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13日電(記者 梁卓鈞編譯報道)曾為中國人民大學的訪問教授,中國問題研究學者馬丁.雅克思(Martin Jacques)13日撰文英國《衛報》以題為《全球經濟復甦取決定美國對華的新態度》探討了新時代的中美關係。雅克思認為,隨著世界權力均衡的改變,美國不但要與中國保持和平正麵的關係,更須要平等對待中國,才能使世界經濟走出困局。
中美關係與全球經濟復甦息息相關,任何形式的關係惡化均會觸發第二次全球經濟“大蕭條”。中國政府大量購買美債,推動了美國信貸消費熱潮,助長美國製造巨大的經常帳赤字。如果中國停止買入美債,美元會即時貶值,同時也會觸發全球貿易戰。
中美在過去30年關係穩定,但並不對等。一直以來,中國依賴美國巿場,中國的改革開放藍圖裡,鄧小平開宗明義的說,與美國合作是改革開放成功的先決條件。但無可否認的是,現今的情況對調了,美國更須要與中國合作,華府較以往更須一改態度。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稱霸全球,不習慣以平等的態度與別國相處,這現象於布什時代最為突出。麵對嚴峻的經濟危機,作者認為,奧巴馬上台以後,美國的力量已經與以往不同了。但實際上,美國是否能夠對別國的利益保持敏感呢?美國新任財長蓋特納批評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惹來廣泛的批評,似乎美國仍然未能對別國的利益提高警覺。
美國歷屆的管理團隊都從未作出過如此嚴厲的指控。如果美國財政部宣佈中國操縱貨幣匯率,其管理團隊可以對中國實施反傾銷措施、反補貼稅,並提供各種保障,這必定會激怒中國,並觸發貿易戰爭,牽連其他國家。
事實上,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的指控是缺乏根據的。對於人民幣的價值,很大程度還是由巿場決定,中國政府沒有太大的控製。自2005年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與美元脫鈎,兌美元更升值了21%,蓋特納的指控顯然是蓄意挑釁,也說明美國反應遲鈍。中國還是一個貧困的國家,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她的增長已經減慢,失業率上升,人民幣升值隻會令中國的情況雪上加霜。
金融危機似乎仍有惡化的跡象,甚至會令世界步向衰退。在全球化的經濟環境裡,地方經濟的復甦有助世界經濟的復甦,而世界經濟更須要一個全新的合作模式。要促使世界經濟復甦,依賴舊有的製度,包括G7及布雷頓森林體係(即國際貨幣基金IMF及世界銀行)均無助解決當前危機。去年11月G20取代了G7峰會,已暗示這個係統以及美國均不能承擔起一切。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已經說得非常明白,如果IMF及不作全盤改革,中國是不會提供任何援助。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上,溫家寶呼籲製定一個新的世界經濟秩序,很有說服力。但西方仍然單純地要求重組IMF的資本,說明西方的思想未能與時並進。作者認為,任何資金重整的決定,要先取決於中國。當IMF仍然由歐洲及美國主導,中國是不會認同IMF是一個國際性的組織。
任何全球經濟復甦計劃都意味著一個新金融係統的誕生,亦象徵著已發展國家的衰落以及發展中國家的崛起──特別是中國。美國須要以更謙遜的態度,與其他利益相關的國家(特別是中國)分享權力。
如果美國繼續對中國作出煽動性的言論,這隻會助長保護主義的盛行,觸發貿易戰爭並引發第二次“大蕭條”。要解決當前的困局,這不但依賴中美正麵的關係,更重要的是美國必須要平等對待中國。未來的全球金融係統的結構也要按照這個原則來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