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稿使中國的兼職教授體係成為焦點

來源: sgc12345 2009-03-08 00:08:2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38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sgc12345 ] 在 2009-10-22 10:24:1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9059
(Shirley Wang譯,郝炘校。英文原文發表於2009年3月6日《Science》第1280頁: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summary/323/5919/1280 )

北京:中國傳統醫學是一門棘手的學科:草藥混合配出來的東西中的活性化合物常常很難與填充劑和雜質辨別開來。當數據本身就是混合捏造的時候,去粗存精則尤為困難。最近有個學術醜聞引起了中國學術界的關注:位於杭州的浙江大學(簡稱浙大)發表了聲明稱其近年成立的中藥實驗室的副教授賀海波學術不端,於去年11月將他開除。浙大指控說有8篇論文含有剽竊或捏造的數據,到目前為止,其中3篇已被撤銷。後來又發現了其它問題論文。

今年2月,此事件引起全國關注,可能會有廣泛的負麵影響。有些觀察家批評浙大在調查沒有結束前就開除賀海波這名初級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張海霞說:“我認為浙大對此事處理得不妥。”她幾年前處理過一項學術不端事件。張海霞問道:“那通訊作者的責任呢?”浙大對此事的處理在中國媒體和網絡上引發了強烈抗議,集中在成立浙大中藥實驗室的高級研究員——李連達身上,更廣泛的是批判這個體係,批評家認為這個體係賦予了院士權力但沒規定什麽責任。

2003年,李連達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4年,浙大聘請李連達為藥學院的兼職院長。李連達是中藥現代化的專家,在浙大成立了一個實驗室,並用從科技部獲得的一個5年270萬元的研究治療心血管病中藥的課題撥款來支持實驗室。但是據李連達對中國媒體解釋,因為北京的會議拖不開身,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北京的主實驗室。

賀海波2006年6月從南京的中國藥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一個月後進入杭州的浙大中藥實驗室,成為該實驗室的第一名博士後。從發表論文的記錄來看,賀海波是個精力充沛的人。從2007年4月到11月,他向國際期刊投了8篇論文稿,都是第一作者,這8篇論文其中1篇在2007年發表,其餘都在2008年發表了。一位中國記者找到已從實驗室畢業的一名研究生,據他說賀海波在實驗室很受歡迎,因為他幫助學生達到學院的要求:博士生至少要在科學引文索引(SCI)數據庫期刊上發表兩篇論文,其中一篇必須是第一作者。(2006以來,浙大在SCI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比其它任何中國大學都多。)作為對賀海波高產量的獎勵,浙大2008年7月聘他為副教授。

不過,賀海波的問題很快暴露出來了。2008年10月,《國際心髒病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的一名編輯無意中發現《本草療法研究》(Phytotherapy Research)發表的某文章的數據和圖表與該雜誌將要刊登的一篇論文手稿雷同。這篇論文手稿是對大鼠心髒肌肉發炎引起不規則心悸時信號傳導通路中的兩個分子的研究報告,而《本草療法研究》發表的文章則是有關心肌梗塞發作時相同的信號傳導通路。10月11日,該編輯與論文手稿的通訊作者、中國藥科大學藥理學家戴德哉聯係,要求解釋;戴德哉在博客中說明了此事。戴德哉曾經是賀海波的博士生導師。他在博客中稱是賀海波剽竊了他實驗室的圖、表和文字,對此他很驚訝。他還在博客中寫道,他已經與浙大藥學院常務副院長取得了聯係,並聯係了發表賀海波論文的《本草療法研究》雜誌。因為是電郵聯係,戴德哉謝絕做進一步評論。

據《科學》雜誌2009年2月13號收到的浙大聲明,藥學院已於2008年10月16日與賀海波對證;院方管理人員要求他撤銷造假論文、反省錯誤並向原導師戴德哉道歉。根據浙大的聲明,10天之後,賀海波上交了一份“檢討書”,稱李連達院士對他的所作所為毫不知情,隨即離開了浙大藥學院。浙大稱,為了保護其隱私,不會把賀海波的“檢討書”公之於眾。浙大校長楊衛告訴中國媒體,賀海波在“檢討書”中說:他之所以要造假,是因為他很想留校當老師。在確定賀海波已發電郵給《本草療法研究》雜誌要求撤稿後,浙大於08年11月13號將他開除。從那以後,賀海波的電話就打不通,也不回電郵。

事情並未就此結束。李連達和他的實驗室在網絡上遭到猛烈攻擊。2008年10月23日,“”網站(www.forum.com)上有篇匿名帖指出,李連達浙大實驗室在《藥理學研究》(Pharmacological Research)和《NSA藥理學雜誌》(Naunyn-Schmiedeberg’s Archives of Pharmacology)上一稿兩投。根據《科學》雜誌收到的電郵資料,賀海波顯然在他消失前向這兩家雜誌發了電郵、要求撤銷這些論文,理由就是“一稿兩投”。這兩家雜誌的編輯撤了稿並通知了浙大。三天後,“”上另一個匿名帖指出,上述一稿兩投的論文以及另一篇發表在《民族藥理學雜誌》(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上的論文均含有捏造的數據。

這些帖子引起了旅居芬蘭奧盧的中醫祝國光的注意。他下載了這三篇論文並仔細看了看,他說他發現捏造的數據“白紙黑字”。在祝國光看來,這些學術不端的指控對中醫藥研究來說是個重大打擊。他說:“假研究使得中醫藥的名聲更差。”作為全歐中醫藥學會聯合會(Pan European Federation of TCM Societies)的副主席,祝國光說他有責任將他的發現報告給這三家雜誌和浙大。他於2008年11月中旬將收集的證據分別郵寄給了這三家雜誌的編輯和楊衛。隨著中國網民找到李連達浙大實驗室發表的其它問題論文,祝國光開通了博客,發表他的分析和評論。

2009年2月3號,中文報紙《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了祝國光的這些指控,引起了全國的注意。浙大第二天就發表了一份聲明,稱賀海波的造假行為屬於個人行為,並指出他未經本人同意就把李連達作為造假論文作者之一。楊衛說他現在正以校長名義發出撤稿請求。

與此同時,“”上(有關造假論文)的匿名帖越來越多;浙大稱目前有19篇已發表的論文被指控有問題。這些論文有的是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的李連達實驗室發表的,有的是李連達浙大實驗室的其他成員發表的、賀海波不在作者之列。

美國達拉斯的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的羅德8226;加納(Harold Garner)研究小組分析了其中幾篇文章,並把它們放進了囊括雷同程度很高的出版物的數據庫(Déjà vu database)裏,地址是spore.swmed.edu/dejavu/duplicate/74404,還包括條目75181到75184。加納說:“我們盡可能提供最客觀的數據,這樣的話,一些機構——如期刊編委會或大學道德委員會——可以用這些數據作出自己的評價。”

這一醜聞也引發了對院士兼職的新討論。很多像李連達這樣的院士,除了主要工作外,一般還在不同城市兼任兩個或兩個以上職位,一般是學院院長或實驗室主任。高校也很希望能聘請到這些院士,因為這些精英科學家對各級政府的優先研究和投資提供建議、審查撥款、評估業績。浙大的15個科學與工程係主任中,至少有三分之二是這樣的兼職院士。

李連達承認他每年隻去杭州浙大五六次,每次在藥學院待三五天,其中隻有一天時間指導中藥實驗室的五六個研究生。吳理茂2004年在李連達北京的實驗室獲得博士學位,負責李連達浙大實驗室的日常事務,2008年8月赴美耶魯大學做為期兩年的訪問學者。李連達說,他也是賀海波學術造假的受害者,現在成了調查對象。

同時,浙大也加大了審查的力度,已經通知吳理茂回杭州接受調查。浙大已發現的8篇涉嫌造假論文,吳理茂都是通訊作者,其它問題論文中吳理茂有的是第一作者有的是通訊作者。根據《科學》雜誌2月25日收到的浙大初步調查的報告,浙大發現吳理茂“曾使用賀海波論文3篇”。報告指出,吳理茂的過失在於他在沒有核實論文數據的真實性。吳理茂謝絕為本報道作評論。

這一事件也對和李連達實驗室合作過的其他人造成了間接傷害。《本草療法研究》的主編伊麗莎白8226;威廉森(Elizabeth M. Williamson)說該雜誌正準備撤銷李連達實驗室的其它論文,並且已暫停發表有造假嫌疑論文裏出現過的作者的所有投稿,直到浙大進一步調查的結果出爐。她說:“我不想懲罰誠實的人,但是想知道哪些人可以信任越來越難。”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