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感受之三:東西太便宜了

這其實是我回國後最深的感受:物價實在是低。剛回加拿大的時候,我都害怕上街花錢。別說去飯館吃飯,就連去超市買菜,去food court吃碗米粉,我都不自覺地想,這要是在北京得多便宜啊。在北京我曾經6元吃了一頓油條加豆腐腦的傳統早餐,這在加拿大本地吃價格得十倍以上。在北京吃大餐也不貴,要是會用各種小app從網上訂餐就更便宜了,四五個人一頓很豐盛的晚餐也不過幾百元不到一百加元。超市裏食品非常豐富,人民幣的標價數值和加拿大差不多,也就是說價格不到加拿大的五分之一。而且那些食品看上去很新鮮衛生,擺得不比本地的Walmart或TNT差,強過大部分本地的中國食品超市。至於是否有食品安全問題我就不得而知了。

住酒店也很便宜,我住的是最便宜的那種,一天隻要200多人民幣,設施齊全,還能開著空調睡覺,這在五月的北京有點奢侈,但是能防蚊子。其他的,比如開通手機,坐公交地鐵,租共享單車,買小電器買衣服買零食,吃穿住行都很便宜,品質也都不錯。就是去公園玩有點貴,一杯飲料要36元,兩分鍾的擺渡船每人20元。門票倒隻要一兩元,對老年人還免費,歡迎大家進來當冤大頭。

寫到此我忍不住要吐槽加拿大。20多年前我剛移民的時候,經常到food court吃快餐,15加元夠一家三口吃飽。10年前我也常去飯館,lunch special隻要六七元一份,加上小費兩個人也花不到二十元。而Denny's或者Whitespot兩個人也就三四十加元。不知道怎麽搞的,大約從2018年之後物價飛漲,食品類在7年裏漲了得有100%,算下來平均年增長10%都不止。飯館漲得更厲害,當年的lunch special已經從7元漲到了17元,不少飯館的小費竟然從18%往上走,結果就是,我明明比20年前富裕多了,敢買房買車,卻不敢常去飯館吃飯,還是在家裏做飯吃吧,能省下不少錢。

由於物價的原因,我理解想回國養老的城友。當年移民的時候,加拿大被稱為是老年人的天堂。現在將成為老年人了,養老金卻不夠維持日常生活。相比之下,國內的不少老人拿著不錯的養老金,每個月除了開銷還能存下錢。拿著加拿大的養老金回國不就立刻變成了富裕老人嗎?不過回國養老雖然有些好處,但是對於出國多年的城友不大可能是好的選擇,這說來話長,就不囉嗦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