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PXUsMnSSyRrcFwvBnM8H4Q
口述記錄/目睹著名抗戰將領劉湘墓被毀記
口述記錄/目睹著名抗戰將領劉湘墓被毀記
口述人:成都十六中老三屆 王國興 李孝一 肖洪孝 張興華 肖小艾
記錄整理:成都十六中老三屆 譚方德
成都南郊的劉湘墓園,是成都市重要的民國建築,其規模和建築的宏偉在當時僅次於南京的中山陵。
劉湘墓園的主體劉湘墓在文革中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其後這次浩劫的當事人(包括策劃者、組織者和參加者)對此諱莫如深、至今保持沉默,以致這個事件撲朔迷離,眾說紛紜,真假難辯。
劉湘是著名抗戰將領、川軍總司令。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發生日本軍國主義發起了全麵侵華戰爭,在民族危亡之際,劉湘代表四川軍民在南京的國防會議上慷慨激昂,承諾抗戰爆發後,三十萬川軍立即出川抗戰,抗戰期間四川願提供五百萬壯丁以供驅馳,並每年提供一千萬石糧食支援抗戰。
這極大鼓舞了全國軍民抗戰意誌,促成了中華民族全麵抗戰。
不久劉湘就任第七戰區司令長官,他抱病 親率川軍奔赴戰場,1938年1月20日病逝於漢口萬國醫院,享年四十八歲,臨終前劉湘遺囑: 敵軍一日不出境、川軍則一日不回川。
劉湘去世後,1938年2月14日國民政府發布命令在成都為劉湘舉行國葬,追贈為陸軍一級上將。四川省當局不久開始籌建劉湘墓園,1940年初建成並安葬。
劉湘墓園位於成都南郊武侯祠旁,緊鄰他創辦的浦澄中學(現成都體育學院),墓園由南京工學院著名建築專家楊廷寶教授規劃設計。墓園仿北京清陵建築風格,線條對稱、布局嚴謹,在四百多米長的中軸線上,有浮雕石碑式的牌坊大門、旌忠門、碑亭、享堂等主體建築。
牌坊大門是陵園入口,小橋前有一漢白玉石碑,上書”劉故上將神道”,進門後就是神道,兩旁柏樹皆為當時軍政大佬手植,前行即是紅牆綠瓦的闕坊(現在叫旌忠門),正麵懸掛當時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題“永念忠勳”,背麵是蔣介石題“英姿颯爽”。
再前麵是碑亭,分別立有餘中英書寫“國葬令”碑,劉東父書寫“褒揚令”碑。碑亭和享殿之間的空地上立有劉湘戎裝銅像,享殿是重簷歇山式木質建築(現為南郊公園陳列室),高大宏偉,正殿供奉劉湘身著上將禮服的巨幅畫像,東西配殿供奉劉氏列祖列宗牌位。
享殿後就是劉湘陵墓,現在的墓底為青磚砌成的須彌座,上麵就是呈長方形的墳台,用紅色沙礫石板構建。
1950年後劉湘陵園被改為南郊公園,除了一些政治色彩太濃的構建物,陵墓和大部分建築保存完好。
但在1966年文革中,劉湘陵墓遭到毀滅性破壞,現有的墓園是1985年恢複重建,但與當年大相徑庭。
成都十六中距離南郊公園不遠,當年聽說要砸南郊公園裏的劉湘墓,一些同學聞訊後抱著看熱鬧的心情前往,親眼目睹了劉湘墓被砸毀的那一幕。他們對網上流傳的劉湘墓被毀是1966年8月23日的事,用自已的經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們回憶說,自已在1966年10月18日在北京參加了毛澤東接見紅衛兵後,離京南下,經上海、長沙、桂林等處輾轉回到成都當是12月的事了。在他們記憶中,砸毀劉湘墓那天,天氣並不寒冷,所以應當還未到冬至,由於時隔半個多世紀,沒有誰能記得準確的日子,隻能推斷是1966年12月中上旬的某一天。
而我校另一些同學當年組織了一支新紅軍長征隊,從成都出發,爬雪山、過草地。他們中的一些人在出發前也聽說砸劉湘墓,便到現場看鬧熱。他們中的一位隊員保存有當時的長征日記,日記明確記載他們是1966年11月16日從成都出發,由此可以斷定,劉湘墓被毀是當年11月上旬,即11月10日前後的事。
李孝一、肖洪孝等同學回憶,那天下午在學校裏聽說要砸劉湘墓,便幾個同學相約去看,十六中到南郊公園就公交車兩三個站,大家從漿洗街步行,不多久就到了武侯祠,從大門進去,繞過劉備的墓,從旁邊一條林蔭小徑前往劉湘墓地,那時武侯祠同南郊公園連為一體,現在南郊公園的大門是以後新開的,我們當時也不知道劉湘是誰,隻知道是個反動軍閥。
當時劉湘的墳墓是個正方形的平頂建築,長寬大約都是15米,每麵都有6根石柱分隔為五部份,全部用紅砂石板構成,石柱上有溝槽石板即嵌在溝槽裏,上麵有紅砂石橫梁,上麵全部鋪著石板墓高不到兩米,當時雙手撐住可以很輕易的上頂,據說五十年代時還在墓頂平台上舉行過舞會。
文革前平台上放置著一架參加過朝鮮戰爭的誌願軍殲擊機,供遊人參觀。不久前王國興陪同我到南郊公園現場察看,王國興說現在的劉湘墓同當時完全不一樣,現在的陵墓是八十年代重建的,並且改變了陵墓的形狀。當時的墓前沒有墓碑(兩座碑都立在四方碑亭裏),也沒有台階,正方形的石墓直接矗在平地上,正對著大殿。
李孝一等同學回憶:我們到時大約是下午五時左右,此時墓前已聚集了兩百來人,學生居多,推測大概是附近毗鄰的成都十五中、成都體育學院的同學,也有一些工人模樣的成年人,推測可能是附近的高升橋汽修廠工人(他們似乎屬於成都工人革命造反兵團高升橋汽修廠124戰鬥團)。
這些工人顯然有備而來,很多人都帶有鐵錘等工具,引人注目的是現場還有兩具三角鐵架,上麵掛著起重用的手動葫蘆,有個同學還好奇地拉了拉葫蘆上的鐵鏈。
麵對劉湘墓這個方形的紅砂石建築,又看不到進入墓穴的口子,人們還不知從何處下手。等了好一陣,可能經南郊公園某些工作人員指點,後來有人喊:到頂上去砸,於是一些人爬上墓頂,掄起鐵錘,用鋼纖撬開頂蓋石板接縫,將頂蓋石板移開,露出墓穴,一些人從洞口下去進入墓穴。
王國興等同學回憶,那天黃昏時他們在學校操場打籃球,聽見隔壁川醫九一五戰鬥團的廣播,說今晚要在南郊公園開展革命行動,抄反動軍閥劉湘墓。於是他們放下籃球,結夥前往,那天晚上十六中同學前往南郊公園的大概近二十人左右。
成都冬天的夜色降臨很早,他們走出校門街燈已亮,進了南郊公園直接到了墓前,昏暗的路燈下圍了不少人,大約有三、四百人,墓頂和墓門已完全打開,石板墓門下有滑槽,墓門被推到一邊。記得墳墓右邊停了一輛解放牌汽車吊,墓頂上臨時裝了一些白熾燈。
他們大著膽子隨著人群進了墓穴,墓穴是個半地下建築,離地麵大約八十公分,可以很容易下去,在昏黃的燈光下,感覺墓穴不很寬大,空間也不很高,大約三米左右。
他們看見一座磚石砌成的平台上有一具黑紅色的大棺材,一看這棺材就非常沉重,棺材的右後方有座寬約30公分、厚20公分的黑色大理石燈柱,燈柱約高1.5米左右,燈柱上有3根鐵鏈掛著一盞荷葉邊、直徑約35公分的盤形長明燈。王國興還用手摸了一下棺頂,感覺還很幹淨 。
借著昏暗的燈光可以清楚地看見棺材蓋板頂端有個很大的國民黨黨徽,下麵是金粉寫成的六個大字:“陸軍一級上將”,接著是幾個小字:“劉公甫澄”。
劉湘的棺材被人從墓穴中拉出,棺材由三部分組成,大棺套小棺,最裏麵是一具沒有刷漆,類似於火匣子的內棺,劉湘就躺在裏麵。
有人把劉湘從棺材裏拖出,放在右麵的路邊。劉湘的屍體全身都用白綾裹著,連頭部都裹得嚴嚴實實,身體沒有任何部位裸露,乍一看有些像長條形的木乃依。
有同學想試試這是否劉湘真身,就用地上的榔頭輕輕敲了敲屍體的肩膀,感覺沒有敲在肉體上的彈性,估計皮肉已經腐爛,隻剩下骨架。
由於圍觀的人太多,擠得有些水泄不通,同學們便擠出人堆,在林蔭道邊坐著聊天,這時已過了子夜。大約淩晨四、五點時,他們聞到了燒灼人骨的焦臭味,便起身過去觀看。
在現場觀看的一位同學回憶,此時劉湘的遺體已經不是剛弄出來的長條形,而是被弄成蜷縮一團,顯然是他的遺體已遭到破壞。
幾個工人提著汽油桶往屍體上潑汽油(那個年代沒有加油站,私人和絕大多數企事業單位都沒有汽車,除了運輸單位和汽修廠,沒有誰能搞到汽油),隨即烈火熊熊燃燒起來。
焚燒過後,同學們的印象是劉湘的骨灰是沒有人收拾的,似乎是直接掃到旁邊草叢中,他們還看見有一兩截小小的、沒有燒透的骨頭。黎明時大家散了,同學們也走回學校睡覺。
(下麵為當年劉湘陵園竣工時的老照片,由成都十六中老三屆馮洲同學提供)
這四張照片是成都十六中老三屆馮洲同學提供,他的父親當年是上海嘉華水泥公司高級職員,參加了劉湘陵園的修建,並在主體建築設竣工時拍下了這些照片。
上海嘉華水泥公司當時不僅生產水泥,還承包工程施工,曾參加了南京中山陵的修建。上世紀三十年代初,該公司應劉湘邀請參加了四川大學的建設,抗戰爆發後遷來成都。
劉湘去世後,劉湘夫人邀請他們承擔了劉湘陵園的建設。
從這幾張拍攝於八十多年前的老照片,可以看出,劉湘陵園剛剛建成時,旁邊還散亂著一些建築材料,神道和綠化還沒開始施工。
圖四為享殿,享殿後麵方形建築即為劉湘陵墓。享殿現為武侯祠陳列室。
(本文原載成都十六中老三屆《歲月留痕》)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