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第一位獲美國勳章的中國軍人

來源: 狄冠元 2024-07-18 18:52:1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8387 bytes)

https://mp.weixin.qq.com/s/iZsj2NmuLbK2_7cwGxA7SQ

二戰中第一位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軍人——戴安瀾將軍

微享悅讀 2021年05月25日 19:13

Image

1942年5月26日,戴安瀾將軍逝世。他是二戰中第一位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軍人。同時國軍抗日十大名將之一。

本文先介紹戴安瀾將軍,再對國軍抗日十大名將做簡要介紹。

(本文可能會有係統隨機插入廣告,請諒解)

 

戴安瀾簡介

Image

戴安瀾(1904年11月25日-1942年5月26日),安徽人。國軍名將,黃埔係骨幹之一。1926年黃埔軍校三期畢業。先後立下多次重大戰功,因昆侖關一役擊斃中村正雄少將,獲得蔣中正“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的讚譽。

1942年,率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取得同古會戰(殲敵五千餘,而日軍兵力4倍於戴部)、收複棠吉等戰功。是二戰中第一位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軍人

 

Image

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區指揮突圍戰鬥中負重傷,26日下午5時40分在緬北茅邦村殉國。1942年追贈陸軍中將,解放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將軍國葬在全州 兩黨領袖撰挽詞

Image

1943年4月1日,重慶國民政府在全州湘山寺公園,為戴安瀾舉行了隆重的全國公祭和追悼大會。

追悼大會上,國民政府的軍政要員蔣介石、林森、李宗仁、陳誠、何應欽、白崇禧、張治中、李濟深等和中共人士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彭德懷、鄧穎超等都分別送了花圈、挽聯、挽詞和挽詩。

毛澤東的挽詩是:

  外侮需人禦,將軍賦采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

  浴血車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誌也無違。

蔣介石的挽詞是:

  虎頭食肉負雄姿,看萬裏長征,與敵周旋欣不忝;

  馬革裹屍酹壯誌,惜大勳未集,虛予期望痛何如?

周恩來題寫了挽詞:

  “黃埔之英,民族之雄。”

李宗仁的挽詞是:

  觥觥戴君,乃武乃文,身經百戰,屢建殊勳;

  竭忠域外,歸骨國門,英爽雖隔,浩氣常存。

據了解,毛澤東挽戴安瀾詩的公布,也是他的詩詞在國統區的首次公開傳播,具有特殊的意義。另外,澤東一生隻為兩位將軍寫過挽詞:一位是羅榮桓,另一位就是戴安瀾

 

國軍抗日十大名將

國軍抗日十大名將的說法,有很多版本。本文選取的十位名將是:張自忠,李宗仁,杜聿明,孫立人,薛嶽,衛立煌,傅作義,戴安瀾,王耀武,趙登禹。

 

一、張自忠將軍

Image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當選第一名將首先是由戰績決定的,他曾在台兒莊戰役中重創日寇阪垣師團,獲得臨沂大捷;收複棗陽桐柏,獲得鄂北大捷;還獲得過襄東大捷,被老百姓稱為活關公。同時還因為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同時也是二戰中同盟國犧牲的最高將領)。這樣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愛國者卻曾被誤認為漢奸而人人喊打,簡直是奇恥大辱。最後張自忠為這件恥辱主動選擇了犧牲,以生命的代價表達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劇英雄。

張自忠將軍殉國後,日本軍隊為其舉辦了盛大的葬禮,但蔣介石通過各種渠道將張自忠遷葬重慶,在碼頭迎接張自忠將軍時,十餘萬百姓啜泣流淚,蔣介石撫棺大慟。從此蔣介石的辦公桌上就擺上了張將軍的遺像,後被追授為陸軍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二、李宗仁將軍

Image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先打出裏程碑的一戰。台兒莊戰役共殲敵一萬餘人,是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在正麵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戰役規模的大捷,而且對手是日本的王牌師團,在國際上也被稱為是日本建立現代化軍隊以來遭受的第一場引人注目的大慘敗。台兒莊戰役後,李又參加了武漢、隨棗、豫南等會戰。

 

三、杜聿明將軍

Image

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國軍第5軍軍長。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和八一三淞滬抗戰。以桂南會戰中取得昆侖關大捷而一舉成名。對手是號稱日本鋼軍的阪垣師團中村旅團。1942年杜聿明作為遠征軍副司令出征緬甸。

女婿:楊振寧。

 

四、孫立人將軍

Image

孫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國軍新一軍軍長。抗戰八年,孫立人的功勳主要是在緬甸建立的。孫立人在國內除了參加過淞滬會戰外,基本上沒打過仗。尤其是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時,他在仁安羌一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日軍,救出7000多英軍和記者,蔣介石、羅斯福、英王喬治都給他授勳章,由此聲名大振。

 

五、薛嶽將軍

Image

薛嶽(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國軍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從抗戰爆發到抗戰勝利是連年征戰,功勳累累,據說是殲敵最多的將領,僅四次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十餘萬。但使他名聲顯赫、排名靠前的主要還是萬家嶺大捷,此戰全殲日軍一個師團。此戰使日軍106師團幾遭滅頂之災,日本俘虜說,如果國軍再推進100米,他們師團長就隻能剖腹了;如果不是日軍的強力空襲和大量的物資甚至軍官的空投,使國軍付出了極大的傷亡,106師團肯定得被全殲。葉挺盛讚此戰與平型關、台兒莊三足鼎立。主政湖南期間,根據湖南的實際情況和抗戰需要,提出了“安、便、足”的施政方針。所謂“安”,就是力圖使湖南人民安居、安業、安心,“便”,即便民、便國、便戰;“足”,即足食、足兵、足智。並依此實施所謂“六政”建設。

 

六、衛立煌將軍

Image

衛立煌(1897年2月16日-1960年1月17日),國軍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抗戰時他指揮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戰役,該戰役對日軍進行了沉重打擊,殲敵數萬。1943年衛立煌擔任第二次遠征軍司令長官時遠征緬甸,該戰消滅了盤踞緬甸的日軍,打通了滇緬公路,成果輝煌。衛立煌是蔣介石的五虎將之一。

 

七、傅作義將軍

Image

傅作義(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國軍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北方最著名的國軍抗日將領。1933年就參加了長城抗戰,1936年又大敗進犯綏遠的日軍和蒙奸德王的偽軍部隊,取得了百靈廟大捷。七七事變後,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太原保衛戰等。1940年,傅作義又殲滅日軍和王英的偽軍數千人,收複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這是全國抗戰以來國軍第一次收複失地的戰役,影響很大。

 

八、戴安瀾將軍

Image

戴安瀾(1904年11月25日-1942年5月26日),第5軍200師長。曾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台兒莊大戰等。在昆侖關戰役中,率部與日寇浴血奮戰,直至身負重傷才下戰場。1942年作為遠征軍先頭部隊赴緬甸作戰,在著名的東瓜保衛戰中,率孤軍與數倍於己之敵作戰,擊斃日寇5000餘人,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後又率200師收複棠吉。遠征軍回國,途中被日軍伏擊,戴安瀾負傷不治,壯烈犧牲。戴安瀾與杜聿明的關係頗似張靈甫與王耀武的關係,兩位長官的結局相同,兩位同為抗日名將的下屬結局卻大相徑庭,令人感慨不已。

 

九、王耀武將軍

Image

王耀武(1903年春-1968年7月3日),國軍第74軍長。1937年參加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1938年參加武漢會戰中的萬家嶺戰役。1939年參加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1941年指揮74軍參加上高會戰,重創日寇,被譽為抗日鐵軍。後參加第二次、第三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1945年指揮了國軍抗戰中的最後一次會戰——湘西雪峰山會戰。從抗戰之初到抗戰結束,王耀武年年對日作戰,幾乎是無役不予,而且戰績頗佳。王耀武精明強幹、頭腦清晰,被中共高級將領稱為國民黨內少有的幾個明白人之一

 

十、趙登禹將軍

Image

趙登禹(1898—1937年7月28日),字舜誠(一作舜臣) ,山東菏澤縣杜莊鄉趙樓村人,抗日烈士,中國國民黨黨員。

1914年趙登禹加入馮玉祥的部隊,任馮的隨身護兵,跟隨參加北伐戰爭,後國民黨軍改編,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長。跟隨馮玉祥參加“中原大戰”,戰敗後馮的部隊被整編,趙登禹被任命為第29軍37師109旅旅長。 1937年7月28日,對日作戰時壯烈殉國,時年39歲,是抗日殉國的第一位師長

為了紀念趙登禹,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北平市政府將崇元觀南至太平橋的馬路命名為“趙登禹路”;北平通縣古運河西岸一條大街,被命名為“趙登禹大街”。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確認趙登禹為抗日烈士。2009年9月,趙登禹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