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現場錄音報道之三》 彈雨中的現場報道

來源: 目擊證人 2009-06-03 17:08:3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56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目擊證人 ] 在 2009-08-14 18:45:4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第一部分 《殺戒》
請按 Play 鍵播放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第二部分 《血染廣場》
請按 Play 鍵播放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第三部分 《憤怒》
請按 Play 鍵播放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後記》 六四為什麽發生? 一句話,因為改革開放。 “價格雙軌製” 減少了改革的風險,同時帶來了嚴重的腐敗! 權利成為一種重要資源。當時一個批文價值 幾萬,幾十萬。可一個工人的月工資卻隻有50至100元左右。老百姓感到了空前的惶恐和信任危機,民怨鼎沸。

學生,知識界最先看到了腐敗的根源和危害。因此借紀念胡耀邦,順勢提出反腐敗,新聞自由,結社自由等民主要求。並將請願書跪遞進人民大會堂。趙,李的矛盾公開化 了。共產黨主席趙紫陽以及胡啟立,田紀雲等傾向於政治改革,甚至默許了新聞改革(出現了著名的3天新聞失控事件),主張安撫學生,進行政治改革。總理李鵬等則認為學潮是資產階級自由化的表現,主張鎮壓學生。
軍委主席鄧小平,這位垂簾聽政的老佛爺則在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間搖擺不定。如果當時鄧站在改革派一邊,就不會有後來的慘案,中國的政治改革就會加快速度,共產黨就不會腐敗到今天這個地 步;如果鄧從一開始就在保守派一邊,就不可能出現所謂的“資產階級自由化”,和之後的胡耀邦,趙紫陽下台。學生也根本沒可能在廣場堅守20天之久。
簡要過程:
4.26:人民日報 4。26聲明,將學生運動定性為動亂。
4.27:學生則衝破封鎖,搞了4。27(4月27日)百萬人大遊行。
5.3:趙紫陽五四講話,不提動亂,強調穩定,強調改革開放。學生隨即返校複課。
5.13:為要求政府改變“動亂”的定性,避免秋後算賬,逼政府對話,向全國喊出反腐敗,新聞自由,民主自由的口號,千名學生開始絕食。
5.17:嚴家其、包遵信等發表《五一七宣言》,進一步攻擊鄧小平是“一位沒有皇帝頭銜的皇帝,一位年邁昏庸的獨裁者”,發動知識分子簽名。激怒了鄧。使鄧從猶豫,搖擺到下決心倒趙,鎮壓學潮。
5.19:趙紫陽,溫家寶到廣場向學生告別。荷槍實彈的戒嚴部隊開著坦克,裝甲車從四麵八方殺向北京。
5.20戒嚴部隊駕著坦克,裝甲車開入北京,被憤怒的百萬北京市民堵截在各個路口,長達兩個星期。
5.23:百萬北京市民,國家工作人員,教師,工人及各院校學生自發走上街頭聲援學生,要求政治改革。這就是著名的三天大遊行。
6.2:天安門四君子開始絕食。他們喊出了:徹底放棄“階級鬥爭”式的政治文化;“寧要十個相互製衡的魔鬼,也 不要一個擁有絕對權力的天使”;“我們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救世主而是完善的民主製度。”“ 誰上台和誰下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樣上台和怎樣下 台。”
6.3:夜間開始,戒嚴部隊開槍殺入廣場,製造了六四慘案。據官方數字:市民,學生死500多人,傷一萬多人。
需要說明的是:
1.所有的戰士都死在開槍之後,市民學生是自衛反擊! 戒嚴部隊犯下滔天大罪的同時,也撒了彌天大謊,他們故意顛倒了時間順序,嫁禍於學生,市民。
2.從整體上講,當時的共產黨並不腐敗,以權謀私的隻是極少數。盡管學生要求改革,但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人會提出推翻共產黨的口號。說六四運動是為了推翻當時的政權,這不符合那個時代的現實。而事實上,鄧小平,李鵬等在殘酷鎮壓學潮的同時,也推翻了當時的共產黨和國家的主席,進行了黨內政變!
3.六四運動是自發的群眾運動。
4.六四後,經濟改革繼續,政治改革停滯。學生最擔心的事情果然發生了:共產黨徹底腐敗了,中國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國家財富迅速集中到了少數官僚和其周圍的奸商手中,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5.鄧小平VS段祺瑞。段祺瑞得知衛隊開槍殺害學生後立即趕到現場,在劉和珍遺體前長跪不起,此後離開政界,終生吃齋念佛。三一八慘案死亡學生三人,傷四十餘人。鄧小平至死掩蓋六四屠城真相,至死不認罪。六四慘案死亡學生市民近千人(政府承認死五百餘人),傷逾萬人。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