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無嫌?劉鶴與習近平莫須有的“同窗之誼”

來源: RFA 2021-05-24 08:58:3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00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RFA ] 在 2021-05-23 08:04:1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2019年11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習近平和劉鶴出席2019年“創新經濟論壇”。

我們在本專欄的上篇文章《習近平的兩個核心智囊王滬寧和劉鶴誰左誰右?》裏,已經向聽眾和讀者們介紹了中共官媒刊登報道劉鶴的文章《揭秘習近平智囊劉鶴: 為三任總書記起草經濟講稿》。很自然會令人聯想到,如今已經身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高位被稱之為“三朝國(帝)師”的王滬寧。

被習近平在公開場合照稿念出的主要高頻詞中,“民族複興”是王滬寧先教給胡錦濤,而後又教給習近平的;“中國夢”三個字則是習近平登基之初,王滬寧專為習近平 “發明”的……;至於“一帶一路”,其實不是王滬寧的首創,專利權當屬陳雲的長子陳元。而自習近平上台之後的“經濟論述”中,常常出現甚至早已經為全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諸如“頂層設計”、“底線思維”、“新常態”…….等等,原創都是劉鶴。所以中共內部甚至有人諷刺說:習近平就是為給王滬寧和劉鶴念稿子的。

查維基百科,王滬寧詞條中稱他為“習近平及前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和江澤民的主要撰稿人”。這話當然符合事實,但更準確的說法似乎應該是“江澤民三個代表,胡錦濤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思想’的真正創立者”。

而維基百科劉鶴詞條中,對其生平介紹的第一句就大錯特錯,即:“劉鶴亦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中學同學和重要財經智囊,被視為習近平派係的重要成員”。該詞條還詳細介紹說:“劉鶴中學畢業於有不少紅二代就讀的北京市海澱區一零一中學,與習近平為同一中學畢業生”。

事實是,習近平從來沒有就讀過一零一中學。他當年和確實是一零一中學初中畢業的劉鶴既不相識,更沒有過半天的“同窗之誼”。

如果按照維基百科此詞條的索引查尋,可見找到最早把劉鶴說成習近平中學同窗的是《端傳媒》記者吳婧 2015年9月25日,發自香港的《解密劉鶴 ─ 中國新經濟計劃的頂層設計師》一文。文章開篇先介紹劉鶴成名之作《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說是“在亞馬遜中國的網站上,劉鶴的書《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隻獲得15條評論,但10條給了滿分五顆星。其中一條評論說:‘懂得人就懂得此書的價值’。”

文中還介紹,今年63歲的劉鶴與習近平的交往可以上溯至上世紀60年代,倆人同在紅二代雲集的北京一零一中學讀書。建於1946年,一零一中學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老區創建並遷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學,1951年經周恩來特批從河北張家口遷至圓明園南側,生源多為高級幹部子弟和烈士孤兒。前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前人大副委員長李鐵映、劉少奇之子劉允若等人,都曾在這所學校就讀……。

按照維基百科的詞條索引,能夠查找到的第二篇把劉鶴說成習近平中學同窗的報道文章,是《香港經濟日報》2017年10月16日刊登的《習中學同窗 “財金國師”劉鶴或走到台前》。文章首段即是“在閱讀劉鶴的仕途軌跡時,不能不先了解他與習近平的關係究竟有多深厚 - 原來劉鶴是習近平少時在北京一零一中學的同期同學,兩人擁有一段同窗情誼。”

待劉鶴在2017年10月的中共十九大進入中央政治局,繼而又在次年三月,被正式宣布“當選”為國務院副總理之後,中國境外大部分介紹劉鶴的文章都把著重點放在他與習近平的“發小”關係上。比如,當時德國之聲的報道文章《少年知交到經濟智囊:劉鶴升遷軌跡》中的第一句話,就是“習近平的‘發小’劉鶴本次人大會議上,順利當選副總理。觀察家們普遍認為,這是中國為整頓市場秩序而發出的信號。”文章中說,“劉鶴中學畢業於紅二代雲集的北京一零一中學,是現任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同班同學…..。”

以訛傳訛,“ 同期同學”又演變成了“同班同學”。再傳下去的話,就可能直接描述成“ 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了。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AFP)

事實上,如上兩家中文媒體並不是把劉鶴硬說成是習近平的中學或者“發小”的始作俑者。這兩家中文媒體的相關文章作者,應該依據的都是美國《華爾街日報》2013年10月07日的文章《劉鶴的艱巨任務:讓中國經濟再次騰飛》。文章作者稱,“本文基於對國內外諸多政黨和政府官員,以及參與改革進程的學者的采訪,並且參考了劉鶴所寫的文章。劉鶴的辦公室在回複《華爾街日報》的電子郵件中說,劉鶴認為,外界對他在中國經濟政策製定方麵扮演的角色有許多誤解。實際上,中國的經濟政策是通過一個集體決策體係製定的,任何個人發揮的作用都是相當有限的。”聽上去整個為文過程是多麽的嚴謹,但卻又毫無根據地說,“但劉鶴更大的權力可能在於他與習近平長期以來的關係。他自上世紀60年代,兩人在北京一零一中學上學時就與習近平相識了”。

我們隻要根據中共官方公開的官員簡曆就可以考證出,目前仍在位、在習近平所有的省部級以上政治親信,以及高級智囊或核心幕僚中,隻有一個人曾經是他的同班同學:就是與劉鶴一同在十九大上,被習近平拉入中央政治局的陳希。但是他們兩人不過是工農兵學員時期的大學(普通班)同學,而不是中學同學。

筆者過去曾有一篇介紹習近平與陳希關係的文章《陳希與習近平既是同窗更是同黨》,被網友質疑。說是陳希的官方簡曆中,清楚介紹他是“清華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係催化動力學專業畢業”;而習近平的官方簡曆中,清楚寫明他是“1975-1979年清華大學化工係基本有機合成專業學習”。根本不是一回事。其實“清華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係催化動力學專業”,是陳希與習近平一起於“清華大學化工係基本有機合成專業”完成“大學普通班”學業後,返回該校就讀碩士研究生時所選的專業。

回過頭來,再說劉鶴當年就讀的北京一零一中。該校的“紅色基因”始於1946年在張家口建校,校名先後易名為張家口市立中學、晉察冀邊區聯合中學、華北育才中學、北師大附中二部等。1955年,學校定名為北京一零一中。

該校當年“高幹子女雲集”毫無疑問,但並不是唯一一所“高幹子女雲集”的學校,更不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老區創建並遷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學”。習遠平與這所一零一中學更是沒有任何關係。習近平當年就讀的北京八一學校,即是和北京育英學校、北京育才學校等一樣,另外一所在“革命老區創建並遷入北京的”紅色學校,前身是1947年3月1日在河北省阜平縣向陽莊,由聶榮臻元帥親手創辦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察冀軍區榮臻學校。

1958年8月25日,這所學校由原名八一小學改名八一學校。而就在1965年積極籌建高中的時候,“文革”開始了,八一學校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直到1979年,《人民日報》刊登了記者紀希晨的署名文章《一場捍衛黨的原則的偉大鬥爭》,“為具有光榮傳統的八一學校恢複了名譽”,八一學校由此重獲新生。

2016年9月9日,習近平於教師節之際到他的母校北京八一學校“光宗耀祖”,被中共官媒連篇累牘地高調宣傳了好一陣子。

一篇《夜讀:北京八一中學是怎樣一所學校》的官媒文章介紹說:新中國成立前後,各路解放大軍,南下的、西征的、開赴祖國邊疆的,以及調入中央和中央軍委領導機關的大批幹部年幼的孩子,均選擇在“八一學校”讀書。當時黨和國家領導人和軍隊高級幹部,包括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任弼時、陳雲、鄧小平、彭真、董必武、李富春、習仲勳、張聞天、薄一波、劉瀾濤、滕代遠、吳玉章、徐特立、謝覺哉、彭德懷、賀龍、徐向前、葉劍英、粟裕、黃克誠、羅瑞卿、譚政、肖勁光、王樹聲、許光達等的子女親屬,也都在這所學校入學……。八一學校管理嚴格,師資優秀,教學質量高,條件待遇優越。共和國的精英們,紛紛將自己的後代放心地托付給這所學校。

和大部分當年八一學校的紅二代一樣,習近平“文革”前也是住校生。該官方介紹強調說:在實行供給製的年代,據說唯有八一學校的學生是享受排級供給標準。這裏所說的“排級供給標準”,指的是當時的軍隊幹部中,各級軍官的糧食和服裝供給標準的初始級。按照當時的中共軍隊官銜製度,班長是所謂的“兵頭將尾”,編製上與士兵無異,排長才算“幹部”。也就是說,當年包括習近平在內的所有八一學校的“子弟”們都是吃喝穿、拉撒睡等生活和學習的全部開銷,都是和軍隊幹部一樣 “國家包幹” -- 現在的新名詞叫“國庫供養”。

1953年6月出生的習近平,按照他當年老師的回憶,1965年12歲進入初中。說明他習近平是6歲入讀小學。他日後的中學同班同學聶衛平等人,都是年長他一歲。

說到聶衛平,就得從習近平曾經進入過的第二所中學 -- 北京市二十五中說起。按照聶衛平的回憶:那時中學的紅衛兵已經分化成好多派,各派之間經常發生一些“派仗”。這時,我們班分來了兩個學生,一個叫習近平,一個叫劉衛平。他們原是八一學校的,後八一學校因所謂“高幹子弟學校”被解散,他們才被分到我們二十五中。習近平是習仲勳的兒子,他爸爸當時可是有名的大“黑幫”……。當時班上的人都看不起我們,也不敢沾我們。我們也看不起他們,但是和校外的老紅衛兵聯係很多,這主要是習近平和劉衛平的關係……。

包括這份聶衛平自己撰寫的回憶錄一手材料在內,習近平先從景山學校的小學到本校的初中一年級,初中一年級未讀完即開始“停課鬧革命”;“停課鬧革命”及“革命大串聯”再加“打派仗”的過程中,學籍又被轉到北京二十五中;繼而就是“上山下鄉鬧革命”,那幾年經曆的所有內容都有公開資料可考,甚至還有習近平回到自己母校八一學校的官方吹捧文章中,更是介紹和描述得不厭其詳。而劉鶴早在習近平登基之前的個人文章及著作被介紹時,其簡曆中也把他中學就讀於一零一中的經曆標記得清清楚楚。所以筆者傾向於相信,外部世界最早炒作劉鶴與習近平“發小之誼”的記者,有“臆想”之嫌。

以訛傳訛之後 ,幾乎所有媒體都是將錯就錯。還是那份可能是硬把劉鶴與習近平編排成六十年代“同窗發小”的始作俑者《華爾街日報》,日前在它的《中國考慮是否更換中美全麵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一文中,再次強調了“劉鶴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少年時代的朋友”,所以“在之前的中美貿易戰期間,習近平挑選他牽頭與特朗普政府談判”。說是“與習近平之間的密切私人關係讓劉鶴獲得授權與美國磋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第一階段協議於去年達成,起到了緩解雙邊緊張關係的作用。但這項協議也在中國國內招致了一些批評,因其做出了貿易讓步而未能讓美國大幅降低關稅”。

那麽既然壓根沒有所謂“同窗之誼”和“兩小無猜”這回事,習近平與劉鶴之間的情感關係,或者說習近平對劉鶴的非常信任,到底是建立在什麽基礎之上?這將是我們本專欄下篇文章的內容。

(文章隻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所有跟帖: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1 postreply 18:42:09

以後會不會同窗,鐵窗 -lostman- 給 lostma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4/2021 postreply 20:53:35

那就來個茜紗窗下……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5/2021 postreply 18:26:5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