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教科書裏常常可以看到,美國在朝鮮戰爭中被中國打敗,後悔萬分。最說明美國戰敗的一個證據就是:連美國自己也不得不承認,“在一個錯誤的時間,一個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敵人,進行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前年回國,一老同誌義正詞嚴地告訴老R: 你們(美國)打敗了,連艾森毫維爾都承認朝鮮戰爭是一場錯誤戰爭。當老R提出疑問時,老同誌用他70年的黨齡擔保此事千真萬確不容置疑。對於長輩如此肯定的回答,老R無言以對,隻好抱頭鼠竄,落荒而逃。 到底是怎麽回事呢?艾森毫維爾到底說沒說呢?在什麽地點,在什麽情況下說得呢?細聽老R慢慢說來。 1950年12月,時任聯合國軍司令的麥克阿瑟提出,既然中國已經大規模卷入朝鮮戰爭,聯合國就應把戰爭擴展到中國境內。同時還提出了幾項具體建議,包括封鎖中國沿海和戰略轟炸鴨綠江以北的中國軍事與軍工目標。但當時美國政府的戰略中心是歐洲,不願為此將戰爭擴大到中國,更擔心引起世界大戰。美國參聯會認為真正的敵人是蘇聯,美國不應該把力量用在中國。所以參聯會1951年初正式拒絕了老麥的要求。但是老麥依然堅持自己的主張,與杜魯門政府的分歧日益加深,最後發展到給國會議員寫信透露自己和杜魯門分歧的信息。1951年4月11日杜魯門宣布解除老麥聯合國軍司令職務。 但是老麥被撤職一事引起美國普通民眾的不滿,因此美國國會從1951年5月3日開始舉行係列聽證會,調查老麥被撤職的事件是否合法。 1951年5月15日,當時的參聯會主席布萊德雷五星上將出席聽證會,代表參聯會宣讀了一項聲明,解釋參聯會為什麽不同意老麥關於將戰爭擴展到中國的主張。聲明的最後一小節是:“紅色中國並不具有征服世界的能力。坦率地說,參聯會認為這種戰略(指因誌願軍入朝參戰就擴大戰爭進攻中國)將會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在一個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敵人,進行一場錯誤的戰爭。” 1951年5月16日布萊德雷的這個聲明被登載在紐約時報的第一版,最後一句的英文原文如下: …………………………………………………………………… Red China is not the powerful nation seeking to dominate the world. 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在這裏懂英語的朋友可以看出: 如果省略這一節中的第一句,不看上下文,翻譯人再把虛擬語氣中的“would”不留意地或者故意地省掉,就可以完全地改變了原文的意思。 * * * * * * 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的回憶錄裏的一段話: In carrying out the instructions of my government, I gained the unenvfiable distinction of being the first United States Army commander in history to sign an armistice without victory. I sufferd a sense of frustration。...... 因為要執行我的政府的指示, 我並不令人羨慕地獲得了曆史上的第一位美國將軍在一個沒有取得勝利的協定上簽字的殊榮。 我感到了一種挫折.......... * * * * * * * 看看《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紀錄片是怎樣翻譯英文的。 * 原因從句 "因為要執行我的政府的指示" 沒有翻譯給觀眾(克拉克將軍在他的回憶錄裏表示他讚同李承晚總統的看法要一直打到勝利為止的但美國政府要他以三八線為界簽停戰協定)。 * 把 "I suffered a sense of frustration(挫折)" 翻譯成 "我感到了失望和痛苦"。 ~ 這樣一改動就把一個壯誌未酬的聯合國軍司令巧妙地描寫為一隻鬥敗的公雞了! * 譯電員方祖岐說:"美國以沒有勝利的姿態出現在全世界麵前,這是第一次。"。 事實上美國第一次沒有取得勝利的戰爭是1812~1814年的第二次英美戰爭。 那次戰爭在比利時簽訂的根特和約規定雙方都不割地不賠款。 譯電員不知道美國這段曆史不奇怪, 但是片子的編輯也不知道? 還是另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