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突變,穩定新冠病毒S蛋白,中國科學家王年爽對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的貢獻
2020年2 月 11 日,美國科學家團隊在預印版平台 bioRxiv 發表,新冠病毒S蛋白超清結構。
2020年2 月 19 日,中國科學家團隊在預印版平台 bioRxiv 發表,新冠病毒細胞受體結合域與ACE 2受體結合的晶體結構。
前者是新冠病毒的攻擊結構,後者是新冠病毒的接受攻擊的結構,有了這些結構,就相當於了解了病毒的“進攻武器”與“攻擊部位”。
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這兩個發現是中美科學界一段無聲的配合。
這兩個團隊,存在著一個中間人物:王年爽,結構生物學家,一個現在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
王博士在去美國研究疫苗新技術之前,是在清華大學王新泉教授帶領下,研究過MERS冠狀病毒,MERS冠狀病毒與新冠狀病毒屬同一家族病毒。
後來王年爽的博士後的研究方向,選擇了結構生物學的手段設計疫苗,這在美國是一個新興的科學領域,而王博士的團隊這幾年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利用這種技術指導冠狀病毒疫苗的設計。
冠狀病毒家族的特別,就在於它們有共同的特點:S蛋白,
一種長得像皇冠的糖蛋白,就是它提供“鑰匙”,打開各種細胞的大門。
而S蛋白,就是幾十個氨基酸組成的,構象極不穩定,在體內會發生重構,如果這時不加以修飾,製造出來的疫苗就可能不會形成中和抗體,結合並抑製冠狀病毒感染與複製。
那什麽是中和抗體呢?
新冠狀病毒是蛋白外殼+RNA核酸分子構成的,它的蛋白,除了S蛋白外,還有M蛋白(膜蛋白),E蛋白(包膜蛋白),N蛋白(核衣殼蛋白)。那咱們的免疫係統,隻要能識別出這是異種蛋白,就可能會產生相應的抗體去結合它們,所以這裏就會產生兩種可能:
1, 抗體與病毒結合,並不影響病毒感染細胞;
2, 抗體與病毒結合,阻止該病毒黏附靶細胞受體,順利阻止病毒侵入細胞。這種才叫做中和抗體。
這就好像,抗體把病毒小偷的一隻手給砍了,但小偷的作案工具還在,一樣是可以偷摸進來。
所以說,疫苗產生總抗體的多少,並一定能完全代表它的保護效力的強弱,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抗體都有抗病毒作用。當然,也有些非中和抗體也能誘異其他的細胞免疫,例如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等。但總的來說,中和抗體介異的整體免疫作用是更強的。
因此,S蛋白如何更加穩定,如何誘導更強的免疫反應,就成了很多新冠疫苗的關鍵。
那是如何讓新冠病毒的S蛋白更加穩定的呢?
新冠病毒S蛋白,由三個S1亞基與一個S2三聚體構成,在感染細胞過程中,
S1亞基負責識別與抓牢細胞ACE2受體,然後這個類似杆狀的S2亞基與細胞膜融合,
融合後,新冠病毒的遺傳信息就能進入細胞內進行轉錄與複製了。
王年爽通過誘導突變,把S蛋白的兩個脯氨酸疊加之後,這個杆狀的S2亞基的穩定性會增加,就像兩單車一樣,給它加固兩個輪,行駛的穩定性就會增加。現在科學上把這一設計稱為 S-2P。
那穩定化的S蛋白有什麽作用呢?
目前,美國目前上市的兩種mRNA疫苗,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借用人體細胞自己生產這種經過改造的S蛋白,來誘導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
事實上,S-2P 技術的應用不局限於 mRNA 疫苗,現在其他新冠疫苗也在使用,包括Novavax的重組蛋白疫苗、強生的腺病毒疫苗等,涉及到的S蛋白的基因,很多都是采用這種技術。
重組蛋白疫苗,就是將S蛋白的基因交給杆狀病毒侵染蛾細胞,然後讓蛾細胞幫忙大量生產S蛋白,最後提取純化,通過納米顆粒包裹成疫苗。
而腺病毒載體疫苗,就是把S蛋白基因整合到沒有複製機能的腺病毒DNA中,再讓腺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然後讓宿主細胞生產S蛋白,最後通過擴增純化,製成疫苗。
所以,S蛋白作為關鍵的靶點,它的穩定化程度,直接影響很多新冠疫苗的保護效力,這也是基礎科學重要性的體現。
目前,王博士所在的實驗室,又設計出了 S-6P,也就是具有 6 個脯氨酸突變的 S 蛋白,這是一種更加穩定的 S 蛋白結構,這或許有利於將來應對新冠病毒變異。
中國科學家抗擊新冠疫情,不隻在國內的滅活疫苗,在國際疫苗的舞台,中國力量也越來越不容小覷!
有網友評論建議,王年爽博士回國做貢獻。
他是這樣回複的:修煉一些年,等真正有能力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會回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