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中國在“領土”問題上還能忍多久?

本帖於 2009-10-22 10:24:19 時間, 由超管 論壇管理 編輯

[轉貼]中國在“領土”問題上還能忍多久?


中國在“領土”問題上還能忍多久?

2月10日,菲律賓總統阿羅約不顧中國的反對,正式簽署了所謂“領海基線法”,將中國的南沙部分島礁和黃岩島劃入菲律賓領土。對此,中國駐菲大使館11日表示“強烈反對”和“嚴正抗議”。據報稱,接下來,菲法案將被提交聯合國審議。如果聯合國通過,那麽中國這些島嶼被菲律賓所有的事實將得以確認。

“抗議”盡管需要,“反對”當是必然,這些我們都見過,南聯盟時使館被炸都經曆過了,大國博弈又怎能完全避免衝突?我以為,目前中國需要警惕的,又已經不再是什麽“口水戰”了。

拿本次中菲海島之爭而言,雖然許多學者表示聯合國不會通過這個法案,但對中國而言,我們現在需要警惕的已經並不是這一法案會否通過,而是日本、菲律賓、越南甚至韓國等不斷對我邊界或軍費等問題進行“騷擾”的動機了。因為國家博弈,動機源於利益,動機決定動態,動態昭示未來。

眾所周知,如今全球都身處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漩渦不能自拔,美國主導頹勢,歐日隨之蕭條,俄國未能幸免,韓國巴基斯坦甚至和起初的冰島一樣瀕臨國家破產。如此,大麵上還能“一枝獨秀”的中國便難免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許多人放言讓中國拯救世界。但“羨慕”的反麵就是嫉妒,甚至是集體圍剿,因為美國必需證明自己的“老大”地位,否則美元定價體係便可能在巴菲特眼裏的這場“戰爭”中分崩離析。

事實上,“老狐狸”格林斯潘可以再度放話,把美國經濟危機的“禍首”推到中國身上,“小青年”奧巴馬集團就可以把圍剿中國經濟當作自己的使命。隻不過,若自己出麵恐太丟臉,此時它還隻能指使或放任其“馬前卒”衝鋒在前。

這,便是近日這些周邊國家紛紛在老虎屁股上撓癢癢的真正原因。當然,所謂海牙國際法庭通緝和中國友好的蘇丹總統也是這盤棋局的一部分。

追其究竟,我以為這樣做於美國等有三大益處:第一,中國經濟的重大軟肋是外向依賴,內需不振,這一點,從近期公布的進出口數據便可看得一清二楚。正因為有人看透了這一點,所以才在周邊沿海搞爭端,目的自然是要在中國的傷口上再撒把鹽。一旦“擦槍走火”,外貿便更是雪上加霜;第二,讓中國看到美國力量的強大,從而再度向美國低頭,或繼續購買其垃圾公債,或繼續派購買團采購美國貨,在“經濟領土”上繼續妥協;第三,鑒於美國經濟大衰退已大到連奧巴馬都沒了自信的程度,那麽不排除美國會繼續玩發戰爭財或通過戰爭轉移國內矛盾的把戲。從伊拉克不是已開始撤軍了麽?難保其背後又有什麽新的戰爭算盤!

戰爭是和平時期政治的延續,政治是經濟博弈的舞台。當此之時,美國經濟如果難止頹勢,那麽戰爭尤其是區域性戰爭便有了很大的爆發可能。一旦爆發,長期看美國未必會由此得到多少好處,或許還會因此徹底走向沒落,但短中期來看,這對謀求和平發展的中國是尤其不利的。因為除了投資和外貿,這些年一直崇尚GDP經濟的中國在啟動內需上是“缺乏經驗”(周行長實話)的。然而問題是,我們現在必須啟動內需。這是兩會代表們熱議的話題,是學界媒體熱議的話題,也是中國政府在其後三十年必須製定的國策。

當然,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應對周邊的挑釁。因為從目前的態勢看,如果任由一個小小的菲律賓放肆,那麽群狼便一定會得寸進尺。顯然,韜光養晦的策略已經受到了嚴峻挑戰,中國必須在某一點上做出堅定地反擊,才可能阻止不利於外貿的挑釁繼續升級。

“協同救市”已成過去,貿易保護已經開始,(連被媒體稱為“中美知識產權第一案”的獲勝者溫州某企業的專利產品都已在美國遭到限製,在國內遭美企侵權),各國已經開始了自保行動。這是問題的一方麵,然而另一方麵,像美國這樣的老大帝國在自保的同時還一定會“主動出擊”,或轉移矛盾,或利用衝突撈到能真正“救命的稻草”。

如此,中國便必須要接招了,或從軍事上雷霆出擊,或從經濟上做出“血拚”姿態,兩者必居其一。因為,在當前的形勢下,繼續“韜光養晦”以隱忍“放鷹”,隻能激化國內矛盾,自損大國威儀。反之,轉型堅決,傾力民生,出擊果斷,便可能會在危機中迎來真正的大國崛起。

所有跟帖: 

請教,哪位有南沙曆史歸屬的資料? -sleepy_bear- 給 sleepy_bear 發送悄悄話 sleepy_bear 的博客首頁 (78 bytes) () 03/13/2009 postreply 06:15:5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