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區域自治走向分裂的概率(ZT)

來源: jinhui20 2009-02-16 18:46:0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910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jinhui20 ] 在 2009-10-22 10:24:1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中國民族政策戰略思維。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396551.shtml

中國是各個民族的國家,中國是中國人的國家。中國是為中國國民服務的國家,中國國民包括中國境內的所有民族的人口。這必然要求中國各個民族一律平等,這必然要求中國國民一律平等。實現政策平等。政策平等本身有利於減少民族矛盾,讓各個民族和 諧共處。
  
  中國民族政策的基礎是民族平等,既政策平等。理想的民族政策效果是,盡量減少可能出現的民族矛盾,盡量讓各個民族的人口能幸福的生活。民族或國民之間在政策平等的基礎上,要盡量減少可能出現的民族矛盾,盡量讓各個民族的人口能幸福的生活。這要求中國國內民族融合,隻有民族徹底融合,才能讓國內民族矛盾徹底消失,才能使國內各族群的差別程度盡量減少。民族矛盾的減少,可以較大的提高國民的平均幸福水平。中國的民族政策應該有民族之間政策平等,促進民族融合這兩個基本原則。
  
  怎樣促進民族融合呢?捷徑是讓各民族盡量融合於主體民族。在中國就是讓各民族盡量融合於漢族。讓各民族盡量融合於主體民族,需要主體民族有較大的吸引力。如果民族政策平等,主體民族靠自己的人口比例優勢,完全可以獲得較大吸引力,可以逐漸融合其它民族。如果在政策上適當傾斜於主體民族,主體民族的相對優勢會更大,相對吸引力會更大,主體民族可以更迅速的融合其它民族。為了更迅速的實現國內民族融合,政策上適當傾斜於主體民族,很有必要。以民族平等為基礎,政策適當傾斜於主體民族(讓主體民族獲得一定的政策優勢),逐漸的民族融合,這是民族政策的戰略思維。
  
  民族政策要強幹弱枝,要大張旗鼓的宣傳主體民族的一切,盡量避免對非主體民族的宣傳。這是促進民族思想融合的好辦法。對非主體民族的宣傳或政策傾斜是高度愚蠢的行為,是促進國家分化、分裂的辦法。要意識到這種政策的危害,學會亡羊補牢。
  
  民族融合程度的標誌主要是,各個民族的相似程度,非主體民族的人口比例。各個民族的相似程度越大(非主體民族與主體民族的差別程度),民族融合的程度就越高。非主體民族人口比例占國家總人口比例越小,民族融合的程度就越高。
  
  鼓勵國內人口向國外移民,特別是非主體民族人口向國外移民,有利於降低非主體民族人口比例占國內人口比例的大小,是有利於非主體民族人口的好辦法(可以減少民族可能矛盾數量與規模),也是提高國內民族融合程度的好辦法,是擴大中國國民(非主體民族人口也是中國國民)生存區域的好辦法,是提高中國國民物質擁有量的好辦法。
  





作者:henanyanling6 回複日期:2009-01-31 00:52:06 
  國家分裂概率分析
    
    任意國家分裂的概率與什麽有關呢?在其它條件相同時,與國家民族構成有關。在相同前提條件下,單一民族國家是最不容易分裂的國家。多民族國家比較容易分裂。
    
    在相同其它前提條件下,非主體民族人口比例越小,國家就會越穩定,國家越不容易走向分裂。這要求國家,要有明智的民族政策,要想方設法促進民族融合,而不是想方設法搞民族分化。怎樣促進民族融合呢?一般是讓非主體民族融入主體民族,是最佳的民族融合模式。如果創造一個新的民族名稱,讓大家融入這個新的無中生有的民族,以此實現民族融合,這樣的想法很不符合實際。其效果恰恰是導致民族分化,遏製了民族融合。不利於國家的長遠存在。南斯拉夫創造的南斯拉夫族,現在想起來,很有意思,這個新創造的民族早已不存在了。
    
    在相同其它前提條件下,在非主體民族人口比例一定的條件下。非主體民族的民族數量越多,任意非主體民族分裂的能力就越弱,國家就越不容易走向分裂。在非主體民族的民族數量一定時,各個非主體民族人口比例越均勻,人口數量相互差別越小,任意獨自一個非主體民族的力量就相對越弱,分裂的能力也會弱,國家走向分裂的概率就越小。
    
    在相同其它前提條件下,在非主體民族人口構成比例一定時。民族之間雜居的程度越大,國家會越不容易走向分裂。民族雜居有一個重要缺點,容易引起民族矛盾。民族雜居程度越大越容易引起民族矛盾。
    
    在相同其它前提條件下,各個民族之間相互差別越小,包括文化差別、語言差別、外貌差別、富裕程度的差別,國家的凝聚力就越大。國家就越不容易走向分裂。
    
    在相同其它前提條件下,各個民族的曆史狀況也會影響各個民族的分裂願望。曾經在自己居住區域獨立建國的民族,分裂的願望一般比較大。移民國家的人口,雖然民族構成很複雜,由於這些移民人口,沒有在本地獨立建國的曆史,分裂願望一般比較小。
    
    在相同其它前提條件下,相同民族構成及分布情況條件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國家,更容易走向國家分裂。民族區域自治,促進了自治民族,民族意識的覺醒,培養了自治民族走向民族獨立的人才。民族區域自治政府建立了成熟的政府機構網絡。為民族國家的成立(獨立)奠定了各種基礎。蘇聯與南斯拉夫都是這種模式的典範。
    
    在相同前提條件下,國內各個地區相互聯係的方便程度也會影響國家的穩定程度。國內各個地區相互聯係越方便,國家會越不容易分裂,國家會越穩固。相同前提條件下,領土分散的國家容易分裂。領土相臨的國家不容易分裂。領土分散導致聯係不方便,在維護領土安全上,也不方便。
    
    在相同其它前提條件下,國內各個地區差別程度越小,國家會越穩固,越不容易走向分裂。差別內容主要包括文化差別、語言差別、外貌差別、富裕程度的差別。國家要想方設法讓國民融為一體,一般是讓各個民族融入最大民族。推行統一語言。不要搞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無奈的措施。如果可以不搞多元文化,就應該不搞多元文化。
    
    在相同其它前提條件下,政府政策的公平程度會很大程度影響國家是否走向分裂。政策越公平、越平等國民的凝聚力就會越大,國家越不容易走向分裂。公平不是平均的含義。公平應該是政策平等的含義。政策平等並不意味著結果平均。不平等的政策,特別是不平等的民族政策,是促進多民族國家分裂的主要動力。對於單一民族國家,區域不平等的政策,也會增大國家走向分裂的概率。
    
    和平的世界形勢,促進了國家分裂行為的產生。在其它相同前提條件下,增大了國家分裂的動力,減弱了國家的凝聚力。國家的一部分凝聚力,來源於外界的壓力。外來的武力壓力,可以促進國家內部的凝聚。為了抵禦外來壓力,國內人口需要團結,隻有團結才能產生足夠的力量,抵禦外來壓力。
    
    國家合在一起的重要好處是,共同抵禦外來的可能侵略,這是巨大的可能收益,是國家凝聚力的重要來源。在和平時期,就基本沒有這個收益了,國家的凝聚力自然會減弱許多,國家分裂的可能性自然會增大一些。
    
    各個地區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大國家的重要好處是,人均可以少分擔一些軍事負擔,這是大國的重要優勢。在和平時期。一些小國,幹脆不要軍隊。導致這些小國,人均軍事負擔比大國還小。這較大的促進了國家分裂的動力。
    
    高度自由貿易的世界,也會減弱國家的凝聚力,促進國家的分裂。各個地區合在一起的重要好處是,可以獲得一個廣大的國內自由市場,有利於國內經濟的發展。隨著國際貿易的更加自由、更加方便,導致各個地區,就是不在一個國家內部,也可以形成廣大的自由市場。這導致各個地區合在一起,相對收益有所下降。這等效於減弱了國家各個地區的凝聚力,國家的分裂概率必然會增大。
    
    在相同其它前提條件下,多民族國家非主體民族的民族意識越強烈,國家越容易走向分裂。主體民族的民族意識越強烈,國家的凝聚力會越強,遏製國家分裂的能力就越大。在多民族國家應該減少對非主體民族,民族意識宣傳內容,能不宣傳,就不宣傳,能少宣傳,就少宣傳。對主體民族應該大力宣傳,可以促進主體民族的民族意識,增大國家的凝聚力,增大國家遏製分裂的力量。在政策上適當偏向主體民族,有利於提高主體民族的地位,增加主體民族的吸引力,促進各民族向主體民族靠攏,向主體民族融合,可以降低國家民族構成的複雜程度,減弱國家分裂的可能性。
    
    在相同其它前提條件下,國家是否是民主,估計不影響國家走向分裂的概率大小。民主國家與非民主國家,在其它條件一定時,國家分裂概率應該基本一樣。
    
    以上內容都是單位時間內國家走向分裂的概率。國家走向分裂的概率與時間成正向關係。時間跨度越大,在這個時間內,國家走向分裂的概率就越大。反之相反。


作者:henanyanling6 回複日期:2009-01-31 00:54:32 
  國家民族人口比例為什麽會影響國家分裂概率呢
    
    原因是,國家民族人口比例可以通過影響(或決定)軍隊人員民族比例狀況,而影響非常時期的軍隊決策。較大的影響非常時期的國家命運。在非常時期,軍隊民族構成狀況會對軍隊的傾向產生重要影響。
    
    軍隊人員的民族構成,一般決定或影響軍隊領導階層的人員構成。軍隊領導階層的民族構成會較大影響軍隊的決策。
    
    民族人口比例可以通過影響(或決定)政府工作人員民族比例狀況,而影響政府的決策。
    
    民族人口比例還決定群眾(國民)的傾向。群眾(國民)是政府權利的基礎。會對政府決策產生重要影響。這個政府概念,包括地方政府,也包括中央政府。
    
    國家民族人口比例還可以通過選票來決定國家命運。
    
    區域民族人口比例,主要通過影響區域政府工作人員(包括地方政府領導)的民族構成,而影響地方(區域)政府的決策。也決定地方(區域)政府,掌握的強力機構工作人員(領導)的民族構成。在非常時期,會對地方(區域)局勢產生重要影響。


作者:henanyanling6 回複日期:2009-01-31 01:28:06 
  民族區域自治,給許多國家帶來了麻煩
    
    在相同其它前提條件下,相同民族構成及分布情況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國家更容易走向國家分裂。民族區域自治促進了自治民族,民族意識的覺醒,培養了自治民族走向民族獨立的人才。民族區域自治政府,建立了成熟的政府機構網絡。為民族國家的成立(獨立),奠定了各種基礎。蘇聯與南斯拉夫都是這種模式的典範。
    
    民族區域自治,給許多國家帶來了麻煩。以下列出一些。
    
    民族區域自治影響最大的後果是,促進了蘇聯的分裂。蘇聯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這些加盟共和國全部都是,以當地主要民族名稱命名的,屬於民族自治區。蘇聯這樣的國家結構模式,促進了蘇聯的分裂,是蘇聯走向分裂的一個重要因素。
    
    南斯拉夫也學習了蘇聯的民族政策。也建立了民族自治區域。結果與蘇聯一樣,幾乎在同一時間走向了國家分裂。
    
    蘇聯在加盟共和國內部,根據加盟共和國建立的原理,同樣的建立了一批民族自治政權。這些民族自治政權,名稱各異,模式一樣,隻是比加盟共和國低一級。有些類似於我國的自治州、自治縣。加盟共和國類似於我國的省級自治區。
    
    蘇聯在加盟共和國內部建立民族自治政權的政策,帶來了極大後患。帶來了一係列戰爭。著名的有,俄羅斯的車臣問題,帶來車臣戰爭。死亡很多人。車臣是俄羅斯內部的一個民族自治區。俄羅斯境內還有其它的民族自治區,這些民族自治區,人口大部分都是俄羅斯族人,不存在分裂問題。
    
    車臣大部分人口不是俄羅斯族人,導致車臣追求獨立。由於車臣是民族自治區,政權掌握在當地民族手中。隻需要宣布一下獨立就可以了。此時的俄羅斯已經不允許民族獨立。因為俄羅斯不是蘇聯。俄羅斯80%的人口都是俄羅斯族。有力量遏製車臣的獨立,也願意遏製車臣的獨立。俄羅斯的俄羅斯族人口已經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不在被出賣了。俄羅斯民族地位獲得了提高,已經產生了維護俄羅斯存在的凝聚力。俄羅斯民族意識也在覺醒。車臣沒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那麽好的運氣。車臣獨立行為遭到打擊,由車臣危機演變成車臣戰爭。
    
    另一個典型例子是南斯拉夫學習蘇聯,在塞爾維亞內部,設立了科索沃自治區,導致了科索沃內戰(民族屠殺),發展成科索沃戰爭。最終導致科索沃獨立。
    
    格魯吉亞是前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格魯吉亞內部也設立了一些民族自治區,或民族自治政權。這困擾了格魯吉亞十幾年的時間。格魯吉亞內部的這些民族自治區,在格魯吉亞宣布脫離蘇聯的幾乎同時,也宣布脫離格魯吉亞(這顯示了民族區域自治政權模式,獨立很方便,隻需要宣布一下就可以了)。國際社會沒有承認這些宣布獨立的民族自治區,到現在為止,格魯吉亞也沒有能力控製這些宣布獨立的民族自治區,一直僵持到現在。格魯吉亞與這些民族自治區政權,曾經發生過斷斷續續的戰鬥。到現在,又引起了大的戰爭。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戰爭。
    
    民族自治區模式的設想與建立,促進了國家走向分裂的可能。也是現代世界許多問題產生的源泉。給人類帶來了許多麻煩。
    
    民族區域自治走向分裂的概率,或走向分裂成功的概率與什麽有關。
    
    在其它所有前提條件相同時,與自治區自治民族的人口比例有關。自治區自治民族的人口比例越大,自治區人口獨立願望就越大,自治區宣布獨立的可能性也越大。
    
    在其它所有前提條件相同時,與自治區自治政權的模式有關。自治區自治民族的人口,掌握自治區的權利越多,自治區走向獨立就越方便,自治區就越容易獨立。
    
    在其它所有前提條件相同時,與自治區的各種宣傳有關。增強自治區自治民族,民族意識的宣傳或行為,會促進自治民族的民族凝聚力,促進自治民族的離散力,促進自治民族的分裂願望。得隴望蜀可以用到這裏。
    
    在其它所有前提條件相同時,與自治區民族構成有關。在非主體民族人口比例一定時,非主體民族人口,民族構成越複雜,越不利於自治區走向獨立的傾向。
    
    在其它所有前提條件相同時,與主體民族人口占國家的人口比例關係密切。主體民族人口比例占整個國家的人口比例越大,自治區分裂就越困難,國家政權遏製自治區分裂的力量就越大。在軍隊中,主體民族人口比例越大,中央政府就越容易調動軍隊,遏製國家分裂。主體民族人口比例越大,說明自治政權相對中央政府就越弱。就是自治區宣布獨立後,在國際上的地位,相對主體民族構成的國家比較小,承認自治區獨立的國家比較少。
  
    自治區體製對經濟發展不利,阻礙了自治區地區的經濟發展,總體上對全國經濟發展也不利。自治區內部的體製不利於人才的選拔,自然不利於提高政府體係的運行效率,不利於作出更好的地方決策。在不是非主體民族人口占多數的地方,設立自治區危害很大,也沒有設立自治區的道理。
    
    自治區的設立促進了民族分化、民族對立,不利於民族融合,自然不利於民族矛盾的減少。對國家長遠發展很有危害。不平等的政策也給各個民族的人口帶來了思想的傷害、危害長遠。


作者:高天上飛雲 回複日期:2009-01-31 01:30:13 
  
  瞧著羊頭高高掛,案幾之上,血呼喇及的毛茸茸一堆,卻是狗肉!!
  
  ^_^
  
  


作者:憤世嫉俗之人 回複日期:2009-01-31 03:24:13 
  To those who cling to power through corruption and deceit and the silencing of dissent, know that you are on the wrong side of history; but that we will extend a hand if you are willing to unclench your fist.
  
  那些通過腐敗、欺騙和鎮壓異議人士來維持權力的人,要知道你們是在錯誤的曆史一邊;不過隻要你們願意放開拳頭,我們願意向你們伸出手。
  
  難道這句話有問題麽,為什麽媒體不敢直譯並刪除中文翻譯??


作者:宋豫人 回複日期:2009-01-31 09:46:27 
  嗬嗬。。。樓主君關於民族團結之戰略思維甚然也。在一個所謂“多民族”之國度裏。一個強大之“主體民族”不受挑戰才是“民族團結與避免國家分裂”之基礎。這是一個淺顯之基本道理哉。。。嗬嗬。。。


作者:青春在飛揚 回複日期:2009-01-31 10:16:35 
  支持樓主.怎麽不把中國的情況說說呢。中國也是民族區域自治的。


作者:henanyanling6 回複日期:2009-01-31 15:48:28 
  南斯拉夫地區概況
    
    原南斯拉夫地區概況。現在至少屬於6個國家。如果包括科索沃,將是7個國家。這7個國家原來共同屬於南斯拉夫。
    
    1995年的人口數量與人口密度。
    斯洛文尼亞,麵積2萬平方公裏,人口200萬。人口密度為100人每平方公裏。斯洛文尼亞民族約占83%。少數民族有匈牙利族、意大利族和其他民族。官方語言為斯洛文尼亞語。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斯洛文尼亞2007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6616歐元。已經屬於高度富裕國家。
    
    克羅地亞,麵積5.65萬平方公裏,人口480萬。從另一個地方看到這個國家有4 4 4 萬 人口(2006年7月),不知道哪個準確,人口怎麽會越來越少。人口密度為85人每平方公裏。主要民族是克羅地亞族(78.1%),其他為塞爾維亞族、穆 斯林族、匈牙利族、意大利族、阿爾巴尼亞族、捷克族等。官方語言為克羅地亞語。主要宗教是天主教(信教人數占總人口的76.6%)。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稱波黑),麵積5.11萬平方公裏,人口450萬。人口密度為88人每平方公裏。穆 斯林族40%、塞爾維亞族30%、克羅地亞族17%、阿爾巴尼亞族、匈牙利族等。伊 斯蘭教、東正教、天主教、基督教。語言,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穆 斯林族主要用塞爾維亞語。波黑由兩個實體組成,即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聯邦(中文又稱穆克聯邦)以及塞族共和國。位於東北境的布爾奇科市不屬於任何一個實體。這是經過多年的戰爭,大家相互妥協的結果。是南斯拉夫解體後,戰爭的主要產生地。
    
    塞爾維亞,麵積8.83萬平方公裏,人口980萬。人口密度為111人每平方公裏。官方語言為塞爾維亞語。主要宗教是東正教。塞爾維亞共和國包括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科索沃自治省。2005年塞爾維亞共和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3273美元。(包括科索沃,科索沃人口200萬,麵積1.09萬平方公裏。科索沃人口密度183人每平方公裏。現在90%是阿族人,信仰伊 斯蘭教。1930年大部分是塞爾維亞族人。阿族人靠高生育率,獲得在科索沃的人口優勢。)
    科索沃與伏伊伏丁那的相同之處都是自治省,區別主要是,民族構成狀況不同。科索沃是以阿族為主,伏伊伏丁那多個民族構成,這些民族之間相互牽製,形不成統一力量。科索沃的阿族是伊 斯蘭教,與塞爾維亞民族信仰差別較大。伏伊伏丁那人口信仰東正教,與塞爾維亞民族信仰一樣。信仰與民族構成情況的不一樣,導致二地的獨立願望不一樣。
    
    黑山,麵積1.38萬平方公裏。人口60萬。人口密度為43人每平方公裏。
    馬其頓,麵積2.57萬平方公裏,人口210萬。人口密度為82人每平方公裏。其中黑山族和塞爾維亞族分別占43%和32%。官方語言為黑山語。主要宗教是東正教。
    
    按照上麵的人口數量,估計在1995年,南斯拉夫範圍內,麵積約23萬平方公裏,共有人口2150萬左右。人口總量不多,但是,民族數量卻不少。主要有6大民族。民族分布是大聚集、小雜居。宗教構成複雜。是歐洲民族構成與宗教構成最複雜的地方。各種矛盾產生的概率必然較大。號稱歐洲的火藥桶。
    
    塞爾維亞族估計占南斯拉夫總人口的40%左右。是南斯拉夫第一大民族。克羅地亞族應該是第二大民族。
    
    鐵托統治南斯拉夫約35年時間,是南斯拉夫後來戰爭悲劇的源泉。南斯拉夫原來結構相對比較簡單。原來主要是三部分構成。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三部分。此時的塞爾維亞,占南斯拉夫大部分的人口。鐵托不屬於塞爾維亞族,為了方便自己的統治,鐵托想方設法削弱塞爾維亞力量。從塞爾維亞分出了黑山、馬其頓、波黑。又在剩餘的塞爾維亞部分,內部分了兩個自治省。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科索沃自治省。鐵托創造了南斯拉夫民族概念,這個無中生有的民族概念,其效果是分化了各民族,主要是分化了塞爾維亞民族,這個政策不是促進了民族融合,而是破壞了民族融合,這些措施較大的削弱了塞爾維亞。使南斯拉夫各部分力量比較均衡,沒有處於絕對優勢的部分。有利於維護鐵托的獨 裁統治。鐵托隻想到自己的統治方便,沒有考慮南斯拉夫的長遠存在。給南斯拉夫釀成了難以挽回的悲劇。波黑人口構成主要是塞爾維亞族,有信仰東正教的塞爾維亞族人,有信仰伊 斯蘭教的塞爾維亞族人。鐵托為了分化削弱塞爾維亞族人,創造了一個新民族穆 斯林族。把信仰伊 斯蘭教的塞爾維亞族人稱為穆 斯林族。這個創造危害深遠,徹底分裂了塞爾維亞族。帶來了後來的血腥鬥爭。
    
    削弱塞爾維亞的政策,雖然方便了鐵托的統治,也削弱了南斯拉夫存在的長遠基礎。削弱了南斯拉夫的凝聚力。減弱了反對南斯拉夫分裂的力量,促進了南斯拉夫的分裂趨勢。
    
    南斯拉夫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是南斯拉夫分裂的重要捷徑。南斯拉夫搞的是,完全的民族區域自治。沒有主體民族,所有的主要民族,都可以民族自治,包括塞爾維亞民族。各個自治區內,擁有各自的教育語言,這導致南斯拉夫難以統一語言。統一的語言是國家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民族區域自治,培養了民族的自我意識,促進了民族意識的覺醒,是促進國家分裂的重要捷徑。如果想讓國家分裂,先搞民族區域自治。民族區域自治為各民族培養了獨立建國的人才與政府機構。待到時機成熟,民族區域自治機構,隻需要換一下牌子,宣布一下獨立建國就可以了。確實方便。
    
    南斯拉夫民族政策的不平等,較大增強了南斯拉夫的分離力量。促進了南斯拉夫的分裂。南斯拉夫向落後民族傾斜的經濟政策,嚴重傷害了,南斯拉夫天賦最高的西北部民族。使這些民族對南斯拉夫產生了離心力,這是南斯拉夫分裂的最主要動力。這促使斯洛文尼亞與克羅地亞走向分裂。斯洛文尼亞與克羅地亞的相對富裕,是建立在民族天賦較高的基礎上。不是靠剝奪其它民族而富裕的。把這兩個地方的財富,轉移給其它民族,他們當然不願意。民族優惠政策,就是民族不平等政策,二者等效。
    
    南斯拉夫落後的地方,雖然可以享受優惠政策,由於自己本地經濟發展的落後,導致本地人口對國家依然不滿。對國家的優惠政策基本不領情。而國家的優惠政策是國家分裂的重要動力。中央政府,此時是兩頭不是人。國家已經沒有合在一起的動力了,走向分裂已經是早晚的事情。人口天賦的差別導致經濟表現的差別,經濟表現的差別導致國家政策的差別,國家政策的差別(不平等)促進了國家的分裂。把差別較大的人群強扭到一起,最終還是要分開。穩定的國家結構,需要內部較小的差別,包括語言文化、富裕程度等因素。
    
    鐵托削弱塞爾維亞民族,帶來了極大的危害,是南斯拉夫後來悲劇的源泉。如果沒有削弱塞爾維亞民族的政策。一個大塞爾維亞的存在,也許會有力量遏製斯洛文尼亞與克羅地亞的分裂行為,維護南斯拉夫的領土完整。就是不能遏製斯洛文尼亞與克羅地亞的分裂行為,也不會帶來南斯拉夫的更大程度分裂。南斯拉夫此種情況下,僅多會分裂成三個國家,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大塞爾維亞(多一個大字,是為了區別現在的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人口也屬於斯拉夫人,信仰天主教,其它斯拉夫人信仰東正教。這是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從南斯拉夫分裂的潛在因素。
    
    由於鐵托主動削弱塞爾維亞的思維,導致南斯拉夫更深化的分裂。也導致了南斯拉夫後來的內戰(主要是波黑的內戰)。內戰導致幾十萬人的死亡。而鐵托的行為是這些人死亡的最終源泉。一個人給一個國家帶來如此大的悲劇,鐵托算一個。
    
    國家分裂不分裂也無所謂,也無所謂好壞。問題是,分裂帶來的戰爭很有危害,是真正的悲劇。如果鐵托沒有削弱塞爾維亞,南斯拉夫隻會分裂成三個國家,很有可能是和平的分裂成三個國家。屬於最理想的分裂模式。但是鐵托搞了與民族融合相反的政策,民族分化政策。促進了其它民族的凝聚力,促進了塞爾維亞民族的分裂。這也最終導致了南斯拉夫的大分裂。南斯拉夫的大分裂帶來了南斯拉夫的內戰,內戰釀成了真正的人間悲劇。
    
    如果以塞爾維亞民族為主體,實行民族融合政策。在現代社會這樣的信息交流條件下,經過幾十年的時間,應該可以徹底融合黑山族。黑山族與塞爾維亞民族很類似,難以區分。如果主動融合,黑山族與塞爾維亞將會徹底成為一個民族。塞爾維亞也就會有出海口了。不象現在,完全是一個內陸國。塞爾維亞與馬其頓人估計也能融合為一個民族。同為斯拉夫人,信仰相同的東正教,又緊密相臨,同屬於一個國家,融合為一體,是不困難的。
    
    在1991年或92年,塞爾維亞與黑山為什麽沒有宣布獨立。原因主要是,當時南斯拉夫的主要領導是塞爾維亞族人。領導正在做著有利於塞爾維亞的事情。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南斯拉夫的首都在塞爾維亞境內。黑山人與塞爾維亞關係最近。如果不是這樣的情況,估計首先宣布獨立的,可能會是塞爾維亞。
    
    科索沃的獨立,對於塞爾維亞雖然暫時是不幸的。長遠看還是有好處的。科索沃的阿族人,生育率比塞爾維亞族人高很多。如果二者不分裂,長期下去,整個塞爾維亞也許將變成阿族人口的天下。塞爾維亞人應該吸取這個教訓。科索沃在1930年,阿族人沒有塞族人多,現在科索沃塞族人卻沒有阿族人多。原因主要是,阿族人生育率高。阿族人以自己的高生育率獲得了整個科索沃。科索沃剩餘的塞族人被阿族人趕跑了。如果不把科索沃分出去,也許阿族人僅僅靠自己的高生育率,就可以獲得整個塞爾維亞。也許是科索沃的分裂挽救了塞爾維亞。


作者:henanyanling6 回複日期:2009-01-31 15:51:32 
  民族區域自治創造了哈薩克共和國
    
    蘇聯解體後,哈薩克獨立之初,哈薩克族人占哈薩克斯坦總人口的比例僅為40%,與俄羅斯族人口相差無幾,作為國家的冠名民族有些名不副實。由於蘇聯搞了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哈薩克地區是哈薩克人的自治區,哈薩克人掌握著當地的權利。而生活在哈薩克的俄羅斯族人,卻是被排除在哈薩克地區的權利之外,成為被領導者。這導致了一係列嚴重的後果。導致俄羅斯人逐漸完全失去哈薩克地區。
    
    掌握權利的哈薩克族領導者,為了提高哈薩克族人口在國家總人口中的比例,哈薩克斯坦掀起了鼓勵境外哈薩克族人“回歸曆史祖國”的運動。大量哈薩克人從世界各地回到了哈薩克。這導致哈薩克族人在哈薩克逐漸占有人口比例的優勢。受到排擠的俄羅斯人,部分人移民俄羅斯,這導致俄羅斯族人口比例迅速下降,進一步降低了,俄羅斯族在哈薩克地區的綜合地位。
    
    到1999年時,哈薩克斯坦的哈薩克族人口為798.5萬人,比1989年增加148.82萬人,在國家總人口中的比例也從1989年的40.1%上升到1999 的53.4%。 俄羅斯族人由於人口外流,降至30%。
    
    如果哈薩克地區沒有搞民族區域自治,俄羅斯族人憑自己的人口比例,不會落到現在這個地步。至少可以與哈薩克族人,平分權利。如果原來是俄羅斯掌握權利,俄羅斯人也可以用同樣的政策,把哈薩克地區變成俄羅斯人為主的地區。曆史機會給了哈薩克人,哈薩克人也抓住了這次機會。一個以哈薩克人為主體的共和國就這樣建立了,成為世界第一大內陸國。
    
    創造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人,確實是哈薩克族人的大恩人。提高了哈薩克族建國的可能性。


作者:henanyanling6 回複日期:2009-01-31 22:14:49 
  蘇聯為什麽會分裂
    
    首先是民族人口比例原因,俄羅斯民族隻占蘇聯總人口的50%。俄羅斯民族是蘇聯團結的中流砥柱,應該是最不希望蘇聯分裂的民族,至少在蘇聯存在的前期是這樣的,也是蘇聯最重要最強大的民族。其他各民族大概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大概很少有,也希望蘇聯不分裂的民族。而俄羅斯以外的民族人口數量,占蘇聯人口數量的一半左右。在政府及軍隊構成中,也占有較大比例。人口比例因素是蘇聯分裂的首要潛在基礎因素。
    
    其次是利益因素。這才是導致蘇聯分裂的根本原因。蘇聯大概與我國現在類似,實行不一樣的民族政策,主要是優待蘇聯國內除俄羅斯族以外的大部分民族。優待與歧視是等效行為,其實就是歧視俄羅斯民族。蘇聯最大的民族在自己國家內部受到歧視壓製,對這個民族的打擊很大。自信、自尊等的打擊。打擊了俄羅斯民族對蘇聯的信任,產生對蘇聯的怨恨,使俄羅斯民族對蘇聯統一維護的願望及行動,降低到極低點。一個最不希望蘇聯分裂的民族,也變的對蘇聯分裂感到無所謂了,甚至支持蘇聯分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蘇聯是被蘇聯國內所有民族拋棄了。
    
    再次是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極大方便了蘇聯的分裂。蘇聯各個主要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自治區域。民族自治區促進了自治民族,民族意識的覺醒,培養了本民族建立國家的各種人才,建立了成熟的政府機構網絡。為民族國家的成立奠定了各種基礎。隻需要時機成熟,宣布一下獨立,就可以了。這是蘇聯迅速分裂的重要原因。也是南斯拉夫分裂的重要原因。
    
    蘇聯在一些加盟共和國內部設立了一些,等級低一級的民族自治區域。在蘇聯時代,這些民族自治區域無所謂,但是,這些加盟共和國獨立以後,問題就出來了。這些加盟共和國內部的民族自治區也想獨立,並且獨立也很方便。成為這些加盟共和國獨立後的新麻煩。有時導致國家內戰,格魯吉亞就有這樣的情況。前南斯拉夫學習蘇聯,在塞爾維亞內部設立了科索沃自治區,導致了內戰,最終導致科索沃獨立。民族自治區域政策是禍害許多國家的重要根源。
    
    蘇聯各個加盟共和國的行為,除了波羅的海三國之外都是小心奕奕,都不敢輕舉妄動。因為雖然他們內心希望蘇聯分裂,但是害怕受到俄羅斯族人的打擊。這些加盟共和國依然認為蘇聯是俄羅斯人的蘇聯,因為蘇聯是俄羅斯帝國的繼承者,其它加盟共和國產生這樣的認識是很正常的。但是俄羅斯人早已經不這樣認為了,早已經迷瞪過來了,是蘇聯的民族政策讓俄羅斯人迷瞪過來的。蘇聯不是俄羅斯人的蘇聯,是欺壓俄羅斯人的蘇聯,與其受蘇聯欺壓,不如分出去。最終,是俄羅斯人點燃了分裂蘇聯的高潮。在波羅的海三國宣布獨立很長時間後,蘇聯已經基本穩定時,葉利欽首先宣布俄羅斯獨立,然後各加盟共和國才群起效應。
    
    俄羅斯不獨立,其它主要加盟共和國不會獨立。俄羅斯宣布獨立後,其它加盟共和國誰會不獨立呢?貌似強大的蘇聯說散就散了。原因就是失敗的民族政策、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傷害了蘇聯主體民族俄羅斯民族。傷害了俄羅斯民族,也就傷害了蘇聯存在的根基,蘇聯哪能會不倒呢?
    
    俄羅斯人以占蘇聯50%的人口,分得了蘇聯75%的土地。剩下的50%的人口分得了25%的土地。俄羅斯人人均分得的土地是其他各民族人口,人均分得土地的三倍。俄羅斯人怎麽會不願意蘇聯分裂呢?俄羅斯族獨立自主,在也不受哪受到歧視的蘇聯民族政策,怎麽會不高興呢?俄羅斯族當然要高興了。
    
    蘇聯的分裂是俄羅斯民族的一次大解放。蘇聯政府以出賣俄羅斯民族利益,維護蘇聯的存在,俄羅斯民族在也不允許這樣做了。俄羅斯民族必然會追求民族平等,追求俄羅斯民族的解放。俄羅斯民族精英,以葉利欽為代 表,抓住機會,砸爛了壓迫俄羅斯民族的枷鎖,蘇聯。


作者:henanyanling6 回複日期:2009-02-16 13:38:52 
  2050年中國的偉大創造
  
  2050年的中國,50%的年輕人是少數民族,80%以上的老年人是漢族人,在漢族家庭中,一般是一對夫婦需要照顧四個上輩,那時計劃生育可能基本廢除了,一對漢族夫婦一般養育二個孩子,也有養活一個的,原因是精力不夠,還需要照顧老年人,因此養育後代必然要少一些。
  
  國家也很照顧這些老年人,人人有退休金,由於人口萎縮,房價已經大量下跌。靠房產養老是不行的。國家主要人口是老年人。老年人需要發養老金,養老金來自那裏呢?稅收,隻能來自稅收,一小部分來自養老基金,為什麽不是大部分來自養老基金呢?原因是,原計劃是應該來自養老基金,由於老年人人口比例太大,世界第一,遠遠高於其它國家。中國人口出現嚴重萎縮,經濟委靡不振,經濟通貨膨脹,類似於發達國家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停滯。2050年中國情況是,勞動力少了,消費者多了,人們都在吃老本,積蓄非常少,經濟出現負增長,各種各類養老基金的投資血本無歸,這些基金一般都打了水飄,一小部分還能賺到一些錢,國家總不能讓這些老年人挨餓吧!怎麽辦呢?隻能由國家發養老金,這些養老金隻能來自稅收。因此,2050年的中國稅收比例世界第一,企業及個人拿到的大部分錢,都成為稅收。資本家的幹勁就小了,因為自己的利潤大部分都變成了稅收,沒有多大幹勁,一部分資本家大量向國外轉移資本,因為國外更賺錢。2050年的中國,經濟本來就不景氣,大量資本流失到國外,導致中國當時經濟形勢雪上加霜。外國資金更不會過來。
  
  2050中國個人所得稅也是世界最高,普通人的勞動積極性大打折扣,國家出現了大規模的移民潮,一般是帶著資金移民外國。一部分是帶著知識出國,國家精英基本流失殆盡,高價值勞動力的比例更少了,年輕人的生活質量大量下降,年輕人開始絕望。特別是少數民族年輕人占中國年輕人的50%,而少數民族沒有老齡化,原因是少數民族計劃生育政策比較寬鬆,家庭平均生育的孩子比較多,少數民族家庭養老負擔一般比較小。一對少數民族夫婦一般是照顧自己的二個上輩,再加自己的二個孩子。生活相對漢族家庭比較悠閑。但是由於也生活在中國,高稅收也導致他們生活水平下降,這些稅收主要是養活了漢族老年人,他們當然不滿意,也不願意,他們反對高稅收。總之社會出現了混亂狀態,國內的各種聲音此起彼浮,政府受到很大壓力。
  
  有人突發奇想,過去我們搞計劃生育,現在我們為什麽不可以搞計劃死亡呢?有計劃的讓老年人死亡,並且是幸福的死去,安樂死。現在科技已經允許了,為什麽不這樣做呢?現在有一種藥物,可以讓老年人在幸福的幻想中死亡,為什麽不用呢?現在我國有75歲以上的老年人1.5億人,這些老年人基本上沒有什麽價值了,留之何用呢?現在我國經濟這麽緊張,社會也不穩,為了國家的未來,為了民族的未來,更為了這些老年人的後代,讓這些老年人的後代有一個幸福的生活,這些老年人也應該有所奉獻了。對於這些老年人來說,至少我們對他搞的是安樂死,並且是幸福的安樂死。要比這些老年人在年輕的時候,強製流產三個月以上的具有人形,並且具有人生命特征的胎兒(2050年的中國已經嚴禁三個月以上的胎兒流產,因為早已經發現胎兒也是人,具有獨立的人權。任何人不能侵犯胎兒的利益,包括胎兒的父母),要強的多吧!
  
  議員決定在議會立法,這個法案獲得大部分議員的票,議員中有50%的是少數民族,都投了讚成票,一部分漢族議員也投了讚成票,總之法案通過了。國家開始實行計劃死亡。規定75歲以上的老年人必須安樂死,每年如此,少數民族可以適當的優惠,延長5年,既80歲以上的少數民族老年人必須安樂死。這是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中國人的又一偉大創造。是計劃生育政策之後,中國人對世界的又一偉大貢獻

所有跟帖: 

在中國,民族區域自治走向分裂的概率 == 0.00000000000 -中華之聲- 給 中華之聲 發送悄悄話 中華之聲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6/2009 postreply 21:05:0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