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化輸出能力是中國最大戰略短板
多倫多老兵
文化的輸出是通過物質和宗教兩個載體進行的。物質載體容易理解,比如當經濟落後地區人民看到先進工業產品、先進武器裝備時就會對輸入國的文化產生好感和敬畏。宗教載體,就是宗教具有的文化功能,如信仰、儀式、傳統、道德等。宗教信仰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各種文化傳統和藝術形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基督教對西方文學、藝術、音樂等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佛教對東方建築、雕塑、繪畫等藝術形式產生了獨特的貢獻等。
中國在文化輸出戰略上一個重要短板是缺少宗教載體。有人說西方文化等同“基督教文化”是有道理的。西方文化正是通過基督教這個宗教載體傳播到世界。伊斯蘭教和佛教文化也一樣是通過宗教載體廣泛傳播的。中國的道教小編不認為是一種宗教,而且過於內斂,強調修身自好,很難擔負傳播文化的載體。當然中國也有孔孟學說,也有人說是儒教,但儒學不是宗教,是一種學說,沒有宗教載體那樣可以對文化輸出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推進。因此在研究中國文化輸出戰略時要充分考慮到這個因素。
中國文化不能隻是自信,還要對外輸出,也能夠對外輸出,這是中華民族複興之路必走一步。如何做好,是一個寫一千本書都講不完的大課題。看看這篇短文能否掀起對這個大課題的討論。
我們看看下麵這張圖表:
這個表說中國文化輸出能力隻占1.8%,甚至不及韓國的3.2%,與泱泱大國的經濟政治軍事體量完全不符。
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競爭,特別是與美國的競爭,是經濟、科技、軍事和政治的競爭,也是文化輸出競爭。在經濟競爭麵,中國明顯占據優勢,普遍認為中國在2030-2035年就會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科技和軍事上中國也快速追趕,與美國並肩甚至超越應該大概率事件。但是在文化輸出上中國明顯居於劣勢。除了傳統的中國飲食、功夫等早已被外國認可的文化形式和一些繪畫、音樂、舞蹈、電影外,其他諸如生活方式、道德、哲學、觀念、情操、信仰等深層次的文化形式還隻能停留在國門以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文化對外輸出缺少對載體的認識,特別是中國文化對外輸出缺少宗教這個載體的推動。
因此在推動中國文化對外輸出時,首先是繼續發揚已經被外國人接受的傳統文化形式,還要有所改進和擴展,比中華飲食,藝術、服飾、功夫、語言的傳播等。其次要借助物質這個載體。中國經濟、科技和軍事已經很強勢了,在與外國經濟往來、科技交往和軍事聯係上學會融入中國文化因素。比如,不要隻單純談經濟,也要告訴外國人中國經商有傳統“和為貴、共贏”等理念,讓人們從中國產先進電動汽車產品上看到中國優雅文化的特點。出售軍事武器時不僅要講孫子兵法,也要宣傳中國儒學傳統上反對戰爭的思想。
更甚層次的諸如生活方式、道德、哲學、觀念、情操、信仰等的廣泛傳播才是最有千年意義的領域,難度會極大,尤其是中國文化缺少宗教載體情況。辦法是要找出中國文化在這些領域與外國(不同國家不同對待)文化的共同之處。共同之處就是他國人民接受中國文化的節點。此外,中國也要更積極主動接受外國文化中的積極內容,相互融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容易溝通,通過尋找不同文化的共同點避開缺少宗教載體的弱點。
中國文化對外輸出具有非常重要戰略意義。是增強文化軟實力,提高綜合國力,駁斥西方“中國威脅論”、“文明衝突論”,和否定中國發展對人類文明的積極意義的企圖。掌握國際話語主權,傳播中國智慧。隻有中國文化被全世界普遍接受,中國的大國地位才能真正鞏固。
筆者預言這個世界可能要靠儒教為中心的中國文化才能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因此更顯示中國文化對外輸出的重要性。
(2023年12月19日於加拿大萬錦市)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