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某個小區出現了幾個確診病例,實行流調,追蹤密接者和次密接者,對小區進行封閉式管理,並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全員核酸檢測,這是正常的防控措施,大家都是理解與支持的。
但如果因此宣布全市“進入緊急狀態”,在全市範圍內進行核酸檢測,並且一次又一次地檢測,讓全市市民都不安生。這種做法顯然是動態清零擴大化的表現,是一種懶政的表現。
實行這種懶政雖然客觀上確實起到了“保險”的作用,但在懶政實施的過程中,也確實給市民們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也增加了國家財政不必要的財力消耗。並且實施這種懶政,在主觀上也是某些官員基於自己烏紗帽的考慮,因此淨往左的方麵整。
如何解決疫情防控中的懶政問題,由於涉及到疫情防控的大事,所以一般人也不敢反對,擔心被扣上防礙抗疫的大帽子。所以,要解決疫情防控中的懶政問題,就隻能寄希望於國家衛健委出麵,組織專家學者,從專業的角度,提出一個參考意見,或者是防疫指南。如此一來,一些地方在防疫過程中的懶政問題才有望得以糾正,或避免懶政問題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