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伏櫪 誌在千裏

來源: 惠五 2009-03-25 12:54:2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638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惠五 ] 在 2009-08-14 18:45:4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老驥伏櫪 誌在千裏 

——活著的丁天龍

2007年哥倫比亞大學發出一份尋找失蹤了一百零一年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並為之設立了漢學係的啟源、捐贈人丁天龍的尋人啟示。

丁天龍,廣東人(不確)。十八歲時(十九世紀末)來美做勞工。他以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征服了西方人包括他的雇主卡朋蒂埃先生,使之協助支持了他在西方創立東方文化教育的夢想得以實現。而夢想成為現實之日丁卻毅然回到祖國,默默消失了(詳情請網上查閱[漢字五千年]這裏不做贅述)。我被丁天龍的行為深深感動,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人生的價值,民族的驕傲。

前不久,偶然認識了海外電視台創辦人羅中郎先生後特去登門拜訪。

門開了,一位耄耋老人麵帶微笑站在了我的麵前。哇,這就是立誌於傳媒事業並為此辛勤耕耘了三十七年的海外電視台創始人羅中郎先生嗎?

矮矮的個子,寥寥白發,蹣跚的步履,緩慢的動作------

“沈小弟,你這麽年輕?快請裏麵坐。”隻在這時我看到他內心洋溢著的火。

我欲向進走卻不知怎樣才能走到他指的裏邊。開門處稍靠右點是一張木板搭的單人床,左邊是一張桌子,上麵還堆滿了雜物。隻是在床與桌的中間有一條小窄道或說一條縫可向裏走,我側身擠了進去。左邊是層層木架,每層都裝滿了音像器材,右邊是各種木櫃、鐵皮櫃,堆放著紙張、文件夾。再往裏麵似在打造隔斷,盡是木框架和灰板。

“請坐吧。不好意思,為了今年的影視節我正在裝修。”羅先生指著我左手邊的一張緊貼著辦公桌的椅子說,自己則慢慢地順著桌子的右邊蹭到桌子另一邊與我相對而坐。

“您老今年高壽?竟還能舉辦‘亞洲影視節’?”這是我發自心底的疑問,哪還顧得禮貌。

“不老。按我門口‘海外電視’的牌子我剛剛三十七歲,正值年輕力壯。若是按‘亞州影視節’來算我僅兩歲,今年八月份才舉行第二屆。去年第一屆正值汶川地震,雖生不逢時卻也勉強降世。今年兩歲生日爭取把它辦好,而且要年年辦下去,一屆好過一屆------

這不老的聲音,堅定的氣勢使我眼前這八十有餘的小老頭兒越來越年輕了。

羅中郎,國民黨上將羅卓英之長子。其父羅卓英將軍是我民國時期抗日名將、遠征軍司令,在滇緬一帶抗日戰場上是日寇聞之膽戰心寒的民族英雄。

羅中郎於一九四八年從國內大學畢業來美深造,獲紐約大學傳播係碩士學位。一生酷愛藝術、傳媒事業。他自一九七二年創立‘海外電視公司’以來先後辦過報紙、畫報、電台、電視,自創立了‘海外電視’後一直勤耕不輟至今。在他製作的節目中培育、帶出了許多人物,其中不乏成功人士:靳羽西、楊蘭、李麗華、朱時茂、楊燕、龔桂平、龔雪、鹿瑜、馮曉鳴、張曉紅、柯嘉慧、陳茜、孫燕、以及歌唱家胡曉平、芭蕾舞蹈家於婭娜。

他集導演、攝影、剪輯、節目製作人於一身,他的作品記述出大量的海外華人的喜、怒、哀、樂,將遊子們思鄉、愛國之情用影視手法詮釋給國人,盡表了我們海外華人愛國的赤誠之心。他拍的電影[浮雲遊子]、電視專題節目[海外遊子相思情][美國華裔風雲人物誌][紐約風情畫]、、[生活在紐約][龍的傳人]等等在老一代來美華人中家喻戶曉。

這些作品傾注了他一生的精血,因為他沒有任何靠山,既不是大陸政府支持讚助的也沒有來自於台灣的支持,完完全全靠他的個人能力及為之獻身的精神。在他資金最困難的時期他一身兼三份工作,除海外電視工作外還出租錄影帶、經營停車場,在很長一個時期每日工作二十小時。

聽著他平靜的敘述我眼前浮映出一個忙碌於三處工作中的矮小身軀------

談話自然轉到影視上,他說:“我們的電影雖隻有百年史,但並不比美國的差,就是我們自己沒有好好的宣傳、發展它。” 

“您覺得憑您個人的力量,簡陋的設備,有限的資金能把我國的古今文化在美給予廣泛、細致的宣傳嗎?”

“廣泛目前還談不上,我會盡力而為,但細致我是可以做到的。細致靠熱愛、耐心、堅持。”這平常的字眼從這老人的嘴中發出是那麽自然、可信。

正這時門鈴響,他聽到後急忙想站起,可卻沒站起來。我忙說道:“您不要動,我去開門。”

是一個年輕的女士來給他送飯。我看到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在身居辦公室、攝影室、製作間、臥室於一體的、他視為生命的事業間內吃著一盒$4.99的快餐。

我終於明白了他的木板床為什麽當不當正不正地擺在一進門處了,開門方便。

門鈴再次響起,一位五十有幾戴著眼鏡散發著書卷氣的先生走了進來。

來人是[彼岸]雜誌社總編、中視達數字影視公司總裁助理王威。

和王先生寒暄後又走入正題,王先生對羅老先生欽佩之意屢屢由衷帶出。手指[彼岸]插頁“在美亞裔十大傑出人物”中羅老畫像說道:“這十大傑出者我最敬重的就是您老,無論在條件上、年齡上、背景上、經濟上您都無法與他人並論,可在對事業的追求上、對祖國的宣傳貢獻上我認為他人是不能與您相提的。”

“不敢不敢,我怎麽能與這些人相提並論。自你登上我的照片後心中一直感到慚愧。我做了什麽?這些微小事實是我應該做的。我也隻能做到這些,這不值得大家稱道。”

“您太謙虛了。別的不說,就隻您作為金羽西、楊嵐、李麗華、朱時茂等名人從這裏浸淫數年後邁向了自己事業高峰的奠基人這一點即可看到您對中西文化交流所作的貢獻。”

“奠基人實不敢稱,我這‘一人電台’有辱他(她)們的名聲,我不過是在他(她)們的愛好上給予了點滴指引。更不要說貢獻,那是對上天造就我的回報。人能來到這個世上就要為人類做點有益的事。”

“就目前您的條件要想把這一屆辦好困難重重啊。”

“這倒要借助毛澤東的一句話了,‘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

好一個俏不爭春,我期待著待那山花爛漫時羅老在叢中欣慰的微笑。我心中暗暗測度著:

丁天龍,一個沒有學曆的海外華工,能首倡在美辦漢學院,第一張讚助的12000美金支票是他打工的全部積蓄。他隻為讓洋人“看看、了解我們中華文明、文化”。 

羅中郎,一個將軍的兒子將自己畢生的經曆乃至積蓄都貢獻給了海外傳媒事業。隻為了證明“我們中華影視不比洋人差”。

他不就是——活著的丁天龍嗎?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夾縫中的將軍——31
  • 洛陽紙賤
  • 小笑話
  • 老驥伏櫪 誌在千裏
  • 老驥伏櫪 誌在千裏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