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監測衛星殘骸 對微小碎片跟蹤不如美國(圖)

來源: anakin 2009-02-17 10:48:2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12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anakin ] 在 2009-10-22 10:24:1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jc/2009-02-17/U1335P27T1D542434F3DT2009021709034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美俄兩顆衛星2月10日在太空相撞示意圖

  中方正密切搜索監測,但還不能像美國那樣掌控微小碎片的蹤跡


  據報道,美俄兩顆衛星2月10日在太空相撞後,將產生大約600塊垃圾碎片。這些碎片散落在距地麵約500公裏至1300公裏的太空中,對相似軌道中的地球同步衛星和氣象衛星造成威脅。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都在密切跟蹤這些碎片可能帶來的威脅。

  中國衛星目前很安全

  2月10日,美國銥星公司1997年發射的“銥33”衛星和俄羅斯1993年發射的已經報廢10年的“宇宙2251”軍用通信衛星發生碰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表示,這是人類曆史上首次衛星與衛星相撞事故。

  有專家稱,碰撞至少產生了600塊碎片,這些碎片對相似軌道中其他國家同步衛星和氣象衛星,以及國際空間站等帶來威脅。

  據中國天氣預警中心相關專家表示,我國距離美俄衛星碰撞點最近的“風雲3號”衛星並沒有受到影響,目前這顆衛星運行正常,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據悉,中國已經對美俄衛星相撞前的軌跡進行了詳細分析,經過測算後得出,距離相撞點100多公裏處的“風雲3號”A星屬於安全狀態。而由於距離相撞點較遠,所以包括超期服役的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神舟七號伴飛小衛星等中國空間的探測衛星均未受到任何影響。

  此外,美國軍方表示,相撞事故後,美軍太空中心一直監測和評估衛星碎片的影響。

  中國正監測太空碎片

  中國全球定位係統技術應用協會谘詢中心主任研究員曹衝認為,這次衝撞的影響有限,據報道對國際空間站的影響也在可接受範圍之內,因此不會直接影響我國的衛星發射安排。碎片的不斷增多,會對載人飛行造成更大的影響。隨著技術的進步,回收成本的不斷降低,各個國家都會采取一些辦法處理空間碎片。

  據報道,由紫金山天文台負責的中科院觀測網,已經開始對這次衛星碰撞產生的碎片進行搜索,並將密切關注這些碎片對中國衛星的影響。

  據了解,中方專門從事垃圾碎片監控的研究起步較晚。據航天技術專家龐之浩介紹,中國主要在紫金山天文台進行碎片監測。目前國際組織“軌道間空間垃圾協調委員會”屬全球碎片監測機構,中國航天局於1995年參加了該機構。此外,2005年中科院空間目標碎片觀測研究中心成立,著手進行碎片跟蹤。

  科普作家宋宜昌告訴《世界新聞報》記者,通過個人推算認為,中國的遠望號測控船也可能會測出一些體積大的垃圾碎片,但小於乒乓球大小的碎片,恐怕便不能測出。

  美對付碎片能力最強

  科普作家宋宜昌指出,美國在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北美航天航空司令部內,統一指揮著美國所有的航天器搜索。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太空垃圾開始增多。由於這些太空垃圾的運行速度高達每小時2萬多公裏,因此它們對航天器也形成了一定的幹擾。特別在發射衛星過程中,就可能與這些垃圾碎片相撞,因此之前專為搜索外來飛行器而設的監控又有了監測垃圾碎片的功能。後來,前蘇聯也開始了類似於美國的監控和搜索,但由於其保密性極強,因此外界對其真實情況知之甚少。

  宋宜昌說,太空垃圾從體積上看,大的類似於拳頭大小,而最小的就如黃豆粒一般。在宇宙中探測如此小的物體,從雷達角度考慮,需要用X波段雷達,即毫米波雷達才能探測。“這種波段的雷達成本極其昂貴,一般的國家還很難拿出這樣的東西。目前公開知道的,就隻有美國具有這種技術”。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除美國外,德國一些業餘的航天愛好者也掌握了極其高端的監測手段。德國在二戰後被剝奪了發展航天技術的權利,不能製造大型火箭。但德國一些業餘航天愛好者在一些私人企業家的讚助下,掌握了相當高水平的探測技術。在其建立的“宇航員網站”上,將人類所有的航天器軌道都登在了網絡上,其中就包括了某些剛剛發射沒多久的保密衛星。

  相關鏈接 / LINK

  防衛星相撞技術要求高

  目前很多國家都在通過太空監視網絡來跟蹤可能發生的相撞。宋宜昌表示,在預防衛星相撞上,在美國掌握著兩方麵的技術。一是通過大型的地麵計算機跟蹤航天器或碎片運行軌道,在得出計算結果後,通過信號告訴人們航天器可能發生相撞,這種計算包括具體的時間和在空間的定位,精確到不到1秒鍾。航天器在得到發出的信號後,可以通過調整小火箭,隻要抬高一兩米就能躲過碎片;第二種途徑是較為機動的變軌方式,需要衛星攜帶雷達。

  航天技術專家龐之浩認為,對於一些失效的航天器也可以采用轉移軌道的方式。他說,在3.6萬公裏軌道上運行的衛星,壽命到期後,可以采用提高軌道或者轉移。不過這需要航天器放入的燃料多於實際需要的燃料,就是為了壽命到期或者出現故障的時候變更軌道;另外,對於近地軌道的衛星可以采用人工摧毀方式、例如,美國在的康普頓γ射線望遠鏡在2000年超期服役時,美國便采用人為方式,控製衛星載入了大氣層後降落到指定的航天器焚毀場。

  龐之浩還說,美國還采用過反衛星導彈,將航天器打碎,使碎片墜入大氣層時更好地燃燒。但這種方式麵臨其他國家指責,認為其實際目的是進行反衛星武器的試驗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