,才會去亡羊補牢。不能怪東明汙染事件,以訛傳訛下成了騷亂事件,隻能說職能部門以及地方政府不作為導致事件擴大化。透過現象看本質,環保部門的確做的不好,沒有起到作用,給百姓感覺有他無他都可,百姓受到傷害後,環保才得以重視。環保部門不要找那些牽強理由,職能部門就應有職能部門的樣,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