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大國有集團之一——上海廣電集團陷入資不抵債的境地

來源: v5 2009-03-30 18:25: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317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v5 ] 在 2009-08-14 18:45:4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小瑩 上海報道 2009-3-31 3:12:15

本報記者獨家獲悉,上海市政府於3月25日成立上廣電托管小組,負責上廣電的債務處置和資產重組,小組成員由上海儀電控股集團(下稱“上海儀電”)和上廣電的管理層組成,負責人為上海儀電董事長蔣耀。
“上廣電靠自己已經過不下去了,總得有人來解決,所以市政府找到了上海儀電。”接近托管小組的知情人士稱,上廣電去年一年的虧損額就高達18億,早已資不抵債。

上廣電的官方網站顯示,該集團在世界各地的雇員超過25000人,2007年銷售收入為345.7億元,出口創匯25.8億美元,列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排名的第十位。

“目前,上海儀電的首要任務就是處理債務。托管思路是,上廣電裏能繼續做下去的部分盡量繼續做下去,不行的部分就要盡快處理債務和其他事宜。”上述知情人士稱。

上海市政府將提供上廣電托管期間債務處理所需的部分資金,記者進一步獲悉,上海市政府準備劃撥10億元以上的國有資產交給上海儀電,用於變現。

之所以會選中上海儀電負責托管,“與上海國資調整的一個思路有關。”接近托管小組的人士稱。上海儀電已成為上海第四家國有資產投資公司,將在下一輪上海國資調整中扮演重要角色。

“托管”兩部分

在全國的家電企業排名中,上廣電(SVA)一直處在第一集團,是現存不多的國有控股家電集團之一。

上廣電負債累累的說法其實從去年下半年就已經散播開來。根據托管方掌握的數據,上廣電2008年全年虧損18億元,大部分銀行已經不再給其貸款,員工工資的發放也成為難題。

“我們去年底回去開會的時候,現在的管理層就承認了虧損兩位數(單位:億)。”回想起那次會議,一位已經退休的上廣電中層覺得算是個“吹風會”,“也就是給我們一個心理準備,公司可能要不行了。”

該集團下屬上市公司上海廣電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600637,以下簡稱廣電信息)和上海廣電電子股份有限公司(600602,以下簡稱廣電電子),先前已分別發布了2008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分別預虧損9億-10億元和9億-11億元。兩者相加就達到20億元左右,還未將上海廣電旗下的其餘36家非上市公司的業績計算在內。

“上廣電負債這麽多,已經談不上‘救’了,主要還是怎麽處理債務的問題。”談及托管思路時,接近托管小組的人士肯定地說。

他認為,托管隻能分為兩部分:上廣電旗下能單獨存活的公司就讓它繼續經營,也不排除引入戰略投資者重組的可能;另一些資不抵債的公司,則變賣土地和固定資產,“盡快把債務處理掉”。

而目前上廣電旗下和索尼等外資企業合資的一些公司,則基本保留。

上海律協《公司法》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吳冬解釋說,“嚴格來說,非金融企業的‘托管’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定義”。吳冬稱,《企業破產法》134條僅對金融企業托管有相關規定,比如金信信托的托管等,但對於非金融企業還沒有規定。

“從現實意義來說,上廣電的托管就意味著,把被托管方現有的管理權、組織架構、財權等都轉移到托管方。”吳冬說,之所以不采取並購的方式,則是考慮到保留被托管方的法律主體地位,並避免托管方陷入“債務黑洞”。

“這個托管的意思,不是用上海儀電的資產去重組上廣電,而是由上海儀電來牽頭做一個處置方案,得到上海市政府認可之後,再來組織實施這個方案。”接近托管小組的人士說,上海儀電扮演的是類似於資產管理公司的角色。



據悉,上海市政府已經為托管做好了一定的資金準備。其預備劃撥給上海儀電的資產可能在10億元以上,“但我初步預計資產處置的總費用需要幾十億,這一塊的先期費用隻能由上海儀電先墊一部分了”。

而從吳冬律師之前處理托管相關法律事務的經驗看,如果僅僅改變管理方式,是很難挽回企業的財務狀況的,“除非大量注資,不然大多數被托管企業還是要走上破產之路。”

國資調整新思路

上廣電在上海的特殊地位,源於其雄厚的國資背景,以及各股東舉足輕重的地位。

公開資料顯示,控股股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以21.04億元投資占上廣電60.91%的股權。上廣電股東中另有上海國資委、上海工業投資集團、上海國際集團等一眾國資管理部門和實體公司。

但上廣電此番被托管,並沒有由上海國資委出麵,也沒有花落大股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而是由儀電集團獨挑大梁。

“之所以會選中儀電,與上海國資調整的一個思路有關。”接近托管小組的人士稱。

據記者了解,上海儀電從2005年開始,已經低調地將定位從產業運營型轉向資產投資公司,成為上海第四家國有資產投資公司。這個變化亦得到了上海國資委的認可,並成為其下屬的“綜合性資產運營平台”。2008年,國資委將上海有色金屬集團等企業劃撥給上海儀電進行資產重組。

在這個思路中,上海市國資委計劃將“那些剩下的經營狀況不是很理想、產業前景不被看好的國有企業集團”,通過上海大盛資產有限公司、上海儀電等這類國有資產投資公司,實現資產重組或者國有資產的退出。

除此之外,上海儀電另兩個優勢也為上海國資委所看重。其一,其現金流相對充裕,“儀電前兩年一直在做資產整合,現金流還是不錯的”。

其二,儀電集團的前身是上海儀表局,上廣電原本就是上海儀表局的下屬集團,兩個集團之間的“知根知底”,也是其托管上廣電的主要原因。

曾被征求托管意見的人士認為,上海國資委由於缺乏處置資產的經驗,所以沒有直接擔任托管人。而大股東上汽集團也同樣沒有這個意願。

在托管之後如何安置現有員工,托管小組並沒有給出明確說法。截至發稿時,上廣電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均未公告母公司被托管一事。

最後一根稻草

上廣電深陷債務泥潭,涉及多重內外因素。

其中之一是上廣電於2003年投資近100億元“豪賭”液晶,引入日本NEC的第五代 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屏)生產線。

“ 我們05年被請回去參觀這個工廠,看到的展示樣品都是小尺寸液晶麵板,我們當時就問了,大的能不能做。他們回答說,以後能做。我們又問日本的核心技術轉讓了沒有,他們回答沒有。”一位退休的上廣電中層管理人員回憶說,這些回答,使得他們對於這條流水線的盈利能力十分懷疑。

在上廣電旗下最主要的上市公司廣電信息(600637)2009年發布的預虧公告中,提及兩個預虧原因——第一,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蔓延到實體經濟,從而導致公司經營業績下降;其次,公司投資的上海廣電光電子有限公司(下稱光電子公司)在2008年出現的重大虧損對公司業績造成了影響。

光電子公司正是生產液晶麵板的合資公司,被普遍認為是壓垮上廣電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這也不能簡單地看成是投資失誤。創維集團董事會主席王殿甫曾表示,“液晶麵板項目是資本密集型行業,尤其是前期投資巨大。當時在台灣就是依靠政府扶持才上的項目。”2005年上廣電之所以能引入第五代流水線,靠的是銀團貸款,現在的問題是上海市政府是否願意繼續扶持這個行業。

在剛剛獲得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的上海建成“兩個中心”的內容中,先進製造業占有了一席之地。液晶麵板則被包括在先進製造業的範疇中。

“托管廣電之後,不是意味著就不搞光電了。光電還是上海市要發展的產業,隻是上廣電自身沒有能力搞了而已。”接近托管小組的人士說。

一個月前,上廣電正式宣布與國際公司洽談引入液晶麵板的第八代流水線。從此前披露的引進資金來看,其比第五代流水線更為昂貴,需要耗費數百億元。

上廣電此番被托管,正在其與日本夏普公司洽談的節骨眼上。托管之後,上廣電與夏普的談判很可能將產生變數。

如果政府方麵決意繼續推進這個項目,那上廣電還存有一線生機。但如果真要上馬,這次由誰來出這筆昂貴的學費?是托管方上海儀電,還是背後的上海國資委?

所有跟帖: 

(來源網絡,無法求證)轉貼: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地內幕 -一家- 給 一家 發送悄悄話 一家 的博客首頁 (11799 bytes) () 03/31/2009 postreply 02:19:52

腐敗不除,任何繁榮都隻是鏡花水月而已。 -一家- 給 一家 發送悄悄話 一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1/2009 postreply 02:20:57

上海文廣和廣電不搭嘎的. -彪醬子- 給 彪醬子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31/2009 postreply 03:27:48

上文廣是隸屬上海廣電局的,後來廣電局成立上廣電集團之後才分立出去的。 -一家- 給 一家 發送悄悄話 一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1/2009 postreply 04:31:07

媒體和產業分離好像是從95年左右開始的? -一家- 給 一家 發送悄悄話 一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1/2009 postreply 04:34:5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