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13日報道指出,中國經濟出現好轉跡象,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方案已經開始見效。
彭博社邀請14位經濟學家對中國的經濟做出評估,預期中國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將達到6.3%,第二季度將進一步升至6.6%。
“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經濟危機中首個複蘇的主要經濟體,”香港美林證券經濟師Lu Ting表示,“在金融危機惡化到幾乎崩潰之際,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在企業和個人信貸方麵仍保持顯著增長的經濟體。”
與此同時,投資者也對市場表現出新的興趣。中國的股市交易量在2月11日創出過去3年的新高。在中石化和紫金礦業的帶動下,上證綜合指數比去年11月11日的低點上漲了32%。
報道說,中國的經濟下滑已經造成2千萬人失業、出口下降以及房地產市場委靡,中國正試圖扭轉這一形勢。中國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金額高達1.62萬億人民幣,這與中國修路建房,帶動鐵礦石價格上漲不無關係。
報道認為,中國政府去年11月宣布的刺激計劃,已經開始發揮效應。在這個計劃中,中央政府出資1.2萬億元,這意味著銀行願意為項目提供資金。
香港道富環球的策略師Dwyfor Evans表示,中國央行公布1月份信貸數據顯示,人民幣貸款增加1.62萬億元,這使政府的投資效應“倍增”。這一點對於背負著有毒資產的美國和歐洲來說,是可望不可及的。
不過,報道也指出,中國經濟的複蘇將是溫和的,而貿易市場也存在著種種問題。
中國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出口創近13年來的最大跌幅,進口下降高達43.1%。上海渣打銀行的經濟師Stephen Green也透露,1月份企業解雇員工的步伐又加快了,不少企業麵臨著更嚴峻的情況。他認為,即使中國刺激消費方案創造了8%的增長,達到政府預定的目標,但這或許不大會是“健康的、可創造就業機會的增長”,因為它主要將推動鋼鐵和水泥的需求,而對於消費的推動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