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大國博弈,零和遊戲

來源: doldentate1 2023-02-21 12:38:3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585 bytes)

 

首先,我希望大家明白,作為媒體,我們的責任是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和分析,而不是主導。就中美關係而言,決定美國對華政策的是美國政府,不是我。中美關係持續惡化,這是客觀事實,我們隻是分析這個事情為什麽會發生。比如說,美國認為,中國對美國戰略安全構成了威脅,損害美國利益,破壞世界秩序。很多人覺得不能接受,非要說服我,或者覺得我在幫美國說話。道理不是這樣的。你怎麽看待這個問題,我怎麽看,並不重要,因為這是美國的決策,不是你我,更不是因為我說了什麽美國才對中國進行打壓的。所以,本文分析的重點是中國和美國如何看待中美關係,不是你我。

從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中美關係得到了極大改善,我當初甚至認為中美兩國可以成為戰略夥伴。但是,最近幾年,雖然中美雙方有廣泛經貿往來,雙方對於彼此的敵視在增加,無論是在國家層麵上還是普通民眾的觀感。比如說。皮尤中心調查顯示,美國民眾對於中國和中國領導人持負麵態度的人達到了創紀錄的高度。現在,人們幾乎對中美關係改善失去了信心,隻希望雙方冷戰不會演變為熱戰。那麽,中美之間的矛盾究竟是什麽?為什麽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之間的關係,會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經常有人例舉中美之間貿易往來的頻繁和相互依賴,佐證中美不應該脫鉤,但是事實上中美正在走向雙向脫鉤。那麽,這種看法錯在哪裏?是因為中美兩國領導人短視,看不到脫鉤會損害自己的經濟利益嗎?其實,這種看法之所以有問題,是因為錯誤的認為,決定中美兩國關係的主要因素是經濟利益,但是意識不到,對中美兩個大國來說,國家的戰略安全才是兩國關係中最重要的問題,不是經濟利益。

2020年5月20日,白宮向國會遞交了一份題為“美國對華戰略” (United States Strategic Approach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研究報告。報告檢討了過去40年美國對華政策全麵失敗的原因,並對中美關係進行了重新定位。報告承認,美國錯判了中國。中美建交以後,美國對華戰略的基本理念是建立在這樣的假設上:通過加強與中國的接觸與合作,幫助中國進行經濟發展,開放美國市場,為中國培養人才,中國將逐漸發展經濟和政治改革,最終融入以民主自由為目標的世界秩序,成為一個具負責任的大國。但是,美國低估了CCP抵製改革的決心,中國在經濟上的發展,並沒有推動中國的改革開放,反而在過去十二年出現了倒退。同時,中國利用美國和西方社會的自由開放,對美國和自由世界進行滲透,在民主國家宣傳社會主義,破壞美國的價值和利益,不僅在自由世界國家之間製造了分裂,在民主國家內部也製造了各種對立。中國通過經濟和政治軍事手段,謀求霸權,試圖建立一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對於美國和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了威脅。基於這種判斷,在今後的對華關係中,美國優先考慮的不再是雙邊關係和利益,而是美國的國家安全,包括保護美國價值和理念,維護美國社會繁榮,保護美國和盟國利益不被中國的擴張所損害。

報告稱,美國並不尋求與中國對抗。美國尊重中國按照自己的模式發展經濟,保持在具有共同利益領域的合作。美國尊重中國的領導人,保持對中國人民的友好,不會限製中國成為世界強國。但是,美國將用適用於所有國家的相同標準來要求中國,不會對中國進行退讓。中國一直在對內宣傳中說,中美之間是大國博弈,我們現在尊重你的選擇,接受這個挑戰。

報告評估,中國在經濟,社會價值以及安全問題上對美國構成了重大挑戰。在經濟上,中國背棄加入WTO的承諾,拒絕開放中國市場,以國家補貼在對外貿易中進行不公平競爭,對別國進行戰略性掠奪,以非法手段強迫美國公司進行技術轉讓,盜竊美國知識產權和技術,並通過經濟手段幹涉別國內政;在價值觀上,中國反對美國關於每個人具有平等自由與發展的權力,對外進行意識形態滲透與侵略,中國公開宣傳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不可並存,而社會主義一定勝利,資本主義一定失敗。中國把對內鎮壓和嚴厲管控作為一種模式,即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美國和民主國家宣傳其優越性,並通過政治經濟手段向外輸出,所謂建立人類共同命運體。報告特別指出,中國政府在威脅和利誘在美國和自由世界的華裔為自己服務,包括從事嚴重危害美國國家和經濟利益,學術自由與技術安全,美國價值等活動,以及幹擾和威脅與其理念和利益不相一致的他人和團體的活動;在國家安全方麵,中國雖然宣稱不謀求霸權,不幹涉別國內政,以和平對話解決爭端。但是,隨著中國的發展和強大,中國在對外關係中越來越多采取武力威脅和恐嚇手段,對世界產業鏈和經濟安全構成了威脅。

其實,對中美關係重新定位的不僅僅是美國,中國同樣也意識到了戰略安全而不是經濟利益,是決定中國對美關係的基礎。當初,六四之後,布什總統曾經派特使秘密訪問中國,明確告訴中國領導人,美國當時對中國的製裁隻是象征性的,是為了國內宣傳需要,表達了加強兩國關係的願望。但是鄧小平勃然大怒,認為六四就是美國試圖顛覆中國政府的行動。所以,韜光養晦明確的說明,中國早已經意識到美國尋求對華接觸戰略,用意是和平演變。因此,中國在發展經濟謀求利益的同時,從來沒有想過要進行政治改革。所謂經濟改革推動政治改革,隻是迎合美國口味的口號,給美國一個假象,以在技術資本科研領域最大限度從美國獲得好處。當中共意識到資本擴張的危害時,毫不猶豫犧牲經濟利益來打擊民營企業原因就在於此。從最近幾年中國對國內政治迫害加劇,言論管控越加嚴厲,大力發展國有企業,打擊私營龍頭企業等一些列行動,你都可以看出,中國意識到了美國接觸戰略帶來的威脅,在全麵反擊。

簡單說,中美之間有合作的空間,有經貿往來帶給彼此的利益,但是為了各自國家戰略安全,這些是可以犧牲的。這正是現在在發生的事情。比如說,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打壓會損害美國企業利益,但是美國還是持續在做。而中國現在之所以不再讓步,並非是由於已經強大到可以跟美國做對。中國無意推動中美脫鉤,但是意識到這是不可比避免的,因為中國不可能答應美國的要求,放棄一黨專政推行民主改革。


為什麽說中美之間不僅僅是對立和競爭,而是零和遊戲?這就涉及到台灣問題。台灣關係到中美各自的戰略安全,都不可能放棄,衝突是必然的。中美有沒有爆發熱戰的危險?希望不會,但是也不要低估這個可能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