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風血雨裏的南明短命王朝(八十八)

1661年(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帝被俘,次年李定國病死,部將或死或降清廷,分崩離析,以大西軍為主體的西南抗清鬥爭落下帷幕。此時,除了經營台灣的鄭氏集團和張煌言部少數兵力殘留於浙江沿海島嶼以外,在中國大地上繼續堅持武裝抗清的隻剩下了在四川東部和湖北西部的以原大順軍為主的“夔東十三家”。“夔東十三家”是指以李來亨,劉體純,袁宗地,郝搖旗等人為首的大順軍餘部以及一些其他抗清武裝。夔東地區相當於長江三峽地區,山高水急,形勢險要,易守難攻,然而這個地區人煙稀少,生產落後,很難維持人數眾多軍隊的物資供應和人員補充。當清軍主攻方向集中於西南大西軍方麵時候,李來亨,郝搖旗等人尚可乘機進軍鄖陽,襄陽一帶,取得部分人力,物力的補充。西南抗清力量一旦被消滅,清廷就可以騰出手來集中力量剿滅夔東抗清武裝。

1662年九月清廷根據四川總督李國英建議批準進剿方案,年底分兵三路進迫夔東抗清基地。清廷采取剿撫齊下方針,發布詔書招降劉體純,郝搖旗等義軍首領,詔書中說明永曆帝被俘,白文選和李定國之子李嗣國,劉文秀之子劉震部都已投降,鄭成功也已經病死,“天下事無複可望,又何所待乎?”勸他們作“識時務之俊傑”,又以孫可望封義王,黃梧封海澄公等引誘之,招降政策收到了部分效果,但夔東義軍仍然做出了相當激烈的抵抗。郝搖旗與劉體純采取以攻為守戰術,聯合李來亨部對湖廣清軍大舉反擊,取得了東線的重大勝利。之後,李來亨,劉體純,郝搖旗又聯合袁宗地等人所部共計五萬人馬乘勝西上,準備一舉擊破四川清軍。但遭到李國英嚴厲督率的部下官兵的拚死抵抗,雙方激戰數日,最後夔東義軍糧道被清軍所截以失敗告終,陣亡將士多達七千人。劉體純,李來亨等被迫撤退。

夔東義軍發動的東,西兩線反擊戰,結果一勝一負,雖然給清軍造成了一些麻煩,但於大局造不成太大影響,義軍無法擺脫戰略上被動局麵。隨著清軍兵力源源不斷的增加,夔東基地逐漸縮小,抗清義師基本上陷於被動挨打局麵。在清軍的重兵強大壓力下,義軍內部軍心動搖,不斷有將領叛投清廷,甚至有部眾集體嘩變。劉體純見大勢已去,同家屬自縊而死。劉體純驍勇善戰有方略,禦眾嚴明,頗愛民。他死之後,消息傳開,當地民眾都為之傷心落淚。清四川總督李國英為收買人心,下令以禮安葬。郝搖旗,袁宗地等人在清軍最後的圍困中,奮力抵抗,無奈寡不敵眾,力竭被俘。郝搖旗,袁宗地等人被俘後被押解到巫山縣城,後奉清廷旨意於1664年(康熙三年)十月十二日被殺於該地。(待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