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緣起。ZT

局勢解評 2022-02-28 17:53

2月24日烏克蘭戰爭全麵爆發,俄羅斯成為全球舞台當仁不讓的主角,下麵我們站在俄羅斯的視角,分析這場戰爭的一些深層次邏輯。

1  美國的搖擺

從奧巴馬執政後期開始,美國的國家戰略就演變為大國競爭戰略。鎖定的目標有兩個國家,一個是中國,一個是俄羅斯。按照美國新興國家戰略定義,中國是主要競爭對手,俄羅斯則是重要的競爭對手。

具體執行卻有搖擺。

在特朗普執政時期,俄羅斯基本是被擺在一邊不予理會,美國集中大部分資源對付中國。當時俄羅斯是頗為輕鬆的,有一次記者提問普京,怎麽看待中美貿易戰,當時普京就頗有“坐山觀虎鬥”(大致意思)的心思。

但是拜登執政之後,俄羅斯就遇到了麻煩。

拜登的策略是聯合盟友一起群毆中國,要動員盟友就要強化對歐盟的掌控,就要重整北約。把俄羅斯拿出來當靶子,渲染俄羅斯威脅就是重整北約的抓手。

所以,2021年美國就在烏克蘭搞事,美國國防部長就公開承諾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這就極大地刺激了俄羅斯的神經。

雖然俄羅斯也很清楚,美國戰略重心正在往亞洲轉移,在歐洲不大可能搞很大動作,但是俄羅斯還有更深層次的擔憂。

美國要維護全球霸權,就不可能放棄對歐盟的控製。沒有歐洲的支持,美元霸權要塌陷(歐盟對外貿易70%以上都是美元結算,如果歐盟去美元化,加上中俄伊朗,美元霸權將不複存在);科技霸權也要塌陷——比如美國利用高科技優勢卡中國脖子,如果歐洲不配合,美國就相當於將中國市場白白讓給歐洲。

美國要控製歐洲,俄羅斯就一定會成為靶子時不時拿出來敲打——--具體敲打方式就是北約東擴,這是俄羅斯受不了的。

另外,從2014年開始,美國與歐洲對俄羅斯實施了一係列製裁,持續搞了這麽多年,讓俄羅斯也很難受,比如俄羅斯國際融資非常困難,資金與技術都很難進去。

以克裏米亞為例,因為西方國家的製裁,克裏米亞經濟一落千丈,物價上漲了180%,俄羅斯為了克裏米亞前前後後貼了上百億美元,這個負擔也很沉重。

2  普京的隱憂

普京今年70歲了,執政22年,所謂“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已經成為一句空話。最近幾年俄羅斯國內政局也不穩定,2021年差點還爆發了顏色革命。

站在普京的立場來看還有一個曆史交代的問題。

如果執政20餘年成績一無是處,下台之後連俄羅斯國家安全(北約東擴)都沒解決,曆史與俄羅斯民族怎麽看待普京?如何評價普京?

所以普京也有很強的動力在執政期間,將俄羅斯國家安全問題一勞永逸徹底解決了。

所以,對於俄羅斯而言,就是要抓住美國打算從歐洲轉移戰略資源的機會,要整出一點事來把美國纏住,迫使美國正視俄羅斯的利益關切(包括北約東擴、西方製裁等),迫使美國做出妥協。

俄羅斯經濟領域是很弱的,最強的就是軍事力量,所以俄羅斯就隻能利用自己軍事力量的優勢幫助自己在外交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搞出點大動靜出來。

3  烏克蘭的刺激

澤連斯基上台之後因為缺乏政治經驗,錯誤判斷形勢,在幾個事情上極大刺激了俄羅斯神經。

1.克裏米亞

2014年俄羅斯強行奪回克裏米亞,直接並入俄羅斯版圖。這種行為很凶悍,但是這個世界畢竟是靠拳頭說話,你拳頭沒有對手硬,就必須要忍氣吞聲。

烏克蘭上屆政府就比較明智,在看到西方國家不可能直接出兵幫助烏克蘭奪回克裏米亞之後,就盡量淡化克裏米亞問題,與俄羅斯主要處理烏東問題,簽訂了《明斯克協議》,給予烏東地區兩個州高度自治權。

澤連斯基上台就要將克裏米亞問題與烏東問題聯係在一起解決,澤連斯基聲稱與俄羅斯矛盾有兩個部分,一個是克裏米亞,一個是烏東問題,兩個問題都要解決。

道理是沒錯,但是沒有實力為後盾空講道理有何作用?

對於俄羅斯而言,烏東問題是牽製烏克蘭的籌碼,既然是籌碼就是可以談的。但是克裏米亞已經吃進肚子裏,變成俄羅斯身體的一部分,所以克裏米亞問題是絕對不能談的,這是俄羅斯最敏感的紅線。

澤連斯基企圖在談判桌上拿到戰場上失去的東西,訴求與實力嚴重不匹配,這就犯了大忌。

另外克裏米亞還有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淡水供應。

2014年克裏米亞公投“入俄”後,烏克蘭關閉了北克裏米亞運河的上遊閘門。2017年烏克蘭幹脆在克裏米亞半島和烏克蘭的邊界上建起了混凝土大壩。徹底切斷了對克裏米亞的淡水供應。

從2020年開始,克裏米亞降水減少,淡水儲存嚴重不足,所以克裏米亞居民連淡水都開始配額供應,居民怨聲載道,讓俄羅斯經營鞏固克裏米亞遇到很大的困難。

本來俄羅斯準備在烏東問題上施壓讓烏克蘭恢複對克裏米亞淡水供應,但是澤連斯基態度強硬,根本就不妥協,讓俄羅斯愈發增強了動武的動力。

這次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後,俄羅斯軍隊第一時間就炸毀了北克裏米亞運河的閘門。

2.《明斯克協議》

明斯克協議是烏克蘭上屆政府簽訂的,主要內容就是在烏東地區停火,烏克蘭給予烏東地區兩個州也就是頓涅茨克、盧甘斯克高度自治權。

說實話,這個協議對於烏克蘭是有點屈辱,但是沒辦法,實力不如人又要反複拱火挑釁強者是一定要付出代價的,《明斯克協議》就是這個代價。

上屆烏克蘭政府已經明白了西方國家靠不住,總算是麵對現實息事寧人簽訂了《明斯克協議》。

但是澤連斯基上台之後卻打算推翻這個協議,一方麵高調宣稱兩個州的地方武裝都是叛匪,要調動烏克蘭政府軍去鎮壓;另一方麵又遲遲不願按照《明斯克協議》規定修改憲法,賦予兩個州自治權。

澤連斯基要推翻《明斯克協議》的行為讓俄羅斯非常惱火。

3.烏克蘭加入北約

澤連斯基上台之後積極推動烏克蘭加入北約,這個訴求與美國重整北約的願望一拍即合。

先是美國防長公開表態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然後2021年烏克蘭又被稱為北約能力增強夥伴,烏克蘭軍隊甚至已經開始與北約軍隊一起演習。

烏克蘭加入北約是俄羅斯絕對不能容忍的。在俄羅斯看來,如果再不出手,烏克蘭很有可能在1—2年之內實現加入北約的目標(最後布魯塞爾官員也證實了這個猜測)。

烏克蘭的悲劇就是選舉了一個毫無任何政治經驗的素人總統執政,結果澤連斯基一頓亂整讓整個國家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教訓深刻啊!

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4  美俄博弈

因為上述一係列因素的疊加,2021年12月俄羅斯開始在烏東邊境調集軍隊,以軍事壓力為後盾,俄羅斯對美國與北約開出了價碼——

其一,北約書麵承諾不再東擴(有法律約束力),烏克蘭永遠不能加入北約;

其二,北約撤出在1997年之後加入北約國家領土上所有軍隊與裝備。

並且在2022年1月10日、12日、13日先後與北約展開三次談判。

一開始美國判斷俄羅斯是搞訛詐,以戰爭威脅來訛詐美國與北約妥協。所以,2022年1月2日拜登與澤連斯基通話時承諾,如果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美國和盟友將采取“果斷”行動。並且在談判桌上,美國與北約態度強硬,拒絕了俄羅斯的所有開價。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開始判斷俄羅斯還真不是訛詐,這次是真要動手了。理由有兩個:

一個是俄羅斯在烏東邊境集結了越來越多的兵力,大概有一百個合成化營,十幾萬軍隊。

在俄羅斯冬季裏調動集結十幾萬軍隊,這個花費是很大的,另外俄羅斯三大艦隊也開始合練,甚至從遠東調動登陸艦,這可是要跑2萬多公裏的路程。俄羅斯花這麽大精力不搞點事是說不過去的。

另一個就是1月份普京跑到中國,很快就拿出一個《中俄聯合聲明》。

這個聲明讓美國很緊張,因為很明顯,這份聲明俄羅斯做出重大讓步,幾乎滿足了中方所有的訴求。

站在美國立場就會這麽思考——俄羅斯為啥突然向中方做出重大讓步?俄羅斯想幹什麽?

按:關於中俄聯合聲明的分析詳見我的曆史文章《普京賭上了國運,誰笑到最後?》。

基於上述兩個因素,美國就判斷俄羅斯可能要動武了。

然後,美國對策就是三個。

一個是渲染俄羅斯入侵的消息。

布林肯、拜登親自上陣,反複渲染俄羅斯即將入侵的消息,甚至公然做出具體時間表的多次預測,即使打臉還要反複堅持。

一個是撇清立場。

拜登在1月下旬之後改口宣布,不會派兵去烏克蘭,這是提前撇清關係。

一個是製裁嚇阻。

美國就多次聲稱,一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麵臨最為嚴厲的經濟製裁,甚至還放出風聲,可能會將俄羅斯踢出SWIFT係統。

美國為什麽這麽做?

因為美國同樣害怕爆發戰爭。

美國搞俄羅斯不是為了與俄羅斯真刀真槍幹仗,隻是以此強化北約地位,提高美國對歐洲的掌控力。

但是如果烏克蘭真的爆發戰爭,美國向亞洲轉移的戰略節奏會打亂,美國不得不在歐洲方向投入更多戰略資源。

另外,如果烏克蘭被俄羅斯揍得很慘,對於美國威信也是很大的傷害,畢竟過去美國拍著胸口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相當於對烏克蘭做出了安全保障。拜登在1月2日還承諾會“果斷行動”,一旦烏克蘭被俄羅斯按著痛揍,而美國卻袖手旁觀,會讓很多小弟寒心。

所以,一方麵美國拚命撇清立場(不會派兵去烏克蘭),另一方麵又放出風聲要最為嚴厲地製裁嚇阻俄羅斯,最後就是拚命渲染俄羅斯即將入侵烏克蘭的消息讓前者難堪。

以上就是烏克蘭戰爭前期博弈過程,後麵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俄羅斯直接選擇了戰爭——

既然在談判桌上得不到俄羅斯想要的東西,那麽俄羅斯就用武力在戰場上拿回來。說實話,當時的情況,站在俄羅斯立場,除了選擇戰爭確實也沒有其它辦法了。

正如華春瑩所說的那樣,北約5次東擴至俄羅斯家門口,是否想過把一個大國逼到絕地的後果?70年前,美國不顧中國反複警告,執意要越過三八線,兵鋒直指我們的家門口鴨綠江,然後我們也是一定要出兵把他們打回去的!

所有跟帖: 

德不配位,二愣子什麽時候下台啊 -小心夾手- 給 小心夾手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2/2022 postreply 13:35: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