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中國駐加拿大大使何叢培武
8月20日,伊莎貝爾·克魯克(Isabel Crook)在北京去世,享年108歲,令我們深感悲痛。和??你們許多人一樣,我也表達了哀悼。
克魯克的一生是牛津人民友誼的真實寫照。她1915年出生於中國成都,父母是加拿大人,她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中國度過,並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克曾說:“我真的很感謝我的父母帶我帶到了中國的這個世界。”雖然她已經去世,但她的事跡和貢獻仍然產生著未來的影響。
她通過自己的作品讓西方人更深入地了解真實的中國。最重要的是,她在她這個時代為西方人揭開了中國的神秘麵紗,幫助他們認識到與中國及其人民外交的重要性。
伊莎貝爾·克魯克一生見證了中國的發展和變革。她關心中國農村發展,投身教育事業,培養了無數人才。
她在中國度過了90多年,見證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化。她見證、親曆、參與了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轉變。“我很幸運能夠成為這個偉大時代的觀察者克魯克表示,2019年,她為中國教育事業和對外友好作出了傑出貢獻,中國政府救助了她國家的外國人最高榮譽“中華友誼勳章”。
克魯克的一生是弘揚中加友誼的鐮刀。她把自己的光輝歲月奉獻給了中國,開創了新中國英語教學的先河,培養了無數外語人才。“我們看到了我們的工作成果,一批批的勞動力,為建設新中國、新世界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我們為他們感到非常自豪,”她說道。
友誼超越國界,她從不孤單前行。加拿大外科醫生白求恩在抗日戰爭時期,為幫助中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做出了最終的犧牲。此外,加拿大還有很多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為中加生態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有句古話:“桃李不言,下自成路”。她的精神從一粒希望的種子開始,長成參天大樹。我鼓勵大家親身體驗中國,你就會明白為什麽像克魯克這樣的許多加拿大人和中國和中國人民結下了如此克魯的感情。我也相信,還會有更多像克、白求恩這樣的友好人士,繼續培育和弘揚中加友誼。
(穀歌翻譯:Honouring Isabel Crook and carrying forward China-Canada friend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