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崩塌 改變中國命運的時刻不遠了

近期,“崩塌”的消息從中國密集傳來,對很多中國人來說,切身體會就是身處衰退大潮之中,就連眾多原企業高管被裁後也不得不為瞞著家人假裝上班,躲入圖書館消磨時光,針對一係列跡象,有分析指出,除了普通老百姓,就連中產人士原來的人生設想已轟然坍塌,中國實際上進入亂世的狀態。這場寒冬很可能綿綿無期,一旦上千萬人同時走上街頭,或許改變中國命運的時刻就會到來。

綜合報道,大陸幾個圈子裏傳出的消息顯示,眼下在中國,豪車、名表、鋼琴不論是價格還是市場都在大幅下跌,其中鋼琴作為經典的高端消費品,如今也賣不出去了。大陸媒體訪問了多名遭到裁員的原公司高管和失業者,這些人每天躲在圖書館假裝還在上班,他們原以為最多隻會在圖書館待一兩個月,沒想到待了五個月。這些現象成了網絡熱門話題,證明了如今的中國處於一個什麽樣的狀況?

路透報最新的報道寫道,中國公務員考試的前一天晚上,一名24歲的女生張美樂焦慮地在宿舍走廊上踱來踱去,演練自己的答案。回到寢室後,她才意識到自己一直在哭。在經曆了100多次求職失敗後,張美樂希望能在國家宣傳部門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但最終,她沒有通過。這位畢業於中國頂尖學府人民大學的女生表示,"我們生錯了時代,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沒有人再關心自己的夢想和抱負。無休止的求職是一種折磨。"上海一家高檔咖啡店的老板李文生遭受了組合拳的重擊,被踢出了中產階級行列。由於中國人削減開支,他們更喜歡便宜的咖啡。李文生在2017年在旅遊勝地海南島花400萬元買下的兩套公寓,三年來沒有吸引到任何租房或買房的興趣。最新數據顯示,自2021年房地產市場開始下滑以來,中國一些城市的公寓已經貶值了三分之二。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朱天說,中國正處於經濟衰退中,如果你和 10 個人交談,7 個人會說我們今年過得很糟糕。

影響中國生活的不僅僅是國內政策。在台灣、烏克蘭和南海問題上與西方國家的外交關係緊張,導致中國首次出現外商投資赤字。對谘詢公司、盡職調查公司以及退出禁令等問題的突擊檢查,已經引起了行業組織的警覺。由於擔心更多的外交緊張局勢或中共當局新的監管措施,在上海開辦谘詢公司的大衛·芬奇正在考慮搬到海外,芬奇說:"你感覺自己就像鍋裏的龍蝦。水變得越來越熱,而你卻隻能坐在那裏。我和其他人一樣擔心北京。"

台灣宏觀經濟學家吳嘉隆指出,中國大陸企業所能創造的就業機會,遠遠不足以吸收外資企業所裁掉的部分。所以現在情況很吃緊,有人說大陸進入了全麵裁員時代,沒有錯。而且不隻是企業,公務員也會被裁,現在很多問題是全麵性的。大陸儲蓄現在很高,消費偏低,表示大家知道未來有不確定性,不敢消費。這種隻有在經濟衰退的時候才會看到的現象,現在在大陸已經看到了。再去說什麽GDP成長率5.2%,中共自己都不相信,沒有意義。海外時評人士蔡慎坤在社交平台X指出,這幾年的折騰,讓一大批偽中產現了原形,原本過著歲月靜好的日子,擁有幾套房資產數千萬,買點信托理財產品,甚至把錢投到高息集資盤,每年到處遊山玩水,沒想到暴風驟雨席卷而來,隨著房企和類金融機構紛紛暴雷,許多家庭的好日子嘎然而止,接下來支撐中國經濟拉動內需靠誰?靠所謂的中產恐怕都力不從心,隻能靠幾千萬吃皇糧的黨員幹部以及國企和事業單位的佼佼者,而絕大多數人麵對低迷的經濟和持續下降的收入,更多要考慮的是溫飽問題,這場寒冬很可能綿綿無期,除非大批窮困潦倒無路可走的人不再畏懼不再幻想勇敢站起來,如果中國一線城市上千萬人同時走上街頭,或許改變中國命運的時刻就會到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