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同/每年央視的春節晚會總會構成一個媒體話題,通常是晚會剛剛結束,央視的調查機構就會發布觀眾的收視率和滿意度,這兩項指標通常都會在97%以上。鑒於晚會的質量似乎一年不如一年,筆者若幹年來從沒有完整看過一次,有好笑的就看一眼,沒有就換台看點別的。今年亦如是,晚會開始後,以為很快會有一個可以看一眼的節目,結果三四個過去都不能看。不僅不能看,主持人的沒有節製的煽情確實讓人產生生理上的嘔吐感,隻好做罷。
兩三天後,才在網上看了一下春晚最叫座的趙本山的小品。這個小品可以廉價地讓人一笑,但實在沒有任何藝術可言,甚至趙本山剛出道時流淌在一顰一笑中的底層風趣也消失殆盡。晚會給人的感覺是,從導演到演員到主持人似乎一年比一年愚蠢。這是怎麽回事?
層層審查
2009年是中國的牛年
這兩天有媒體采訪了春晚的總導演,披露出來的內幕讓人恍然大悟,原來是審查給搞的。總導演說,節目能否上春晚要過六道關:有藝術標準、宣傳口徑標準、政治標準、社會標準等等,最搞笑的竟然還有"可持續發展標準"--你就是把全世界頂級的藝術大師都請過來,恐怕也沒人能搞明白。審查機構也有一個新詞兒,叫" 立體化的領導小組",央視領導、廣電總局領導、中宣部領導,最後是政治局常委。這些人究竟根據什麽來確定什麽是好節目,什麽是不好的節目呢?很明顯,那就是揣摩"上意",每一層級的把關者都會琢磨他的上級會喜歡什麽反感什麽,他得把工作做到前麵。可以想象,即便原來是一隻羽毛斑斕的鳳凰,被層層審查官員按自己的標準東拔一根毛、西拔一根毛,總導演說,"某一句台詞不合適,領導層都會把它修改掉",最後呈現給觀眾的,變成了一隻裸雞。
這就是最為豐富的文化藝術在一個專製社會裏的命運,不可避免地要墮向愚蠢、無聊和平庸。中國的相聲已經被消滅了,因為不允許諷刺,導演說,"越強的喜劇效果,它的負麵效應就越大,比如說諷刺醫生、諷刺教師、或者諷刺公安,對某個行業有巨大的傷害,就不能播出。"這是什麽邏輯呀,諷刺貪官汙吏豈不就是" 反黨"啦!逼得相聲、小品演員們除了自輕自賤就不知如何讓觀眾會心地發笑了。
30年過去了,中國儼然成了經濟大國,可中國的小說、詩歌、戲劇、電影乃至建築等等藝術領域,能在世界麵前拿得出手的有幾部?專製社會裏隻有一個標準,那就是官員的口味。有時候也真為這些藝術家難受,譬如在一個關於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紀錄片裏,張藝謀的方案曾被一個政治局高官批評為"沒有突出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我估計聽了這話張藝謀上吊的心都會有,可他敢不聽嗎?
中國的教育也同樣,最近看了一部央視的節目,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請來大學者梁啟超的小兒子"說事",主題是"素質教育"。這位梁公子好生了得,乃是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兩院院士,如今八十歲有餘,是中國的"兩彈"元勳,年輕時在美國留學8年。在談到中國怎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時,梁公子斬釘截鐵地說,中國這套教育,"根本不可能培養出這樣的人"。事說到這個地方,主持人有點難辦了,不知是否應該刨根問底。梁公子也深知國情,嘿然一笑,不再說什麽。節目草草了之,崔永元拿手的插科打諢也救不了場。答案明擺著:沒有思想自由和學術自由,官辦教育,行政主導,能培養出什麽高素質人才?
春節結束了,突然又爆出一條大新聞,溫家寶總理出訪中,在劍橋大學演講時被一個德國留學生扔了鞋子。不久前美國總統布什在伊拉克出席記者招待會時被扔了鞋子,中國媒體大肆渲染,意思是美國在伊拉克多麽地不受歡迎。這構成了一個有趣的對比。
看到溫家寶總理義正詞嚴地說"這種卑鄙的伎倆,阻擋不了中英兩國人民的友誼",筆者不禁歎了一口氣。他的應對過分嚴厲,太"中國"了。相比之下,布什總統的應對要高明得多,他說"看見了伊拉克的民主",還說"鞋子是10號的"。這並不是由於布什總統的智商比溫家寶總理高,而是布什習慣於不同意見的當麵表達,認為這是民主社會的常態。而中國領導人,大概從來沒有見過有人當麵批評他,總是被前呼後擁,被人群夾道歡迎、熱烈鼓掌。
其實這才是不正常的,官員是為民眾服務的,當然應當時常麵對公眾的質詢、批評甚至抗議,任何政府官員甚至國家最高官員都不是用來被民眾"熱愛"的。可惜,在中國,官員常常處在被營造出的肉麻氛圍裏,對異國他鄉人們的正常表達要麽手足無措,要麽惱羞成怒。在專製社會裏浸淫久了,像溫家寶這樣頗具民主意識的官員也喪失了大國總理的風度,製度使然呀!
BBC編輯注:本欄目的觀點和看法不代表BBC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