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09年中國經濟發展(圖)

本文內容已被 [ 悟也空 ] 在 2009-10-22 10:24:1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09p/PhotoN/090305/090305001ta_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 中新社發 任晨鳴 攝

 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2009年中國經濟運行將呈現怎樣的運行態勢,世界為之矚目。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闡述了2009年經濟工作的總體部署,報告的內容,為人們清晰地勾勒出今年中國經濟的四大發展走勢。

  經濟下行壓力將空前嚴峻

  報告在分析當前形勢時說,我們正麵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2009年將成為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

  “增強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本身就是自信的表現。”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市市長趙建才認為,直麵不利影響,不回避矛盾和問題,把經濟發展中麵臨的困難如實擺出來,有利於我們認清形勢,應對挑戰。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還在蔓延、仍未見底。國際市場需求繼續萎縮,全球通貨緊縮趨勢明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外部經濟環境更加嚴峻,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受此影響,中國一些行業產能過剩,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就業形勢十分嚴峻,財政減收增支因素增多,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

  “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滑,已經成為影響全局的主要矛盾。”溫家寶總理指出。

  “今年中央財政大規模地增加赤字,新增5萬億信貸規模,著力強化投資拉動,反映了政府對今年經濟發展壓力的擔憂和空前重視。”全國人大代表、東北財經大學校長艾洪德說。

  與此同時,長期製約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體製性、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有的還十分突出。消費需求不足,第三產業發展滯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能源資源消耗多,環境汙染重,城鄉、區域發展差距仍在擴大。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並不等於經濟衰退。”全國人大代表陳建生說,過去經濟一直在高位運行,一些問題有所掩蓋。發展速度慢下來時,這些矛盾和問題的調整也有更適合的時機。“直道比速度,彎道比技術”,關鍵是如何變被動為主動,化危機為機遇。

  “三駕馬車”表現將呈複雜態勢

  代表委員們認為,2009年,在國家政策積極催動和國內外各種不利因素的共同影響下,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的表現將會呈現更加複雜、撲朔迷離的態勢。

  報告指出,今年要保持投資較快增長和優化投資結構,中央政府的投資高達9080億元,但如何保證這些錢用在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而不是一般加工工業、高耗能產業或低水平重複建設,甚至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是投資能否見效的關鍵。全國人大代表、三門峽市委書記李文慧說,目前,投資者信心的恢複反彈還存在不穩定性,企業投資意願依然不足,民間投資尚未真正啟動。關鍵是要通過政府投資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領域,否則單靠政府投資很難拉動經濟增長。

  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是保持經濟增長的重中之重。報告指出,從擴大居民消費到培育消費熱點、拓展消費空間,從完善消費政策到優化消費環境,國家將繼續采取有力措施鼓勵和刺激消費。

  近期,我國產品主要出口國的企業庫存明顯減少,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涉及的商品整體出口已有所增長,但是,外貿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到今年1月份時,出口值等主要指標已連續3個月負增長。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大對進出口工作的支持力度,清理和調整外貿政策,改善貿易條件;鞏固傳統出口市場,大力開拓新興市場。“這無疑將為提振我國的進出口注入積極因素,但考慮到外部需求的急劇萎縮、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上述政策將產生多大的積極效果還存在變數。”一些代表和委員認為,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加劇,下一階段加工貿易的出口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

  調結構上水平將成經濟主攻方向

  緣自大洋彼岸的國際金融危機嚴重衝擊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政府和企業來說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在應對危機的同時,如何深刻反思和汲取危機的教訓,並在危機中搶抓機遇,從而實現更高水平、更快速度的發展,是我們麵臨的更大挑戰。

  “很顯然,這場危機為中國經濟的升級轉型增添了很大難度,但是隻有通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推進企業自主創新,我們才能實現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轉變,才能實現經濟的持續平穩較快發展。”河南省副省長宋璿濤說。

  報告指出,今年國家將堅持把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變壓力為動力,堅定不移地保護和發展先進生產力,淘汰落後產能,整合生產要素,拓展發展空間,實現保增長和調結構、增效益相統一,增強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發展後勁。

  事實上,兩會召開前夕,國務院已經密集出台了汽車、鋼鐵、紡織等十大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在提出“振興”的同時,更突出強調通過“調整”來解決這些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實現科學發展。這僅僅是今年圍繞保增長、促升級,重點抓好工業結構調整的其中一個方麵。

  今年,中央財政將安排200億元專項資金,主要用貼息方式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同時,還對科技投入 1461億元,重點從加快實施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等五個方麵大力推進科技創新。“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模式過於粗放,付出了很高的資源和環境代價。”郭洪昌代表說。

  “通過擴內需、調結構、重民生等一係列措施的貫徹落實,我們的經濟增長必將會更科學、更有活力、更具持續性。”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室副主任楊潔博士說。

  多重有利因素支撐經濟平穩較快運行

  危機中有商機,挑戰中有機遇,對一個企業是這樣,對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綜觀國際國內形勢,我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與希望同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麵和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克服困難,戰勝挑戰。”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

  一組組數據有助於消除人們的擔憂:中國GDP總量已超過25萬億元,財政收入6萬億元左右,外匯儲備近2萬億美元……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金融體係總體穩健,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有較大餘地。

  一項項舉措有力地增強著世界對中國發展的信心: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出台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兩年實施總額約4萬億元人民幣的投資計劃……

  “總理從八個方麵闡述了我們信心和力量的來源,可以使人們更加清楚地判斷和把握形勢,將激勵全國人民迎難而上,戰勝困難。”全國人大代表、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易敏利認為,要實現報告提出的經濟發展目標,困難很多,壓力很大,但是多重有利因素將支撐中國經濟平穩較快運行。

  據有關測算,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將能拉動GDP增長大約兩個百分點。華電集團總經理雲公明認為,2009年是4萬億元投資計劃實施的第一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將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共同發力,保證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為中國經濟增長增添強勁的動力。

  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經曆過無數波折起伏,但在每一次困難麵前,之所以都能化險為夷,並迎來一次又一次大跨步的發展,靠的就是愈挫愈奮、愈挫愈勇、戰勝困難、從不言棄的堅強信心。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展現出的非同尋常的信心力量,支撐中國經濟沿著又好又快的軌道奮力前行。(記者謝登科、王飛、陳玉明)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