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陽 | 大哥洗頭嗎——並不久遠的回憶

來源: 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2023-05-16 11:56: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20233 bytes)
 顧曉陽 顧曉陽東拉西扯
1.
1997年,我時隔10年第一次回國,在北京住了4個月。強烈的感受是,社會上最有活力的階層,是從事民營經濟的群體,無論企業家還是做小買賣的,都生氣勃勃。
到處是小商小販,生活變得方便多了,要想吃個便飯,出家門10步之外就有烤鴨店、粵菜、東北菜、小籠包子鋪、吃麵條的、喝粥的。正緩步躊躇之際,忽然過來個人,低聲問:“要發票嗎?”搞得我大惑不解。後來才知道是賣假發票的,供您需要時充數報銷。有許多街道,一溜兒過去全是發廊和洗腳店,每個店門口都坐著一個年輕姑娘,我從沒見過這景象,不免好奇地朝裏張望,窄小的店內都擠著一群姑娘,都對你笑。門口的姑娘則喊:“大哥,洗頭嗎?”“大哥,洗腳嗎?”這可把我給弄毛了——難道我的頭發這麽髒嗎?難道北京的風俗變了,現在時興大白天兒的到店裏去洗腳?

 
(網絡圖片,與本文無關)
到了王府井,看到一家我熟悉的國營理發館,叫美白。我一想,幹脆把我這一頭長發剃掉算了!走上高台階,進了門,裏麵昏昏暗暗、冷冷清清,裝修很落伍,一個顧客也沒有,與個體戶發廊的興旺景象大不相同。我帶著與生俱來的對國營商業的無條件信任,一屁股坐在理發椅上。“怎麽理?”“推平頭。”“全剃了嗎?”“全剃。多少錢?”“十五。”十五元是最低價。理發師一共就兩位,一男一女,都是中年人。給我理發的是男師傅。女理發師閑著沒事幹,聽到我們倆的對話,羨慕地對男理發師說:“十五,就推個平頭,你這活兒不錯啊!……”我猜,他們的收入一定也和效績掛上了鉤,沒有顧客,收入也上不去。
這個“美白”,1966年夏天破四舊時,我有一天晚上路過,隻見高台階上擠滿了人,都堵在門口,向裏看熱鬧。我是小孩,鑽來鑽去,也到了門前,裏麵顧客隻有一個女人,留著一頭燙發,長得挺漂亮,可麵色慘白,神情嚴肅。幾個紅衛兵和理發師站在她旁邊指指點點,不知在說什麽。群眾議論紛紛:“野雞頭!野雞頭!”“紅衛兵給抓進來的。”“肯定得剃了,現在禁止燙發。”“剃禿子!”女顧客拿起一張報紙假裝看,擋住了臉。我看了一會就離開了,不知道後來的結局。
我以前從未在美白理過發,因為它屬於比較高級的理發店,價格貴。到我在這裏15塊錢推一個平頭時,它已經沒落了,成了當時國營服務業的一個縮影。
當然,即便我剃了平頭,走過街邊發廊時,仍會被問“大哥洗頭嗎?”“大哥洗腳嗎?”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洗頭洗腳,是大有深意的一件事,並不像這個詞表麵的意思那麽簡單。發廊雖陋,它的內部卻有山有水有河流。孔子曰:何陋之有?
2.
這個龐大的民營經濟從業者群體,十年前在我出國時還沒有形成。
八十年代初,我們胡同裏出現了第一個個體戶,叫小黃。當時旅客乘火車,如果有大件行李要托運,是個大麻煩,必須提前到北京站“行李托運處”去辦理繁雜的手續,排大長隊。小黃可能跟北京站有點兒關係,辦起了一個行李托運的代辦點,在一切都是國營一手包辦的體製中,這是以前沒有過的事情,但確實能分流那唯一一個行李托運處的巨大壓力。他又打通了“街道”上的關係,允許他使用(或租賃)我們胡同在地震期間蓋的一間小房。於是,一個個體戶誕生了。
生意出奇地好。因為需求太大了。人們在這裏不用排大隊,手續也簡便,小黃還幫助客人打箱子、捆草繩、搬運……有求必應。他不是我們胡同的老住戶,我不認識,我媽媽愛說話,出來進去老碰到,跟他挺熟。據說,他是刑滿釋放人員,剛從監獄或勞教場所放出來,好像是刑事方麵的輕罪。這樣的人,以前是社會最底層,到處受歧視,很難找到出路。
有一天中午我出門,看見他坐在小房子外,帶著3個小夥子吃飯,都光著大膀子,飯菜放在一隻大木箱上,有兩個炒菜、粉腸、饅頭,一人一瓶啤酒。旁邊堆放著亂七八糟的行李和雜物。那景象很紮眼,從未見過卻又似曾相識,十足的人間煙火氣,給我印象頗深。
我發現,街道上的大媽們對他格外熱絡,甚至有點兒巴結。這是反常的,在過去不可想象,因為那一輩的北京大媽比現在的還厲害,負有部分專政職能,本應是對小黃這類人實行監督和管製的。
為什麽大媽們轉變了?當時,社會上存在著大量的待業青年,即中學畢業生普遍失業。“大媽”一般都出自普通家庭,社會資源稀少,找不到給子女安排工作的門路,非常焦慮,家庭生活很困難。小黃紮下營寨後,居然能解決就業難題,那幾個給他打工、一起吃粉腸喝啤酒的小夥子,就是大媽們的兒子。另外,他有錢。小黃的身份因此而陡然改變,從“反派”成了正角。大媽們的階級覺悟,是根據自身利益可有可無的。上頭對她們實施專政的行為予以激勵時,她們的覺悟就高;現在專政對象能給她們帶來實惠,覺悟就不要了。
1997年我回來時,寬敞筆直的胡同已麵目全非,胡同兩邊的牆外,都蓋起了小房子,中間隻留出一條狹窄的通道。這些房子都是“街道”上蓋了對外出租的。小黃租下了其中的好幾間。經過十幾年的奮鬥,他有了兩房太太,都住在這裏,都生了孩子。托運的生意早就不做了,後來做的是什麽,我不了解。一個鄰居跟我說,他估計小黃有個兩三百萬存款。
3.
沒有經曆過計劃經濟時代的人,不知道在那種經濟中生活有多苦。農村就不說了,牛馬不如。即使是在北京這個大城市、首善之都,商品之匱乏、生活之不便,也是三天三夜說不完。洗澡要排大隊、理發要排大隊、買西紅柿要排大隊、在餐館吃飯不但必須拚桌也還要排隊……毛老人家很清楚這些情況,他說過“頭發卡子少了,肥皂也沒有”。連這種基本生活用品尚且如此,其他可想而知。
我印象極深的一件事是,剛上大學時,在一份內刊形式的資料中讀到,一個西德人訪問北京上海等地,得知城市居民住房稀缺,一家幾代人擠住在一間十幾平米的房子裏的情況相當普遍,他感到很不理解。他說:要是在西德,那房地產開發商們會高興壞了,他們會馬上建起一幢又一幢公寓樓投放到市場上,住房困難的問題將迎刃而解。西德人的話我們現在一聽就明白,因為這已是我們眼中看到的現實。但在八十年代初,卻是我聞所未聞的說法,感覺特別新奇。為什麽呢?因為那時候中國根本就沒有“市場”,我從生下來就不知市場經濟為何物。
從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困難重重。“傻子瓜子”因為雇人給他炒瓜子,就能抓起來判刑,是鄧公幾次說了話才最終得到承認。那時的觀念是私人雇工就是剝削,所以犯法(也不知犯的哪條法),要判罪(罪名另立,如投機倒把)。後來,慢慢地,開了條縫兒,允許雇工了,但又規定不得超過6人,雇6人以上仍算剝削。為什麽是6人而不是5人或8人呢?據說是理論家們查閱典籍找到了一個根據:恩格斯雇的是6個工人。理論家們真辛苦啊,他們老板交給的差事實在是難!就像老人家生前常愛說的:“曹營的事不好辦哪!”

 
(“傻子瓜子”創辦人年廣九。2023.1去世,享年84)
就這麽擠呀擠呀,“千裏之堤,潰於一穴”,隻要擠出一條縫,巨大的能量就堵不住了。我們需要數量充足的頭發卡子和肥皂。我們需要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澡堂子。我們需要5塊或15塊錢推個平頭,也需要一兩千塊錢又剪又燙來個時尚發型,如果有人要去洗頭洗腳,那就讓他去吧,市場經濟就是這樣:有買的就有賣的。我們不僅要吃生西紅柿,還要吃西紅柿炒雞蛋、西紅柿燉牛腩、要做番茄醬、喝奶油番茄湯,而且不用排大隊……這種種需求,靠定計劃是猜不出來的,隻有市場經濟才能夠滿足。到了今天,誰不讓我們過好日子,誰再想用“計劃”給我們畫餅充饑描繪美好藍圖口惠而實不至,一定會失敗。
我個人的感覺是:〇幾年的中國比八幾年不僅經濟繁榮得多得多,各方麵的管製也鬆了許多。我寫的小說稿裏有一些性描寫,我帶著八十年代的腦筋以為很難出版,結果回到北京在書攤上一看,那些封麵花裏胡哨的出版物,根本就是情色文學,沒有人管。我還在網上讀過一部寫男同的小說,那裏麵除了一次接一次的性愛不寫別的。報紙雜誌多如牛毛,說什麽的都有。我去上海的一家咖啡館,看到報架上放著海峽那邊的《聯合報》《時報》等好幾種大報,嚇我一跳,以為反攻大陸了。人人眼睛賊亮,都憋著要發大財,因為他們看到了機會。正是在那些年,汙蔑醜化天下一把手和村幹部的“葷段子”風行神州大地,哪個飯局上若是不說上它幾段,酒就喝不痛快,氣氛就起不來。那些段子,要多惡毒有多惡毒,要多好笑有多好笑,要多黃有多黃。
4.
二〇〇幾年以後,我住在朝陽區。我們小區的旁邊有一個村子,村子裏很熱鬧,村民都蓋了房、蓋了樓,出租給外來務工人員。村中大路兩邊都是小飯館、小商店和小型超市,人員雜亂,紅紅火火。村口外的十字路口上,都是擺攤做小買賣的,有賣針頭線腦的、賣服裝的、賣烤紅薯的、賣煎餅的。小區大門距村口挺遠,行人來往,安靜而有人氣。
2017年初冬的一天,我開車出門,忽然感覺怪怪的,有哪裏不對。人呢?怎麽沒人了?路上靜悄悄的,不見人影。往村口方向看,一片死寂。人多的時候嫌亂,沒有人了倒覺得不適應了。我心想:要說都回老家過年去了,也太早了點吧?
後來才弄明白,原來是本市在驅趕低〇人口,僅僅幾個月,據說有300萬人被迫離開了北京。我們那個村子,再也沒恢複到當初的亂哄哄充滿人間煙火氣的樣子。附近的幾個村子則夷為平地。
在微信群裏看到有的人說“本來就應該嘛,外地人太多了,太亂”。我特別生氣。你是清淨了,可多少人的飯碗卻砸了!小商小販沒了,人們的生活也不如以前方便了。這是最簡單的事實。還有更重要的關於個人權利方麵的問題,寫出來文章就發不出來了,不寫諸君也都明白。
建立起一個東西很難很難,破壞一個東西那太容易了。這就像,創業者要經曆千辛萬苦才能開辟出一個局麵,敗家子一夜之間就能給它敗光。
我們一般人,不是經濟學家,平常也不會注意那些繁難的統計數字,但僅從個人生活體驗和耳聞目睹也會感到,近幾年市場經濟遭到了阻遏和傷害,至少,是不那麽活躍了。這可是動搖根基的一件大事。
“頭發卡子少了,肥皂也沒有”——這不是一個傳說,照動搖根基的辦法做下去,用不了多久它就會重現的。不信咱們打個堵。

 

Top Commen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已無更多數據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我感覺他會賭贏。 -obama_北美101- 給 obama_北美10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16/2023 postreply 12:17:1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