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80後:精英一代的政治分流

來源: 東西北南 2009-01-15 22:21:2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59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東西北南 ] 在 2009-10-22 10:24:1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 葉蘊---中國80後:精英一代的政治分流

  無論是中國、台灣、香港還是新加坡,80後一代的政治觀念漸成關注的熱點。這一代年輕人,似乎普遍對政治冷漠,令政府對於培養未來政治人才頗費腦筋。

  在中國,80後甚為特殊,其中城市居民的子女,是“一孩”政策下的第一代。中國80後有“小皇帝”、“月光族”、“啃老族”之稱——他們自小處於進步神速的經濟環境,是家庭財富的唯一繼承人,消費隨意而不善儲蓄。他們享有唾手可得的家庭寵愛,同齡人之間競爭激烈,因此造成複雜性格:幼稚而早熟,善良卻多疑,極度自我又渴望社交。

政治無知下的現實主義

  相比起父輩,80後幸運接受了完整的教育訓練。同時,受惠於互聯網普及和出國機會的日增,他們價值觀的多元和思想的開放,讓上數代人望塵莫及,與“自由世界”裏的同齡人亦鮮有隔閡。但是,西方卻發現,曾經期盼在中國第五代身上發生的“和平演變”,似乎還未生效。中國的80後盡管獨立、自我,卻對自由、民主、選舉權等興趣寡然。無怪乎,《時代》雜誌Simon Elegant 在描寫中國80後的文章“China's Me Generation”裏,以一點無奈的語氣結束全文,“China's future will be defined by whether they realize that democracy can help China.”(他們能否意識到民主能幫助中國,決定了中國的未來。)

  潛台詞裏,中國80後是沒有政治意識的一代,的確如此。同60 後、70後相比,他們的成長風平浪靜。出生在80年代,卻因為年紀尚小,與那個年代的民主運動、文化複興毫無關係。跨入小學校門,天安門事件發生;隨之而來,初級政治啟蒙由“四項基本原則”緊緊控製,高等教育則把“馬列”“毛論”列為必修課和研究生入學門檻。80後對近在咫尺的曆史一無所知。所謂“禁忌 ”,隻是大學內部網絡瘋狂流傳的獵奇物,而非有切身之痛的記憶。不過,這種刻意塑造的忘卻,從某種意義上,並非壞事。

  政治緊縮隻是一種深藏不露的表麵現象。80後其實懵懂的認同,似是而非的政治教育並非一種強製接受的價值觀,也非一種嚴肅的學術訓練,而是入學踏板石,甚至是記憶力測試。因此,“政治”更像是一次性用品,即用即棄。這也可看作,“工具化”的政治教育,客觀造成了一種“政治自由”。

  我們可以把中國80後自以為擁有的“自由”看作一種“無知”。雖然橫向比較而言,中國的“自由度”並非完滿,但是80後一代身上,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不滿傾向。在允許的範圍內,他們有對意識形態不予理睬的自由,他們把這種自由,延伸為互聯網和短信中的娛樂勢力、草根言論,享受虛幻的色彩斑斕、智慧泛濫。

  因此,中國80後的精神層麵呈現出一種非常現實主義、世故虛無的傾向。在80後身上,看不到“告訴你,這個世界,我不相信”的怨憤沉重,也沒有“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來尋找光明”的單純希冀。根本而言,他們享受到更多改革開放的成果,而規避了政治中陰暗血腥的一麵。這可能是西方遲遲不能看到中國80後有 “民主”“自由”訴求的原因。

出身世界頂尖大學的精英 

  中國現今社會的多元化釋放了不少政治緊縮的壓力。80後有選擇人生道路的自由,一部分精英更傾向進入龐大的體製外市場,享受高薪,是典型的政治冷感動物。因為自我成就動機較強,而現今中國的行政體係,專業聲譽不佳,官僚做派積重難返,對他們吸引力有限。況且,尚未踏足政治金字塔頂端的80後,也不可能分享灰色地帶的利益。

  但是,這種現實中的精英分流,並不代表中國缺乏未來的從政人才。從大學,甚至是中學,80後中政治人才的權力意識和權術技巧,已經在共青團、學生會有所訓練。“學而優則仕”的傳統並未泯滅,分流事實上是篩選出了更具權力意識天賦的一群。他們天然是現實主義者,更能看透的是政治背後的利益,也對政治的虛偽與肮髒相當麻木。選擇進入權力核心,已經是一種超常自覺,而非強製或蒙騙,與價值觀無關,反與實然的政治環境頗為吻合。而這些年輕的政治精英的存在,卻往往不在西方媒體的視野中。

  而這僅僅是中共政治精英選拔的內部渠道。在影響力甚大的高幹子女群體,已經出現一群擁有世界頂尖大學學曆的世襲精英,他們多數研讀法律、政治、經濟。這些擁有世界精英身份,又更加接近中國政治上層的80後,二三十年後,能否誕生出哈佛大學出身的國家主席?如果有,西方世界對於“和平演變”中國,是否信心倍增?

  可以說,現今朝不同方向發展的各種80後精英,還在人生階梯的初級階段,仍處於相互流動的可能之中。這或許能對未來,中國政治體係吸收各類社會人才,擺脫純粹的內部提升打下基礎。但是,他們普遍的現實主義色彩,能規避中國當今政治體係中的“精英淘汰”惡循環嗎?他們那沒有價值觀指引的現實主義,與現實中的利益集團結合,將會產生怎樣的效應?他們自小熟稔意識形態的虛無性,又有多少動力,繼續堅持現狀?

  整體而言,中國80後一直未遭遇重大的社會挫折,微觀而言,他們更加是享受太多寵愛的一代。而2008年的全球金融風暴,將會帶給他們第一次觀念的衝擊--失業,將不是個別背運事件,而是群體危機。在未來,當家庭繼承財產的單向效應遞減,當贍養老人的壓力陡增,當現在不善儲蓄的他們,發現脆弱的社會醫療保險製度將無法保障他們的生活,當他們自以為的高薪並不能讓他們承擔天價的房屋--那他們將不再隻是社會事件的看客。

  到那個時候,現今僅因為性格與天賦特質而分野的精英,將立足於不同的社會階層和利益群體。他們的力量對比,可會影響中國未來的政治格局?表象下的政治無知,與實然存在的權力意識,還有依然虛無的價值係統,將會帶給中國,一個如何的未來?

所有跟帖: 

沒有奉獻精神的人有什麽"精英"可談?自私,冷漠,沒有信仰是他們的特點 -鳴放1957- 給 鳴放1957 發送悄悄話 (96 bytes) () 01/16/2009 postreply 02:06:11

回複:沒有奉獻精神的人有什麽"精英"可談?自私,冷漠,沒有信仰是他們的特點 -雁過留毛- 給 雁過留毛 發送悄悄話 (14 bytes) () 01/16/2009 postreply 02:34:54

中國80後比60,70後更自強更出息.由於曆史原因,60,70後太崇洋了 -雪裏飛- 給 雪裏飛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6/2009 postreply 10:15:57

沒做過統計,不過80後崇洋的也絕對不少 -博弈論- 給 博弈論 發送悄悄話 (26 bytes) () 01/16/2009 postreply 11:26:20

程度和目的不同.60,70後為加入西方,80後為學以致用,發展中華 -雪裏飛- 給 雪裏飛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6/2009 postreply 11:44:08

除了他們的嘴皮磨煉程度不一樣,他們有理想,懂中國文化,曆史嗎? -鳴放1957- 給 鳴放1957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6/2009 postreply 12:57:52

To improve is to change; to be perfect is to change often. -奉旨泡妞- 給 奉旨泡妞 發送悄悄話 奉旨泡妞 的博客首頁 (141 bytes) () 01/16/2009 postreply 08:12:30

長江後代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 -大前兩米- 給 大前兩米 發送悄悄話 大前兩米 的博客首頁 (244 bytes) () 01/16/2009 postreply 09:59:45

中國80後比60後,70後更自強,更出息.由於曆史的原因,60後,70後太崇洋了 -雪裏飛- 給 雪裏飛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6/2009 postreply 10:13:0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