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1gMWNjEaRa-AmtnZmMHBiQ
動不動罵別人“賣國賊”“漢奸”的,都是一幫什麽玩意兒
動輒給別人扣“賣國賊”“漢奸”帽子的行為,無非是一種文化上的貧瘠、經濟上的窘迫、心理上的脆弱的綜合體現。這些扣帽者,往往既無廣博的知識,也無穩定的收入和社會保障。
他們生活在自卑和焦慮的泥潭中,無法從現實中找到自信和認同,隻能通過扣帽子來尋求虛幻的勝利感。這種簡化和標簽化,實際上是對他們自己智力和情感的侮辱。
大家好,我是德先生。在網絡世界和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一些人他們動輒對他人貼上“美狗”或“漢奸”的標簽。這些扣帽子的行為,往往隻需一兩句指責就能完成,卻深刻地暴露了這些指責者的個人特質。今天德先生帶您來仔細剖析這類人。
學曆低下的無知表現
我們不妨進行合理的推測,這些動不動給人扣帽子的“愛國鬥士”們究竟受過怎樣的教育。很明顯,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受教育的層次可能並不高。他們時常給別人扣帽子,卻鮮少能引用哪怕一句完整的史實或有邏輯的論據。舉個例子,他們說西方如何如何壞,但是西方那些發達國家現在有占我們土地嘛?占我們最多的,他們待之如親生父親一般,真的可謂孝子賢孫啊,這些孝子賢孫不講一點邏輯。
有人說,教育可以使人獨立思考,而這些扣帽者,或許他們也曾坐在教室裏聽課,但顯然知識對他們也沒啥用。甚至有的學校老師教的也都是服從,讓小學生背著模仿的炸藥包去炸碉堡、讓中學生徒步十幾公裏磨煉意誌、在課堂上大肆宣傳美日歐洲等西方都是敵人……
這種教育讓他們的世界觀簡單而偏狹,複雜的問題總是被他們簡單化為“敵我”的二元對立,因而“美狗”“漢奸”成了他們攻擊對手時的常見武器。幾個月前一個小男生視頻很火,他接受不了西方國家某些方麵比我們領先的事實,當時就破防直接哭了,說我們才是最強大的我們好幾百核動力……這就是這些人生動寫照,不管少年還是成年都一樣。
工資微薄的憤懣心態
談到這些扣帽者的收入水平,恐怕也難以讓人高看一眼。畢竟,經濟上有所依托的人往往更加自信,對事物的看法也相對寬容。
而這些扣帽者,卻常常表現出經濟上的窘迫和心理上的不安。或許他們是在某個廉價勞動力市場上摸爬滾打,或者直接無業失業在家,或者996甚至007,一天到晚被壓榨。他們的工資收入或許連所在城市平均水平都達不到,久而久之,經濟上的不安感和社會地位的卑微使得他們在心態上更易走向極端。
他們似乎需要通過扣帽子來宣泄自己對現實的不滿,將“美狗”“漢奸”等惡毒的字眼投射到別人身上,從而獲得一點短暫的心理慰藉。他們在網上尋找同樣的的不滿者,組成“憤怒的小圈子”,互相取暖。畢竟現實中,他們往往缺乏身邊人的認同和支持。
現實生活中的軟弱無能
在網絡上,他們是“鍵盤俠”,勇於指責、狂自大;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卻往往軟弱無能。這些人可能在麵對上司時唯唯諾諾,在家庭中逆來順受,甚至在麵對不公時屁都不敢放一個。一旦回到網絡的匿名環境中,他們便搖身一變,成了“正義的化身”。這種反差,正是他們人格的扭曲所在。
他們缺乏獨立麵對問題的勇氣,也無法在現實生活中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轉而在網絡上通過扣帽子尋找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存在感。
文化貧瘠與心理空虛
這些扣帽者的心理狀態,折射出他們文化的貧瘠和心理的空虛。他們的詞匯庫可能極其有限,而“美狗”“漢奸”之類的詞匯成了他們表達複雜情感的主要工具。
這不僅是一種文化上的懶惰,更是一種思想上的懶惰。他們不願意真正了解對方的觀點和立場,而是簡單地將對方視為敵人,便可以輕鬆逃避複雜的思考和深入的對話。
扣帽子的背後:自卑與焦慮
動輒給別人扣“賣國賊”“漢奸”帽子的行為,無非是一種文化上的貧瘠、經濟上的窘迫、心理上的脆弱的綜合體現。這些扣帽者,往往既無廣博的知識,也無穩定的收入和社會保障。
他們生活在自卑和焦慮的泥潭中,無法從現實中找到自信和認同,隻能通過扣帽子來尋求虛幻的勝利感。這種簡化和標簽化,實際上是對他們自己智力和情感的侮辱。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德先生1915
一個零零後做的新聞評論跟隨筆
不為權貴唱讚歌,隻為蒼生說人話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