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漢字——人類目前最偉大的文字

本文內容已被 [ PYXZ ] 在 2021-01-20 12:10:4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漢語與英語的比較(此節引用自《爭鳴:再談漢語和英文的比較和評價》一文)

  漢字的優勢在於,漢字是二維表現方式,二維是平麵媒介表達信息能達到的最高效率。中英文對照,英語的字母對應漢字的筆劃,單個漢字對應的是英語的詞,中文的詞對應的是英語的詞組,中文表達、傳遞信息的優勢一目了然。中國國家漢字的掃盲標準是1500個字,理工科的大學生一般掌握2000個漢字。就憑這2000個字,大家可以讀書、看報、搞科研。隻要有小學文化就可以看懂絕大多數文章,有初中文化,其掌握的科學知識,就足以了解絕大多數產品的使用。比如高科技的電腦要求高吧,在中國那些考不上大學的高中生經過一年半載的培訓就能熟練操作,一些沒有條件上高中的初中生也能做到。

  漢字的重複利用率非常高,曆代積累的漢字總數以萬計,康熙字典就收錄了4萬多,專家指出常用僅三千五,選取當代的常用字作為學習和使用漢字的重點,是曆代曆朝整理和教學漢字的一個重要內容。曆史上的《三字經》《千字文》都是用當時的常用字編成的識字課本。

  而英文呢?例如因為一個地名就是一個單詞,想正確認識,需要的時間精力隻有少數人能夠應付,英文真是笨人的語言,由於在表達方麵的缺陷,靠字母的一維線性組合,試圖給天下每一事物起一個名字,一種東西就是一個單詞。宇宙無窮,英文詞匯無窮——可惜人的精力有限!

  英文是發散的。

  在英文世界裏,一般美國高中畢業生掌握的單詞量也就在三千到三千五百個左右,這樣已經應付日常生活需求足矣,但是沒有20000個字別想讀報,沒有30000個字別想把周刊讀順,大學畢業10年後的職業人士一般都懂80000字。新事物的湧現,總伴隨著英文新詞,例如火箭(ROCKET),計算機(COMPUTER)等,可漢語表達這些很輕鬆,不就是用“火”驅動的“箭”麽,會“計算”的“機”麽!可英文就不能這麽幹,不能靠組詞,原因是“太長”了。如火箭將成為“FIRE-DRIVEN-ARROW”,計算機將成為“COMPUTAIONAL-MACHINE”等。人的視角有限,太長的字會降低文章的可讀性與讀者的理解能力。這是因為英語的字母對應漢字的筆劃,單個漢字對應的是英語的詞,中文的詞對應的是英語的詞組,中文表達、傳遞信息的優勢一目了然。

  目前英語詞匯量已經超過40萬,預計本世紀中葉會達到百萬。而漢語則相對穩定,現在隻有很少的古文知識的中學生就可以琅琅上口地讀屈原的楚辭。英文就難了,太不穩定。現在的人們讀沙士比亞的原著已困難重重,更不用說讀400年前英國詩人喬叟的詩了。由於英語以表音為主,同時號稱是講者分布最廣泛的語言。正因如此,講英語者往往因語義詞匯和地域習慣,引起誤會。因此謂英語是“世上最廣泛被誤解語言”,也絕不過分。英語也是世界上最容易引起人事糾紛的語言。就目前英國和美國還分出了英式和美式英語,加上其他所謂的英語國家,雖然都說英語,其拚寫讀的差異不次於中國各地方言之間的差別,交流的難度是遠超過使用表意的中文的。

  現代所有學科領域,中國都有很好的學者,沒聽說哪位因漢語“不精確”而搞不好研究的。中國的火箭照樣可以精確升空,中國的原子彈照樣可以精確爆炸。所有的英文科技文獻都可以翻譯成漢語。個別人會說了,為什麽中國現在落後,就是由於中華文化中殺氣少,數百年來對殺人武器研究太少,遭到掠奪以至落後了,雖然如此,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中國現在正以世界最快的速度複興。漢語文獻影響力正隨著國力的增強而在世界範圍內增強。

  .

  *現代漢語的發展(本節引用自《談漢語與英語的優劣》)

  研究表明:漢字作為一個複雜的文字符號係統,其信息熵很高。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逐漸擴大漢字容量,隨著漢字容量增大,信息熵的增加趨緩;漢字增加到12370以後,不再使信息熵有明顯的增加。我國科學家指出:漢字的容量極限是12366個漢字,漢字靜態平均信息熵的值 (平均信息量)是9.65比特。通過數理語言學中著名的齊普夫定律(ZIPF’SLAW)核算,這是當今世界上信息量最大的文字符號係統。聯合國五種工作語言文字的信息熵的比較如下:

  法文:3.98比特

  西班牙文:4.01比特

  英文:4.03比特

  俄文:4.35比特

  中文:9.65比特

  可以看出,拚音文字的信息熵小,差別不大。漢字的信息量最大。

  漢字對拚音文字的這種信息熵優勢是什麽概念?簡單的比喻就是十進製數與二進製數的差別。十進製數字係統需要人記憶0-9,10個符號,二進製隻需要記憶0和1兩個符號。十進製乘除要記憶9X9表,二進製隻需要學會與、或、非的簡單邏輯。但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為什麽不使用二進製數字係統呢?因為那樣很浪費,一個數字“7”表示成二進製就成了“111”,記個大數不把人累死?反過來,人類為什麽不用十六進製,或更高的進製呢?一方麵是人腦智力的限製,另一方麵,十六進製也未必能大幅度提高信息熵。這種信息熵反映在文字上,就是聯合國文件中,中文版本一定是最薄的。信息熵高是不是就不利於計算機處理呢?這方麵恐怕還很難下結論。簡單的比較漢與英文的輸入速度是不能說明問題的,因為“字”與“word”是不同的概念。要比較隻能比較同一內容的中英文兩個不同文本,計算擊鍵數的差值。在“詞”的單位基礎上,現代漢語與英語是可以進行比較的。現代英語為了應付不斷湧現的新事物、新思想、新科技、新概念,也在不斷地造詞。無非是借助拉丁詞根、或重新組合已有單詞,結果越是專業科技的詞匯,就越長、越難記。或者是大量使用縮寫:如WTO、FBI、IBM、UFO等等,縮寫一多就容易混淆、難以理解。在這方麵,現代漢語造詞的優勢就十分突出了。這就是漢字字符集信息熵高的優勢。

  用現代計算機技術作為信息化的標準,來衡量漢字與英文字母的優劣是件很荒誕的事情。現代計算機技術說到底就是基於“二極管”的技術,將來的發展很難預料。難道要人類高度智能的思維模式,去模仿“二極管”式的思維?那是典型的削足適履。試想,難道當年就因為發明了黑白照像術,人們就該廢掉油畫的色彩?難道當年就因為摩爾斯電碼適合新發明的電報,人們的語言就都應該改成“ 嘀嗒”?

  漢字在應用中遇到的一些困難,我們不應該忽視,但是沒必要過分誇大。當年中國人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沒有得到真正的應用。直到清朝末年中國還在大量使用雕版印刷術。其原因就是漢字數量太大,要製造一套足夠印書的字模難度太大,也不經濟。最後還是20世紀初,西方人引入了機製字模,中國才實現了活字印刷。在20世紀,人類進入計算機時代的初期,漢字處理軟件的缺乏也曾經是一種阻礙,但是很快也就解決了。現在在計算機技術的幫助下,漢字的傳播比以往更方便了。

  真正阻礙中國進步的並不是技術,而是人們思想的禁錮。在西洋活字傳入中國之前,利馬竇、徐光啟翻譯的歐洲文藝複興思想書籍,已經通過古老的雕版印刷出來了。但是在當時及後世很長時間內,卻得不到國人重視。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在落後思想的禁錮下,即便我們象伊朗、土耳其那樣把自己的文字全部改成先進的阿拉伯文或拉丁文拚寫,我們也無法逃避象古波斯和奧斯曼帝國那樣的衰敗。

  趙世民《探秘中國漢字 

  一 、漢字濃縮著字前史中國人對自然的認識 

  如“活”字,最早的字型說明有水有根就活 

  如“家”字,最早的字型房裏有豬,豬繁殖力強,當時,人的生產力是最重要的生產,以生產能力旺盛的豬象征家的人丁興旺 

  二 、漢字濃縮著字前史中國人的科學精華 

  比如“思”字,現在看是“田”和“心”,好像說“心田”是管思想的。有人由此斷定中國人早先不知思維的器官是大腦。這是他沒看“思”的最早字形。“思”的最早字形下麵是“心”,上麵是“囟”,“囟”是象形字。像頭蓋骨的匯合處,不信你去醫院找一個人頭骨標本,你看頭頂的紋路和“囟”非常相似。那麽,“思”不是指“心田”,而是指頭和心的相通。我們祖先的這一認識非常前衛。今天的科學證實,“心”“思”這字形,暨有思維,又稱情感。 

  三、漢字體現先人哲學的思辨 

  比如“默”,表示的是不言語,無聲,按說僅一個“黑”字就足以象征,為什麽還要加個“犬”呢?誰都知道,狗最愛叫。用善叫的狗去趨近寂靜、無言,更能體現出“默”的充實內容。巧了,從思想上說,“沉默”是由能言善辯的智者提出來,從造字上說,“默”又是由“汪汪”狂叫的狗來象征。“默”是可以說,能說而不出聲。一個天生的呆癡再不說話,我們也不會以“沉默”刻畫他,如同我們不會說一段木頭失明了一樣。 

  漢字不僅構築了隱性的中國哲學體係,也塑造著中國人的心理結構。表麵上看,漢字不過是一個符號,指稱著對應的事物,但就在這對應背後,還潛伏著中國人的情感、習慣甚至本能。 

  . 

  漢語是C語言,英語是Basic(ZT 

  . 

  漢語是C語言,高度靈活 

  英語是Basic,是半成品,僵硬呆板 

  漢語可以從基礎上構造一切 

  隻要想得到就能表達出來 

  而英語則是固定配置 

  不能很好地表達個性的需要 

  漢語的最小單位是字,英語的最小單位是詞 

  兩個漢字可以組成一個詞,而英語的詞就是詞 

  比如汽車火車自行車都有車這個字 

  於是抓住了共性和個性 

  共性上加個性就是新概念 

  可組合性非常強 

  而英語的bus、car、bike沒有任何共性 

  因此中國人隻要知道幾千個字就可以表達世界 

  而英語由於沒掌握共性與個性的關係 

  每一個事物都要造一個詞 

  描述世界需要極大的詞匯量 

  十分愚蠢 

  事實也是如此 

  聰明人一般學不好英語,而死記硬背的笨蛋都出國了 

  漢語裏沒有時態 

  隻有表示時間的詞 

  因此不需要在動詞上變來變去 

  隻要把動作與為數不多的表時間的詞組合 

  就可以清晰地表達時間中的動作 

  而英語裏為了表示時間要把所有的動詞都變換形式 

  這些動詞數以千計 

  不是有表示時間的詞嗎 

  為什麽還要在動詞上變化 

  還是愚蠢 

  . 

  英語隻能橫排不能豎排 

  豎排是神經病 

  而漢語就沒有這個問題 

  漢語從前就是豎排的 

  . 

  漢語可以從右往左排 

  在閱讀上沒有困難 

  但是英語的單詞因為是表音的 

  隻能從左往右讀 

  如果把英文語句從右往左排 

  讀者必定跟吃了搖頭丸一樣 

  30分鍾後頭暈至死; 

  . 

  英語以空格作分隔符 

  本身不表達任何含義 

  卻占一格 

  浪費版麵 

  浪費bit天理難容 

  而漢字沒有這個問題 

  漢字之間不需要空格 

  這個字與下一個字不會混淆 

  這就是漢字的優勢 

  . 

  漢字是方的,英語是長條的 

  因此漢字寫的扁一些長一些都可以 

  不會比例失調 

  而英語如果寫成方的就非常難看 

  並且由於有的單詞長,有的短,都寫成方的 

  也不知道占幾行 

  並且,由於英語的長 

  英語書一般也很長 

  浪費紙,不環保 

  這行的詞無法與上一行的詞對齊 

  看上去亂七八糟的 

  . 

  漢字書寫自由 

  可以倒筆畫 

  而英語就不行,英語必須按照順序寫 

  如果倒筆畫了 

  將一塌糊塗 

  . 

 

  英語單詞有長有短 

  換行是個問題 

  如果用-號; 

  一個單詞被分兩行看起來費勁 

  如果整個單詞換到下一行 

  對齊又很困難 

  . 

  漢字的信息含量非常大 

  比如道字之字有很多很多含義 

  而英語則十分弱-智 

  一個詞的含義有限 

  關於這個觀點各位可以參考文言文 

  

  英語表音,而漢字表音形意 

  在讀音上有啟發性 

  而根據形可以直接想象客觀存在的樣子 

  而英語缺乏相應的內涵 

  moon與月亮沒有任何關係 

  horse與馬也沒有任何形象上的聯係 

  機械的很 

  漢語可以表意 

  看到偏旁可以理解大意 

  而sleep算什麽玩意 

  不過是字母的組合 

  無法反映客觀實際的內在的本質的聯係 

  . 

  英語就是拚音 

  漢語可以用拚音表達 

  中國的小學生都會拚音 

  可見英語之簡單 

  事實上中國人完全可以把語言建立在拚音之上 

  而拚音由聲母韻母構成 

  可以很簡單地組合出漢語的發音來 

  而英語就笨的跟笨蛋似的 

  一個詞需要很多音標 

  . 

  有人說漢語難學難寫難認 

  要改成表音文字 

  而英語能讀一般就會寫 

  於是比漢語好 

  其實那是放屁,崇洋媚外 

  漢語拚音是中國的拚音文字 

  比英語簡單得多 

  完全可以做到能讀會寫 

  但是中國人隻把拚音當作識字的工具 

  當作小兒科 

  語言的目的是表達思想和客觀世界的 

  而不是一些字形和聲音 

  讀和寫,在語言表達世界方麵 

  隻占很小的一部分 

  重要的是語言的含義 

  是語言表達世界的能力 

  而漢語在表形和表意方麵比英語強一萬倍 

  從漢語本身就可以直接映射部分客觀世界 

  而英語完全缺乏這個功能 

  英語僅僅是語音的編碼 

  而漢語則是音形意的編碼 

  是立體的編碼 

  . 

  閱讀英語時人們往往注意了讀音 

  而忽略了含義 

  然後再從音去檢索意 

  這種音與意的映射全靠死記硬背 

  語言反映了人的思維 

  英語國家的人 

  比中國人單純呆板幼稚的多 

  他們宏觀思維能力很糟糕 

  處理事情缺乏靈活性 

  做事偏激 

  與阿拉伯的極端分子處於同一個檔次 

  . 

  漢字輸入比英語麻煩 

  這隻能說計算機笨蛋,而不能說明人笨蛋 

  畢竟漢字是按照音形意編碼的 

  現在的計算機和程序還沒聰明到能夠完美地處理漢字的程度 

  計算機能夠很好地處理英語 

  說明英語的水平也就是計算機的水平 

  計算機不能很好地處理漢語 

  說明足夠豐滿和複雜 

  難道漢語的先進也是一種錯嗎 

  . 

  世界變化發展 

  新的概念層出不窮 

  字母文字應付的辦法隻好是造詞 

  過了上千上萬年之後 

  超負荷將把字母文字壓垮 

  整個世界唯有漢字獨領風騷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