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未來與世界

本文內容已被 [ 78級興趣 ] 在 2009-10-22 10:24:1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2007年中國的名義GDP躍居世界第四位、進出口總額為世界第二位、外匯儲備為世界第一位。2008 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不過,最近5年的經濟發展才是這30年中最快的。2001年中國的GDP為日本的1/3,而2007年已達到3/4。今後,如果中國經濟繼續保持9%左右的增長率,人民幣繼續升值的話,那麽,中國將超越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位,這將不是日本一直以來的默然和想象的2020年,而是幾年以後的事情。

  一、中國經濟的問題

  中國經濟在這5年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但改革開放30年給中國帶來的負麵影響也顯而易見,貧富差距、地區發展差異、環境破壞、社會不公正、國民不滿等批判中國改革開放是錯誤的言論和勢力開始在中國出現。當今的胡錦濤與溫家寶政府一方麵強調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另一方麵提出5個統籌,高舉和諧社會的理念來批判上述批評意見。的確,中國目前的這種錯誤是長期的粗放型與單一發展路線的結果,批判並不是對症療法,探索和改變發展模式才是真正消除這種批評的根本。

  1.發展模式的轉變

  高速發展的經濟導致中國經濟社會的急速變化,其中象征之一便是實現農村勞動力的完全雇傭。中國一直強調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的解決是一個頭疼的問題,然而,2006年至2007年的調查卻發現,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的說法並不正確。基於此,一些研究者認為 2009年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將達到均衡狀態。一直以來,中國的低工資和優良的勞動力是吸引外資的重要口號,但近兩三年這種狀況卻發生了改變,在廣東就出現招工困難的情況,最近,全國的工資持續上升。不注重成本、隻顧增加勞動投入、重視產出的發展中國家增長模式已經結束,今後中國麵臨向注重生產率的更高發展模式轉變。

  不僅中國如此,世界大多國家都經曆了上述發展道路,以東亞為例,日本在20世紀50年代迎來了轉折點,此後實現了工資上升、收入增加的高速增長時代,同時出現了被稱為“一億中流”的國民意識和社會的變化。之後,韓國和台灣也迎來了被稱為騰飛的社會與政治變化。在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獨特政治形態國家裏,經濟的發展決不隻是經濟社會的變化,更重要的結果是國民和社會意識形態的變化。中國共產黨和政府開始關注 10年前難以想象到的輿論和媒體動向。如果排除國民對政治的敏感,那麽,對政治的批判將和以前一樣不複存在。40歲以上人們的價值觀和20歲左右的人們的價值觀完全不一樣。之前人們難以考慮的農民和弱者的人權問題已經被作為社會問題開始受到重視。經濟的高速增長正引起中國國內的變化。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以產品的成本低廉而被稱為世界工廠,但最近主導改革開放的政府和學界對改革開放的負麵影響,提出外部成本的內部化觀點,即說中國產品成本低廉是以社會成本的高昂為代價的。胡錦濤政權想要建立的和諧社會的深層原因即是此。為此,中國方麵的政策發生了改變。1)改變地方政府領導人的發展觀,GDP的增長不再是考核地方領導人政績的惟一標準,社會、民生的穩定和環境保護被納入其中。2)打破二元製社會結構,削弱將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區別對待的戶籍製度的束縛,針對農民的社會保障正在進行。3)改變產業結構,擴大第三產業的比重。改變放手外資進入的政策,取消外資的優惠稅率政策,鼓勵對外投資。4)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改變過去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的經濟發展道路,將環境成本反映到經濟發展中,追求減少公害、節省能源的經濟結構。

  2.人民幣升值

  中國經濟維持高速增長與人民幣的匯率過低有很大關聯,海外對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和外國在華投資成本過於低廉而多有批評,反對這種人民幣匯率走低的政策。但對中國經濟影響最大的是這種走低的匯率政策導致中國成為美元買入市場並維持低利率投資政策,這種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使中國政府麵臨過剩投資和資產泡沫的苦惱,從2007年後半期的物價上漲的速度就可以看出。盡管中國在信貸方麵進行了更多的限製,但收效甚微,中國政府終於意識到問題的根源是人民幣的匯率問題,因此,加快了對美元的調整速度,這對中國出口業造成很大影響,對於未來中國經濟而言,人民幣的匯率調整將是一個新的挑戰。


  3.建立福利國家

  社會安全網絡的完備和社會保障體係的構建是建立和諧社會必不可缺少的要素。沒有財力是難以實現這個目標的,如今,中國開始從19世紀型的資本主義向福利社會的方向發展。為此,支付落後地區的養老金、失業和生活保險,減免農村的稅收,擴大對農村公共事業的投資,擴大西部貧困地區的義務教育,建立農村的醫療和社會保障體係,加大農民工的福利都是必要的。

  4.強化勞動法,提高勞動生產率應對後世界工廠時代。

  以單純的勞動力投入來增加產出的一貫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近來新勞動法的實施由於種種原因在中國企業中引起強烈不滿,修改法律和提高勞動者工資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如果不保護勞動者的權利和利益,單純期待生產率的提高將是困難的,今後對勞動法的強化和合理化將是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課題。

  5.轉換和縮小政府職能

  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給人一種印象,即中國政府的經濟實權過於強大,社會保障和法製體製等公共服務依然弱小,微觀經濟領域,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實權壓倒一切。中國政府和其他國家的政府一樣,控製宏觀經濟政策的手段有審批權、銀行國有、國有企業、集中預算和土地分配權等。市場經濟條件下,本應該具有判斷力的政府卻導致了許多問題,強大的權力集中造成了官員的腐敗和實情的掩蓋、少數決策者的無謀和誤判造成投資的失敗或浪費、政府代替市場掌握資源分配權而造成經濟效率低下。這些強大的經濟實權不局限於經濟政策的中立政策,對企業的指導和幹預頻頻進行。由於政府的介入而導致企業的交易成本大幅提高,阻礙了市場對經濟資源的配置。然而,最近的經濟增長中,隨著稅收的增加、土地價格的上漲、國有企業市價增加等出現經濟實權強化的傾向,問題不僅未得到改善而且更加嚴重。共產黨和政府之間既得利益共同體的休戚與共關係得到強化。基於這種觀點,今後中國改革開放的重點是縮小業已擴大的政府職權,政府向公共服務職能轉變,建立有效的監督機製。這些都是中國政治體製改革的難題,而政治體製的改革與否將是中國實現民族複興的最終難題。

  6.環境友好型經濟

  環境破壞是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最嚴重的後果,也是中國近年來政策變化最劇烈的領域。中國偏重重工業的資源浪費型、環境破壞型的發展已經招致了世界的不滿,因此,中國在此方麵作出了許多努力,提出建立節約型社會的目標。以鋼鐵為主的重工業和電力業占據了全國一半以上的能源,這些大型企業與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中國的能源節省政策還有很長的路,中國的能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能否實現還要看以重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能否實現,今後中國能否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拭目以待。


  二、崛起的中國與世界

  日益崛起的中國需要克服落後感,直至18世紀,中國一直保持著世界領先地位和繁榮,其後的兩個世紀中國被列強所歧視和欺辱,落後感在列強眼中產生,同時在中國國民中普遍存在。如今的世界對於中國的崛起開始表示敬意,中國的落後感開始減弱。但另一方麵,對於中國要恢複與悠久曆史相稱的大國地位的自信和強調符合大國地位的責任卻充滿了疑惑和不滿,總之,世界對於中國的崛起和急劇變化尚未完全適應。

  國際地位的上升並不是與國民意識的變化相匹配的,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增長並不能理解為全體國民均等受益。目前,在中國存在著受益者即勝者與受害者也即敗者之間嚴重的兩級分化,前者的典型有中央政府、國有企業管理者、沿海地區等,後者有失去土地的農民、企業改製中的失業者、渴望就業的年輕人和內陸地區等。受益者和受害者的立場截然相反,對中國與世界關係的評價也不一樣。

  受益者認為在與世界交往的過程中,中國的地位的確開始提高,中國成立投資公司、利用外匯收購美國的國債、收買國外企業,中國收購的時代已經到來,這一切的原動力都是基於中國作為世界發達國家的一分子的自信。然而,受害者對於世界的看法卻不同,在中國與海外的衝突事件中,具有過激行為的憤青絕大部分是這些人。這部分人對於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境遇不滿,對於世間的不公憤恨,一有機會便進行發泄,但這種行為卻被改革開放受益者標榜為愛國主義。

  弱國心理在與海外的經濟往來中時時作祟,如果外國人賺取利潤了就懷疑自己是不是出賣了國家利益,這與戰前不顧國家利益,隻謀求私利的買辦的影響不無關係。擔心合作方多得利益,不遵守協定的現象時有發生。中國由於不了解國外的商業規則,造成外國人對中國不可理解而過度防禦,形成外國在中國賺錢難的印象,這些都是弱國心理的負作用。

  在中國崛起並邁向超級大國的過程中,中國國民和世界人民都需要心理的過渡期。普通的中國國民都是具有改革開放受益者與受害者兩種心理的中間派,這種受害者的心理有時會引起軒然大波,2005年的反日遊行、中國對於海外關於西藏暴亂的評論以及對於海外阻礙奧林匹克火炬的反應等都是表現。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對於前途的自信、希望與創傷、落後感等交錯在一樣,這是一種社會心理學現象。

  長期以來,中國重視國內的穩定而進行信息的統製和管理,共產黨和政府為維持政治穩定而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帶來了許多問題,不僅有上述的民族主義管理的問題,而且對海外關於中國的評價進行遮蓋和加工,阻礙了中國國民獲悉海外批評中國的言論,造成中國國民對海外的批評感覺不順耳,出現盲目地反對。中國政府對於信息的控製將難以維持國內的穩定,相反卻出現對穩定感的擔憂。中國提出和諧社會的目標,並且強調世界的和諧,然而這種國民感情的刺激卻引起了世界的困惑和恐慌,中國的傳統教育史觀與國際社會的和諧之間存在很大的障礙,中國今後應注重有關善於傾聽海外的相左意見、聽見不順耳的意見而不激動的國內教育和民族主義的培養。

  對於中國的崛起和問題,中國要拿出勇氣讓海外的聲音反映到一般的國民中,與國際社會的真正和諧才是中國穩定發展的真正問題所在。作者:日]津上俊哉/文 張利軍/編譯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中國經濟的未來與世界
  • 美國最熱門的25個旅遊景點排名(組圖和配樂)
  • 創業路上的16條成功感悟(圖和配樂)
  • 雲計算改寫IT
  • 聊聊中德關係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