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曆王

來源: ult 2022-11-28 15:58:3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064 bytes)

周厲王很殘暴,百姓都公開地指責他。召穆公告訴大王說:“百姓忍受不了國王暴虐的政令了。” 周厲王十分惱火,得到衛國的巫人,派他們去監督那些公開指責的人。衛國的巫人把指責他的人告訴周厲王,就(下令)殺了那些人。百姓都不敢再說話了,在道路上相遇,隻能用眼睛互相看看,代替要發泄的怨言。

周厲王很高興,告訴召穆公說:“我能製止別人的指責,大家都不敢說了!” 

周厲王止謗周厲王止謗召穆公說:“這隻是一種阻礙。堵住百姓的口比防止河水更厲害。河水堵塞而衝破河堤,受到傷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是如此。所以治理河道的人要疏通它,讓它暢通,治理百姓的人要開導他們,讓(他們)說話。因此天子處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獻詩,樂官(古代以盲人為樂官)獻曲(指反映民心、民情的曲子),史官獻書,少師(樂官的一種)獻箴言(一種用於規誡的韻文),盲者朗誦詩歌,讓盲人(蒙:特指睜眼瞎)背誦規誡的典籍,各種手藝人進行規勸,平民百姓通過官吏將自己的意見傳達到朝廷上,近臣盡心規勸,父母兄弟等彌補過失,糾察是非,樂官用樂曲,史官用典籍教導天子,元老、大臣警戒勸導天子(古代以六十老人為耆,五十為艾),然後君王對以上各種意見考慮取舍,所以政事通行而不違背情理[1]。百姓有嘴就如同大地有山川一樣,財物從這裏出來的;好像土地有高原,窪地,肥沃平原,百姓衣食的資源都從這裏出來的。由於百姓發表言論,國家政事的好和壞才能體現出來。百姓認為好的就加以實行,百姓認為不好的就加以防範,這才是用來使百姓豐富財用衣食的方法。那些百姓在心中擔憂這些問題而從口中說出來,他們考慮成熟就自然從口中說出來,怎麽能堵得住呢?如果堵住了他們的口,那麽讚許的人有多少呢?” 

周厲王不聽從。因而百姓沒有人敢說出自己的想法。三年之後便將國王放逐到彘那個地方。

 

所有跟帖: 

不要說周曆王,感覺可比崇禎王莽 -tibuko- 給 tibuko 發送悄悄話 tibuk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8/2022 postreply 16:44:00

子產不毀鄉校 -soccermom- 給 soccermom 發送悄悄話 soccermom 的博客首頁 (1131 bytes) () 11/28/2022 postreply 18:01:02

習厲王呢? -wumiao- 給 wumiao 發送悄悄話 wumia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9/2022 postreply 19:26:3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