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分析中國城市時,發現有一個規律,下麵先從北上廣深談起。
在這四個城市中,明顯分為兩組,北京和上海是一組,廣州和深圳又是一組。它們之間有著對應關係: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全國的經濟、商業中心,北京和上海共同代表了中國的總體形象。
廣州是廣東省的省會,是全省的政治文化中麽,深圳是廣東省新興的工商城市,廣州和深圳共同代表現代廣東的發展水平。廣州對深圳的關係與北京對上海的關係相似,隻是層次不同。
有了這種認識,就可以進一步分析中國的其他城市。
成都與重慶很類似於廣州與深圳的關係,隻不過區位不同。成都是四川省會,重慶是四川盆地與長江中下遊地區聯係的交通要道,成都和重慶共同決定著四川盆地的發展水平。
在此基礎上可以重新認識北京和上海在地方區位上的作用。
北京與天津是中國原河北省內產生的,類似於廣深和成渝的關係;上海與南京也是在原江蘇省內產生的類似於廣深、成渝和京津的地方性關係城市。
與這相似的其他還有沈陽與大連,濟南與青島等。
這種雙城互補關係有一個逐步發展過程,例如深圳,它是近四十年才發展起來的,過去廣州在廣東也是一家獨大的。江蘇也是這樣的,上海的發展是鴉片戰爭以後才開始的,以前南京在江蘇,甚至在原江南省也是一家獨大的。
所以,可以看出城市發展的基本規律應該是這樣的:先由一個城市建成開始,再後是以兩個城市的互補相助,最後才是多個城市的聯合發展。
如果以這樣的觀點觀察武漢、鄭州、長沙與西安,就會覺得這些城市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它們還基本是在本地區內"一家獨大″階段,它們以後如何"成對互補"還是一個問題。
如何破解城市發展的這一難題,現在嚐試一下這樣: 以武漢為例,湖北GDP是4.5萬億,武漢GDP1.5萬億,其他襄陽和宜昌都隻有三千多億元的水平,武漢在湖北要解決一家獨大問題,可以把襄陽和宜昌作為互補城市,讓它們各自增強實力,達到足以與武漢形成對等互補,甚至"三足鼎立"的地步,也可以在武漢周邊不遠的地方,例如鹹寧建設湖北省的"雄安新區",將一些武漢吃不消的東西,如汽車、鋼鐵、機械製造等搬到這裏來,形成與武漢異地而互補的局麵,這樣湖北就會有更好的發展布局。
湖南的建設也是這樣的,一種可能是把懷化發展起來,第二種可能是把嶽陽發展起來。從全局看湖北湖南的武漢、鹹寧、嶽陽、長沙就四點一線發展起來了。
有趣的是這種情況對於河南、陝西也是同樣存在的,如果在鄭州與西安之間把洛陽、三門峽、華陰與渭南等城市發展起來不也同樣很好嗎?
話講多了沒用,還是那句老話: 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既有明確目標,也實事求是一步一步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