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廣州 2024:從衣食住行到醫療感悟
司徒(美國)
疫情後,我終於再次回到廣州——這個我出生、成長的城市,也是一座日新月異的城市。每一次回來,都讓我既懷舊又驚訝,仿佛踏入了一場過去與未來交織的夢。這一次的歸途,不僅是與老朋友的重逢,更是一場對中國變化的全新感悟。
懷舊與重逢:朋友、故事與時光的流逝
廣州對我來說,不隻是故鄉,更是一座儲存回憶的“時光倉庫”。我的小學、初中、高中,還有醫學院的同學,構成了人生中四大“朋友圈”。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小學群,因為這裏還有幾位幼兒園的老朋友——60年前的記憶竟然還能找到人共同回味,真是一種奇妙的幸運。
高中朋友圈中,還有幾位我的父親曾教過的學生。聽他們講起父親當年在紅旗小學教體育的故事,我的心頭一陣溫暖。這些故事,有些是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的,好像他們替我拚接出了父親不為人知的另一麵。
而醫學院的同學,是一群“熟悉的陌生人”。我們每次見麵,都是時光倒流的動感。這次的討論,話題從專業醫學延伸到整個中國社會的巨變,讓我不禁感歎醫者眼中的世界也在不斷翻新。
衣食住行的改變:進步與人情的延續
衣——時尚自信
走在廣州的大街小巷,發現如今的中國人穿衣打扮早已與西方接軌,甚至有些潮流還引領著世界。畢竟,全球大部分衣服都是“Made in China”,這份“時尚自信”也算是實至名歸。
食——家鄉味
廣州,依然是那個“吃貨的天堂”。從早茶到夜宵,味覺的每一站都讓我流連忘返。15年前,每次同學聚會,總是我買單,那時他們還在為溫飽打拚。而如今,他們爭著請客,讓我這個海外“老友”倍感欣慰,似乎每一頓飯都在訴說時代的變遷。
住——樓越建越高
廣州的樓房越來越密,但郊區的房子似乎有些過剩。不過,城市裏的住房品質有了很大提高,安全性也遠勝從前。記得過去,一個普通醫生想買一張從廣州到洛杉磯的機票都不容易,如今,一個廣州醫生能在洛杉磯買房也並非天大的難事。這樣的變化,既讓我欣喜,也讓我對時代的飛躍充滿敬意。
行——城市越來越大,也是更安心
廣州市區擴展得讓我認不出許多地方,但走在街上卻感到無比安心。整潔的街道和良好的治安讓我意識到,廣州市的安全感得益於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科技的進步。廣州沒有見到流浪漢。這種“現代安全感”實實在在地溫暖了人心。
醫療的變遷:進步與挑戰並存
與醫學院的老同學聊天,醫療是繞不開的話題。如今,中國的藥品和醫療器械非常先進,美國有的,中國幾乎都有了。但問題在於,資源大多集中在三甲醫院,而基層醫療仍需提升。
有趣的是,加拿大的朋友卻羨慕中國醫療的便利。在中國,MRI、CT檢查幾乎“隨到隨做”,而加拿大雖免費卻得排隊幾個月。這種效率與福利的對比,常讓人哭笑不得。
但作為醫生,我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的醫療有時候“檢查太多”。一些過度檢查,未必合理,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患者對健康的焦慮,也折射出醫療體係的一些問題。
讓我驚訝的還有糖尿病的高發率。也許是生活好了,甜食和高熱量飲食成了家常便飯,但運動習慣卻沒跟上。結果,糖尿病成了中國人的健康隱患。快速發展的背後,中國可能需要更多關注慢病管理,才能更好地迎接未來。
希望與未來:對家的再一次想象
每次回廣州,我都像在重新認識這片土地。中國騰飛讓人興奮,但也留下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對海外華人來說,如果中國能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險政策,解決普遍的醫療保驗製作,或許會有更多華人願意回國定居。畢竟,短期門診和住院的費用還算可接受,但長期看病或養老,仍是大家的一大顧慮。
廣州,這片土地承載了我的回憶,也承載著中國的未來。它就像一麵鏡子,映射出發展的光采與挑戰。每次告別時,我都滿懷期待,希望下次再見,這裏會更加美好。
廣州, 再見,不僅是一場旅行,更是一場心靈的對話。願下次見麵,我們會更從容、更美好,也許我也能寫出更好的文章。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