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98983.html
四、新區選址帶來的困難很多
1、雄安新區的區位無論從宏觀與微觀看都沒有優勢,人居環境的本底條件很差,資源環境承載力低,現有的交通係統也不算便捷。其巨大影響雖然可以通過一係列大型工程予以解決或緩解。不過代價很大,有些方麵的作用難以持久。
新區選擇在河北省北部平原上的一個大窪地(窪地中心部分是白洋澱)的“邊坡”上,平均海拔10米左右。曆史上洪澇災害頻發。未來的雄安新區可能需要按照極高的洪水標準設防。在嚴重洪水發生時,白洋澱有可能必須泄洪,可能會使城市被淹。曆史上,包括春秋戰國時代以及元、明、清三朝,在河北省建的都城或重鎮,基本上都在太行山東麓、(部分)燕山南麓的海拔50米左右的高程上。京廣鐵路的路基標高也在這個高程附近。
2、白洋澱水質汙染嚴重。白洋澱現在的麵積為200-300平方公裏,長期以來汙染嚴重,水質屬五類時為多。汙染物來源是白洋澱上遊三萬多平方公裏內1500萬畝灌溉麵積上化肥農藥造成的麵源汙染及1000萬人口(包括300-400萬城市人口)的生活、生產汙水。澱區大約住居有10萬人依靠養殖業,主要是家禽養殖及其加工,帶來了大量的汙染物。三個縣大約200億元的GDP基本上是小的羽絨加工廠及皮革加工廠。2017年7月底媒體報道已經關掉3900多家“非法排汙”的不達標的企業。
3、城水融合、“生態宜居之城”是很大的難題。在人居環境本底基礎很差的地方建設最美麗、人居條件最好的城市,如何達此目標並及如何能夠長期得以保障?人們所設想的世界上許多大城市處在海邊、大河邊、大湖邊那種天水一色、水城一色的壯觀美景,在雄安新城將不可能看到。遇到200年甚至100年一遇洪水,新區中生活的人,可能頭頂上是一盆洪水(不墊高地表),或者城市周邊(東、南、西三麵)一片汪洋(建成區地表墊高5米後)。
4、大規模動遷、就業、治汙、生態修複等需要巨額(長期)支出,且麵臨非常棘手的社會困難。除了諸多機構、企業的大規模搬遷費用外,以下可能是長期的難題:白洋澱內的10萬人從事的養殖及其加工的經濟係統要徹底改造與調整,要使他們有新的職業,能逐漸適應並富裕起來。“轉業”後將從事哪些產業,還不帶來汙染?動遷涉及到三縣大部範圍,開始階段就要大量賠償,長期則涉及到上百萬人口的生計即就業與致富問題;三縣遍布汙染企業幾千家,絕大部分是小企業。白洋澱上遊3萬多平方公裏範圍中小企業與農業化肥農藥麵源汙染的治理,各地縣汙染企業的關停並轉,需要大量投資與經濟補償;解決水安全、生態保護問題需要大規模調水、堤壩等的工程措施,白洋澱澱區內的補水、清淤、水生生物生態環境的改善等,亦需要大量投入與長期維護費用;新區工程地質條件不好,城市及大部分建築物都將落在稠密的鋼筋水泥樁子上,額外增加工程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