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日子不好過,中國日子好過嗎?

來源: doldentate1 2023-02-20 08:19:1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627 bytes)

 

前幾天,拜登談到中美氣球事件時說,可能沒有人願意處在習近平的位置上。中國新聞媒體相關報道刪除了這段話,原因並不難理解。我覺得,疫情後中國經濟形勢如何,對習近平個人生活不會有什麽影響,但是他的一意孤行嚴重破壞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影響了每個中國人的生活。

春節過後,中國基本擺脫了封閉管理對生活帶來的直接影響,人們期盼經濟走上正規,可以去工作,掙錢養家,卻發現就業困難。現在,長三角珠三角擠滿了等待招聘的工人,但是機會卻很少,完全看不到這個季節應有的繁忙景象。工廠用工減少,原因是訂單減少。 那麽,訂單為什麽會消失?兩個原因,內需疲軟,出口減少。

業內人士透漏,今年來自美國的訂單減少了40%,對很多行業衝擊很大,因為美國訂單一般數量大,利潤高。出口減少的指標就是貨運價格暴跌。春節過後,全國各主要港口都很蕭條,大量空置貨櫃堆積,港口外都是等候的空船。據統計,上海港發往美西20英尺貨櫃,價格925,比去年高峰期下降了88%,40英尺大貨櫃價格1185,下降了84%。全國港口貨櫃運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4%。

出口下降的原因有三個:第一,產業鏈外移。過去五年,產業鏈一直在緩慢外移。比如說,蘋果手機在越南和印度開設了新廠,三星和很多韓資企業回國,台資健身器材行業遷移到了墨西哥。產業外移並不容易,但是中國的疫情政策加速了這個過程。比如說,中國歐盟商會剛剛公布的報告認為,上海封城重創了上海的國際地位。由於對中國穩定性和政策不透明性擔心,去年有500家歐洲企業將總部從上海遷往新加波,疫情導致92%歐資企業出現經營虧損,在上海的歐洲人減少了25%;出口下降的的第二個原因,是訂單轉移。由於地緣政治原因,來自美國的訂單部分轉移到了東南亞,印度和墨西哥。訂單轉移也促使產業鏈外移加快;第三個原因,是消費習慣改變。疫情期間,人們出行減少,網上購物增加,這導致美國對中國商品需求量大幅增加。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歐美疫情基本平穩,報複性旅遊增加,所以服務型消費增加,網上購物減少。

很多人天真的認為,隻要動態清零政策取消,工廠開工,商店開門,中國經濟即可以立即恢複。這是低估了封閉管理對經濟活動的破壞。封閉管理對經濟破壞遠不止工廠不能開工那麽簡單,會嚴重影響消費信心和經濟預期。三年動態清零,中國人熬過來了,但是口袋裏錢少了,也不敢消費了。2022年,全國手機出貨量隻有2億8千6百萬台,比上一年減少了11.4%,銷售量跌落到1012年水平。今年一月份,全國汽車銷售比去年同期下降34%,環比下降37%。為了刺激消費,去年下半年燃油車消費稅減半,預支了消費能力,導致今年開始,汽車銷售業績慘不忍睹。

中國經濟發展的驅動力有三個,消費,出口和投資。中國經濟發展一直有結構性問題,就是過度依賴出口和投資,內需不足。曆屆政府為了政績,都把基建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主要手段。但是,這條路已經走到了頭,現在已經很難找到有效益的基建項目,地方債務負擔也使得各地政府沒錢再投資基建。同時,高積累高投資意味著消費能力無法提高。過去兩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唯一亮點,是出口貿易增加,部分原因是由於疫情期間歐美國家網上購物增加。所以,如果今年出口下降,對中國經濟發展影響非常嚴重。

經濟發展,有自己的規律,中國政府總是自作聰明,想依靠行政手段來控製經濟,從來不接受教訓。三年動態清零,嚴重破壞了中國經濟運行,但是習近平又在慶祝偉大勝利。我們可以不在乎習近平的曆史地位,不在乎他有沒有創造人類曆史奇跡,但是不能不在乎這種好大喜功不務實政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因為這關係到每一個中國人的生活。失業增加,口袋裏沒錢,再多的偉大勝利又有什麽用。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