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黑勢力頭目。”
誰也沒想到,優雅體麵的國企工程師李思俠,竟然被扣上“黑社會”的罪名。
熬過638天的牢獄之災後,檢察院撤回了對李思俠的審判。
這意味著她無罪。
最近,李思俠提出242萬元國家賠償,為自己的名譽而戰。
既然無辜,李思俠為何淪為黑社會頭目,遭受牢獄之苦?
俠女
這本該是個勵誌故事。
1963年的夏天,李思俠出生在秦嶺南麓的雙喜村。
摸著泥土長大的女孩,早已知道讀書是改寫命運的唯一方式。
打豬草時,她在背簍裏藏好算盤,偷偷練習珠算。
在那高中生都稀有的年代,她是村裏第一個大學生。
畢業後,李思俠進入西安某國企的油田技術部門,成為一名工程師,卷著金邊的未來向她鋪開。
她拿著過萬的月薪,住在單位分配的福利房。
女兒周穎考上複旦大學法律係,退休的她,也不服輸地報考了北大哲學係研究生。
如果沒有那場變故,她本該捧著哲學係的專業書籍,閑來無事去上海看看外孫,安逸度過退休生活。
然而一場關於公路的紛爭,扭轉了她的人生。
走出大山後,李思俠沒有忘本,她常常回家看望父母。
盡管村莊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但偏遠的山村道路不通,像是被人遺忘的句點,出行不便。
“要想富,先修路。”
缺錢買炸藥,鄉親們便揮著洋鎬,雙手磨出老繭,硬是挖出了一條路。
各家各戶出錢出力,再加上政府的幫扶,終於建好了公路。
可惜,一座拔地而起的石料廠,擊碎了村莊的安寧:
頻繁的炸山,村民們的土牆房出現裂縫,像一道道觸目驚心的傷痕。
石料廠阻斷水源,井水又被汙染,村民們喝的水像泥水,渾濁發黃。
山被掏空,大量石渣被衝進田裏,農田被毀,莊稼都蒙上一層灰。
粉塵四起,村民們不敢開門吃飯,“門一開,灰就吹到碗裏去了。”
一個7歲的小孩子,因為呼吸疾病做了手術。
讓村民揪心的,還有那條來之不易的公路。
石料廠的重型卡車,日複一日軋過路麵,平滑的路麵變得千瘡百孔。
雨天積水,水坑遍布,孩子們不小心便會滑倒。
騎摩托去賣甜瓜的農民,往往會一遍遍摔在地上,甜瓜也摔得粉碎。
在城裏事業有成的李思俠,成了鄉親們維權的希望。
聽到大家的懇求,李思俠爽快答應。
她先是在微博發文,質問:青山溝兩個私有石場何時叫停?
後又開始漫長的舉報之路——
她憤慨寫信,再以彩印的照片作為證據,如雪花般一封封寄出去。
加上快遞費,每封信她需要墊付50塊錢。
李思俠寫材料舉報
接到處罰,石料廠慌了。
他找來李思俠,懇求她隻要不再舉報,就能入股,年底享受分紅。
麵對他人求之不得的賺錢機會,李思俠果斷拒絕了。
經過近10年的反複拉扯,石料廠隻得停業。
如今,村莊煥然一新,滿目瘡痍的光禿山頭,長出翠綠的樹木。
道路重修,令人窒息的灰土消失了,孩子們上學,再也不用帶替換的衣服和鞋子。
所有人以為這是一場勝利,但關於獲勝者的圍剿,才剛剛開始。
李思俠入獄始末
某日,在西安的李思俠接到電話,喊她去“取快遞”。
她剛到小區門口,兩名男子出示警官證後,便用一副冰冷的手銬,奪去她的自由。
同樣被刑拘的,還有與李思俠一起維權的張海成和魏智波。
為民請願、保護環境的李思俠們,何罪之有?
罪名是“尋釁滋事罪”,罪行如下:
其一,上網發表誇大和誹謗的舉報,嚴重擾亂部門正常工作秩序。
李思俠坦言,寫信給相關部門多次碰壁,舉報沒有回應,她隻有上網發帖,引發關注。
其二,操縱村委選舉,煽動村民為魏智波投票。
全村選舉時,眼看主張“護路”的村主任落選,3人便引導村民為魏智波投票,不料成為被指控的罪名。
當地發布公告,尋求李思俠作為黑勢力的罪證
其三,設限寬墩導致村民出行不便。
為了防止石料廠的重型車輛進入,村民們在路上設起了限寬石墩。
村民未曾叫苦,怎麽其他人反而前來喊冤?
退一萬步講,村民們的求助和受苦,到底因誰而起?
其四,李思俠維權是為了牟利,曾向村民索要“跑路費”、拒不退還1萬元征地款。
法院給出證據:
“公安機關在李思俠住宅搜查,提取扣押的‘投訴事項進度單’一份,證實李思俠收取汙染費3000元+6000元。”
那是石料廠破壞李思俠母親耕地,所給的賠償。
況且,一個月入上萬、生活安穩的高級工程師,何必為了幾千塊耗費近十年的心血?
無論事實如何,為村民伸張正義的李思俠,成為當地眼中的黑勢力頭目。
深受村民感謝的她登上了報紙,不是表彰或讚揚,標題格外刺眼:
“重磅,石泉縣首例涉惡案件今天開庭!”
經過層層調查,法院認為李思俠“不屬於惡勢力犯罪”,但仍然以尋釁滋事罪,判處她二年零六個月有期徒刑。
為他人發聲的勇士,淪為階下囚。
牢獄生活,讓原本精致優雅的李思俠迅速老去。
她視力下降,不再能看清手機,脊椎長出凸起,坐的時間長了,會感到針紮般的刺痛。
李思俠因背疼,無法站直
她那87歲的母親,流幹了眼淚,擔心自己有生之年不能再見女兒。
滿頭白發的老人,日日拄著拐杖,沿著公路望去,祈盼女兒回家。
圖源:在人間
女兒周穎是律師,她跪在母親麵前,哭著喊對不起。
她自責無能,讓母親忍受不白之冤。
21個月過去,二審開庭,法院撤回了最初的審判。
從監獄走出的李思俠,終於等到遲來的正義。
李思俠們
重回自由的第二天一早,李思俠特意回到雙喜村,步行在修繕後的公路上。
她在看守所便期待這一刻:
“當時我就想,要是把我放出去,我一定要從溝口走回家,感受一下路修好的便利。”
雙喜村如今的街道
很多人問過李思俠是否後悔。
姐妹們也總與她吵架——她們認為李思俠不該為了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四處得罪人。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哪怕遭受牢獄之災,李思俠依舊堅定表示:
“秦嶺山脈是中華人民的脊梁,保護秦嶺生態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
使命在心,行動在即,我會一如既往地堅守在保護家鄉環境的路上,誰要是侵犯我母親的利益我母親的家園,我依然要發聲要說話……”
前不久,李思俠提出242萬元國家賠償,不僅為了撫慰身心損傷,更是為了追責。
“有人願意用錢去換取一年自由嗎?賠償金不是主要目的,我要求追責在先。”
“太低的賠償金無法體現正義的價值,無法撫慰創傷,更不利於防範冤案的再次發生。”
點評李思俠案時,人民日報提到一個詞:“謙抑精神”。
法律不是懲罰人的工具,而是伸張正義的手段。
不該揪著維權者的瑕疵不放,而忽略真正的道義。
想起前不久的趙宇案。
為了救下被毆打、衣不蔽體的女孩,他奮不顧身與施暴男子對抗。
可男子卻揮著拳頭,用力砸向趙宇。
作為退伍軍人的趙宇,抬腳踹向男子的腹部。
誰知男子竟然大腸破裂,他向趙宇家人索賠60萬,還試以故意傷害罪,將趙宇送入監獄。
見義勇為,卻身陷囹吾,在拘留所的趙宇錯過孩子的出生、被公司開除,人生陷入低穀。
所幸,事件引起全網關注,無數網友為他發聲。
挺身相救的英雄,不該被施暴的小人勒索。
最終法院判決不起訴,並為他頒發見義勇為的證書。
羅翔老師曾說:
“真正的知識,要從書本走向現實,真正的法律,並不僅僅是抽象的邏輯,而是每一個人鮮活的故事。”
法院撤回了對李思俠的起訴,理由是“存疑不起訴”。
但她仍奔波在維權的路上,她要的是徹底的清白和幹脆的道歉。
李思俠的辯護律師王飛,評價道:
“李思俠做這個事情有點像一個孤膽英雄。她同時願意站出來說話,願意為其他人發出聲音,這樣的人是我們社會的財富。”
愈加寒冷的社會,需要李思俠們奮不顧身地替他人呐喊,更需要我們所有人,合力保護和支持李思俠們。
出獄後的李思俠,每日要喝湯藥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為世界開路者,不可使其困頓於荊棘。
不要借由正義的名義,傷害維持正義的人。
不要讓任何為民請命者,蒙受不白之冤。
我們每個人的呐喊,都將改變事情的走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