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間,出訪歐洲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所發表的若幹言論,引來了香港媒體頗大的關注和想像空間,有人認為,這打破了過去中國領導人鮮少公開評論涉外事務的低調作風。
溫家寶是於1月26日啟程出訪瑞士、德國、西班牙、英國和歐盟總部,並出席在瑞士達佛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根據媒體的報導,在頭幾天的行程?,溫家寶發表了以下頗受關注的言論:
一、溫家寶在談到當前金融危機時,表示某些國家採取「不恰當的微觀經濟政策」、「持續的低儲蓄率和放任消費」、「一些財務機構缺乏自律性,盲目追求利潤」。
雖然溫家寶並未點名是哪些國家,但港媒普遍解讀為是針對美國。
二、溫家寶又說,金融海嘯爆發後,有人認為中國可以做「救世主」,但後來又有人「唱衰中國」。
三、在發表「唱衰中國」論後,溫家寶又罕見地評論法國內政,表示法國爆發的大罷工,是當地人民不滿「政府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不力」。
中國領導人過去的涉外言論一向予人謹慎、低調的感覺,尤其是避免幹涉或評論他國內政,但這次溫家寶的言論明顯有別於從前,這難免引起港媒的關注和帶來許多想像空間。
連日來,部分港媒對溫家寶的言論做出多方解讀,而綜合這些看法,溫家寶的上述言論不外乎有2方麵目的:1是要反擊美國有人把金融海嘯歸咎於中國及不看好中國經濟;2是報復法國總統沙柯吉先前不顧中國抗議仍接見達賴喇嘛。
譬如,星島日報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溫家寶不點名批評美國是金融海嘯的根源,是要高調反擊美國財長特納早先發表的「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幣值」的言論。
在法國問題上,評論認為,溫家寶「不顧傷害法國人民感情」,暗批沙柯吉,是要報復他先前堅持接見達賴喇嘛。
對於如何解讀溫家寶的言論,上海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長周建明也表達了類似港媒的看法,認為溫家寶是「有感而發」。
周建明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西方國家有人對中國經濟的成長提出了負麵的看法,譬如不能「保8」,而溫家寶顯然對中國經濟是有信心的,認為西方無法準確掌握中國經濟發展的勢頭,因此,覺得有必要公開表達中國在這方麵長期以來的信心。
在金融海嘯問題上,既然西方有人把責任歸咎於中國的高儲蓄率,溫家寶就要說明,美國的過度消費,才是這次金融海嘯的元兇。
至於溫家寶為何評論法國的內政,周建明相信,這與達賴有關。
不過,周建明認為,溫家寶評論法國內政,並非如某些港媒所說,是在「敲打」法國,而是向法國傳達這樣的訊息:今天我們(中法)大概到了一個平等協商處理世界事務的時候,你法國沒有資格幹涉中國內政;你現在自己的事情也夠你自己招呼了。
綜合而言,他覺得,溫家寶的上述言論既非高調,也非低調。
周建明說:「如果要把溫家寶這次出訪的言論與過往中國領導人的談話做出區別的話,那就是中國覺得自己有實力了,領導人談話時不必再像以前隻是為自己辯解……。」
他指出,特別是金融海嘯爆發後,全球的金融秩序需要重建,再也不能由美國單方麵監管;而處於這個關鍵時刻,中國不單要當頭,還要從自己的利益角度看,因此,領導人已到了不能不說話的地步,否則中國在全球金融秩序的重建過程中將會變得被動。
但周建明認為,溫家寶的講話還是比較謹慎的、不算張揚。相較之下,俄羅斯領導人普丁對西方的批評更為張揚。
此外,溫家寶的言論也隻侷限於金融秩序及貿易保護主義等經濟層麵,並未談到政治和國際安全秩序,足以証明中國高層領導人還是掌握分寸的。
據報導,在最後1站英國訪問時,溫家寶又再表示,各國應付金融危機的措施至今成效欠佳,是因為這些國家並無投資實體經濟,促進消費。溫家寶並未指名道姓,但其談話又是明顯有別於過去中國領導人鮮少直接道出別人缺點的慣常做法。
因此,無論港媒或學者專家的上述解讀是否準確,但1個大家都接受的共同點是:中國領導人過去出訪時隻為自己辯解、不直接批評別人的態度,看來自溫家寶開始出現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