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希臘文化和現代社會的關聯 (1)

來源: 蔣聞銘 2023-10-03 21:18:3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251 bytes)

第十三章 希臘文明和現代社會的關聯

文藝複興,以回歸古希臘的科學和自由思想為號召,將歐洲社會的目光,從對神的世界過千年的沉迷,轉移到人的世界裏;把歐洲人的生活理念,全體從尋求被神接納靈魂永生,轉換成了追求享受世俗生活的美好;科學和自由思想,死灰複燃。文藝複興運動,是歐洲中世紀文化荒漠的終點,也是人類文明走向現代的起點。現代社會,對古希臘文明推崇備至。

問題來了。古希臘文明,當年是被誰摧毀了?科學和自由思想,是被誰湮沒了? 中世紀一千年,天主教會壟斷掌控知識文化。所以神和天主教會,就自然而然地背上了這口大鍋。認定湮沒了古希臘科學和自由思想的罪魁禍首是天主教會的,不在少數。大家既言之鑿鑿,又扼腕歎息,設想著如果沒有天主教會,古希臘的科學和自由思想興許就不會被中斷,現代科學現代文明,有可能早一千年就有了。

當然這種說法,不可能是共識。起碼信主的朋友們不能同意。不同意,就要另給答案。他們的答案,是教會自始至終,都是人類文明的燈塔。科學和自由思想,不是被神和教會,而是被馬其頓和羅馬帝國的武力摧毀的。這一派說文藝複興運動,是由教會開啟主導的。佐證是文藝複興產生的燦爛的文化藝術,一開始都呈現在教堂和教會人士的書籍裏。

這一章我們討論希臘文明與現代社會的關聯。全章分三節。第一節討論天主教會對古希臘的思辨哲學的繼承發揚, 講經院神學和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的一脈相承;第二節探討古希臘的科學文化被曆史的發展湮滅遺忘的原因;第三節,講現代民主的源頭,不在古希臘。現代民主,與希臘城邦的那種事事大家投票的民主製度,八竿子打不著。  

1.理性思維和天主教會

在討論古希臘的理性哲學和科學之前,我們先要把這兩件事分分開。理性和科學,不是一回事。如果攪在一起,兩件當一件講,事情就不容易說得明白。科學的發展,要靠理性思維。但是理性思維,能幫科學,也能幫宗教信仰。事實上,天主教會的發展壯大,古希臘的理性思辨是幫了大忙的,居功至偉。 希臘思辨哲學的頂峰,是柏拉圖;集大成者,是亞裏士多德。這兩位,先柏拉圖後亞裏士多德,是經院哲學的來源依據。天主教會,在思想上精神上征服了歐洲社會過千年,倚仗的, 是聖經加柏拉圖亞裏士多德。

中世紀的經院哲學理性思維,對後世的影響,有多麽地強烈深刻,可以拿微積分的發明者萊布尼茲做例子。萊布尼茲首先是哲學家,其次才是數學家。他是應用理性思維,證明上帝存在的集大成者。另一個例子是康德。他說自己可以和哥白尼的日心說相媲美的偉大發現,是明白了人的理性思維,用在科學上也好,用在宗教上也罷,都有根本的局限,特別是用到上帝和時間這些事情上,會自相矛盾。他的《純粹理性批判》,先證明上帝存在,再證明上帝不存在;先證明時間無盡頭,再證明時間必須有盡頭。這些形而上學的證明,和經院哲學,一脈相承。康德說思維理性在此岸,自然真理在彼岸。人的思想人的理性,永遠到不了彼岸。

古希臘的思辨哲學,從畢達哥拉斯到柏拉圖,再演變到Plotinus的後柏拉圖主義,宗教情結,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濃厚,最後在天主教那裏找到了歸宿。柏拉圖的理想世界和神,與奧林匹亞山上的眾神,沒有一絲一毫的關聯。中世紀經院哲學裏全知全能的上帝,倒是和柏拉圖的神,完完全全是一回事。柏拉圖的哲學,認定了理想完美的世界,是客觀存在。不過他說那不是人的世界,而是神的世界。柏拉圖說人的世界,是神的理想世界的幻影。他的認識論,否認人類知識和現實世界的關聯,說人類在這個虛幻不定的世界裏,能有些知識,是因為我們到這兒來之前,和神在一起,多多少少對神的理想完美的世界,有些記憶。按他的這個說法,大家如果有興趣,自然可以討論天堂裏的玫瑰,有幾片花瓣。畢竟都在那兒呆過,都是從那兒來的。

不幸人的世界人的生活,充滿了災難苦痛。這有人就站出來了,說自己有辦法救大家,救苦救難。但是要人信你,第一是要說清楚,你是誰,從哪裏來,要把大家帶到哪裏去;第二你必須要讓人相信,你要帶大家去的地方,是實實在在的好地方。基督教給的答案,第一條,在舊約裏,不但告訴你他是從哪兒來的,而且告訴你你是從哪兒來的,大家是怎麽一步一步地,就招來了這麽多的災難苦痛。第二條,在新約裏,人人幸福的天堂,是耶穌傳的福音。

不過天堂到底有沒有,不能光憑你說大家就信了。這時候柏拉圖的神和理想世界,就摻乎進來幫了大忙。天主教早期的教父們,說神的完美世界,在基督出世之前,早就都寫在柏拉圖的書裏了。天主教初起時的法寶,是舊約新約加柏拉圖。過了幾百年,發現理性思辨,亞裏士多德比柏拉圖更好用。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在歐洲,主已經是你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了。

柏拉圖的理想世界,根子在數學那裏。古希臘哲學家大致分兩撥,一撥重數學,一撥重物理。重數學的這一撥,畢達哥拉斯柏拉圖,有神秘主義的思想傾向;重物理的這一撥,從泰勒斯到德謨克裏特,比較務實,科學精神要濃厚些。柏拉圖說的理想世界,其實就是數學的世界。 一個人如果能真正體會到數學的美妙,就很容易會把這一樣完美,想象推廣到世界的方方麵麵,從而生出對理性世界無比的激情。世上的事,兩極相通,極端的理性和極端的激情,一步之遙。

耶穌,Saint Peter,Saint Paul, 勸世人抑惡揚善,都是天性良善的好人。基督教初起的時候,這些人無權無勢,受汙蔑遭迫害是常態。世俗政府對基督教的殘酷迫害,一直到康斯坦丁改宗,持續了幾百年。早期的教父們,代代相傳,倚仗的一是信仰,二是自身的道德人格,三是理性的力量。

但是宗教一旦和世俗政權結盟,就會變調。一個人一群人,不論天性有多麽良善,初心是多麽單純,一旦有了權勢,接下來必然入迷著魔,人鬥人人害人。基督教有了世俗政權的配合,就開始迫害科學精神自由思想。做這些事的人,其實是以信仰的名義爭權奪利。基督教起初有不少分支流派。有相信聖父和聖子沒區別的,也有主張聖父是聖父,聖子是聖子不一樣的。大家不同意,也就是吵吵。但是康斯坦丁歸宗基督之後,慢慢就不一樣了。再到後來,確定了三位一體的正統,主張聖父聖子沒區別的,和主張聖父聖子不一樣的,都成了異教徒。異教徒是要上火刑架的。你說就這麽個不同意,到底是多大的仇?搞得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為什麽呢?當然是為權為利。為權為利找借口殺人害人,是根植在人性中的邪惡在作祟。

回到理性神學。天主教早期影響力最大的思想家,是奧利根 (Origen), 聖安布羅斯(Ambrose),聖傑羅姆 (Jerome),  聖奧古斯丁(Augustine)。這些人的神學理論,把聖經和古希臘理性思辨的哲學,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他們說無論你做什麽樣的理性思考,結果和聖經上講的事情道理,都不會有矛盾衝突。 追求真理,理性可以和聖經並用。後來經院哲學,更進了一步,說可以依靠理性思辯,論證神的存在。再後來,到了Aquinas那裏,理性思辨不僅可以證明神存在,還可以推演神的世界的方方麵麵。

中世紀一千年,對理性文化,教會搞的,是壟斷而不是摧毀。這好比是在自由市場上,正道是良性競爭。但是一旦有了行業壟斷,就沒有了良性競爭。理性文化被教會壟斷,自然就沒有了自由思想批判精神。

歐洲曆史上,確實有過危害巨大的反理性的思潮。不過這個思潮的興起,不在古代在近代,始作俑者,是法國思想啟蒙運動的旗手盧梭。盧梭把唯美反理性的浪漫主義,引進了現代社會的方方麵麵。浪漫主義思潮,在十九世紀的歐洲,極度泛濫。浪漫主義的文學藝術,詩歌繪畫,哲學思想,隨處可見。 這一派,在人類血淋淋的極端痛苦的體驗情緒裏找審美結點。戰爭屠殺,人殺人的浪漫,是他們的最愛。獅子老虎撲向獵物,浪漫主義看到的,不是獵物被撕裂時的苦痛,而是獅子老虎撲向獵物的力量生出來的美感。世界大戰,鋪天蓋地飛機大炮的轟鳴,想想看,是何等的威勢,何等的浪漫,何等地激動人心!在浪漫主義英雄主義那裏,人類社會人類體驗的終極目的,是用無數人螻蟻般的性命,去成就不可一世的英雄們的意誌浪漫。

康德的哲學,深受盧梭影響,理性和非理性並存。此岸和彼岸,此岸是理性的世界,彼岸是非理性不可知。再往後,理性和非理性,一分為二。黑格爾馬克思繼承了康德的理性傳統,叔本華尼采繼承了他的非理性。叔本華把佛和康德揉在一起,把佛教導人要放棄的個人欲望個人意誌,當成了康德的彼岸世界的本源。到了尼采,變本加厲標新立異,依據非理性,提倡美化極端的個人意誌,英雄主義, 全麵攻擊否定基督教理性思辨的傳統。尼采的哲學,是不折不扣的瘋子哲學。

社會達爾文主義加尼采的瘋子哲學,是希特勒和納粹的思想基礎。一部人類文明史,人殺人人害人為禍最烈的,是崇尚民族主義英雄主義的納粹希特勒。我不知道羅素在其他地方,有沒有明確的表述。不過盧梭肯定是人類曆史上讓他最反感厭惡的思想家。 他的《西方哲學史》,字裏行間,對盧梭叔本華尼采掩不住的憎惡,躍然紙上。  

各章節的目錄鏈接:

現代文明和近代中國 (1-11 章,目錄鏈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挺不錯的有學術味的文章。“民主”應該是源於部落聯盟,在今日仍處於部落社會的地區應該還能找到。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07:53: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