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如何討好國內各大學的學霸和學閥
—— 一個老海歸轉戰國內三所著名大學的慘痛教訓
京都靜源教授/文學博士
最近幾十年來,隨著海外留學的人越來越多,相應的,回國工作的海歸也越來越多了!根據筆者在教育部和一些重點大學工作的朋友們的內部準確消息:國內重點大學一個講師或者助理教授的職位,就會有來自中國以外的世界著名學府的220-360名海歸博士應聘!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一個教授職位,就會有來自全世界(含中國)著名學府的在職正教授30-50名應聘!!如今,在北京、上海具有海外各個大學本科以上學曆的海歸人數遠遠超過了北京、上海各自未婚大女(設定30-40歲)人數!
——現實很殘酷!
——海歸就業前景很殘酷!
——海歸工資待遇年年下降很殘酷!
那麽,究竟什麽人才可以成為在中國大學裏如魚得水、混得衣食無憂的成功海歸博士呢?我總結了那些成功的海歸博士的幾點成功要素,提供在此,請各位海歸在決定回國之前,自我核對一下,您回國後是龍是虎,還是蟲是貓,就可以預測了:
第一,你必須和接收你來工作的這個大學的具體院係有直接的師承關係。最好是本科你就畢業於這個大學和院係,你隻是在海外取得碩士博士學位而已。或者你碩士學位畢業於這個大學,你當年的導師健在,如果這個導師又是這個院係的學霸學閥,再好不過了。你肯定可以脫穎而出,快速晉升為教授和學科帶頭人、研究中心或研究所的副主任。符合這一要素的成功海歸博士,比如,複旦大學曆史係教授、海歸博士司佳。
我回國第一個接收我的大學是武漢大學曆史係。我和這個大學沒有任何關係,我選擇來武漢大學,隻是因為晚清重臣張之洞在湖北多年,他和我高祖是同科同年的舉人和進士、並且是一生的好友和上下級官僚。帶著我對高祖和高祖友人張之洞的敬重,北京人的我來到了武漢大學。
第二,如果你不屬於第一點,那麽第二個要素也很重要。就是你的父母或者你的導師或者你家的關係網在接收你來工作的這個大學的具體院係有直接的人際關係,從校長到教研室主任、院係學霸學閥,關係越多越好。符合這一要素的成功海歸博士,比如,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海歸博士、石某(說起來是我同門師弟,我取得博士學位、他剛本科畢業考入碩士研究生)。
我回國後接收我工作的第二個大學是中國人民大學。我幾十年交情的老友,他的同學是中國人民大學一個部門的副院長,而他的父親又是開國將軍、北京軍區的大領導,家住毛家灣,和開國元帥林總的家是鄰居。我這個老友在中國人民大學上上下下有不少關係,靠著他和他同學的一手操辦,我僅用了兩周就離開武漢大學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了。
第三,如果你不屬於第二點,那麽第三個要素才是你的科研,你必須是某個領域的絕對大牛!並且沒有和接收你來工作的大學的院係學霸和學閥產生學術觀點對立。而證明你是科研大牛的條件是你至少是海外大學的助理教授或者博士後研究員。而不是你在海外著名學術刊物發表多少論文。請注意:因為在你沒有正式報到之前,你在海外著名學術刊物發表多少論文並不重要,和你要去工作的大學沒任何申報關係和獎勵關係。如果你隻是剛畢業的博士,那麽最好有個海外的學界大牛可以帶著你。符合這一要素的成功海歸博士,比如北京大學杜維明和他帶來的海歸楊煦生博士、清華大學施一公和他帶來的海歸顏寧博士。
第四,以上三點都和你無關的話,那麽你就需要費盡心思了解究竟哪個大學可以一步到位給你正教授或副教授的職稱,不要考慮是否是大城市。哪裏給的待遇好就去哪裏。等你晉升為正教授、又拿下了國家科研項目之後,再展開邊走邊跳的自救運動。你絕對可以走進你理想中大大學。符合這一要素的成功海歸博士是曹峰教授,日本東京大學的博士直接就去山東大學報到去了。幾年後直飛成為清華大學教授,然後終於如願以償地成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下一步成為一級教授(院士級)也指日可待。
也有的海歸博士離開北京或上海,不再跳了。比如海歸博士、北京人祁曉春,至少現在一直在廣東美術學院當教授,我本來以來他會跳入中央美術學院或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至少也可以回到母校,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