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聽某些人挑撥陸港關係。香港有的是愛國愛鄉的。但哪裏也有敗類,台灣有,香港有,大陸也有。

來源: wtd999 2020-10-02 08:26:4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7927 bytes)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89180

 

  霍英東曾說:“如果人生的滿分是100分,我要給自己打100多分。”

  他對自己的稱讚,不止於此。

  在人生最後的時刻,霍英東還曾如此感歎:“回首往事,我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我敢說,我從來沒有負任何人。“

  一個人“自負”到什麽程度,才會做出這樣的自我評價?

500

  客觀來說,他一生的榮譽已經夠多了。

  一個香港人,擔任一屆政協副主席已經難得,連續擔任三屆的,當真是鳳毛麟角。

  能登上天安門城樓,參與一次國慶閱兵,已經是終生榮耀。

  然而,霍英東一生曾三次登上天安門觀禮,每一次都是觀禮台上的重量級嘉賓。

  2006年10月28日,霍英東在北京去世,有關部門以最高規格操辦其葬禮:靈柩覆蓋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扶靈者盡是政商翹楚。

  他的事跡流傳到坊間,大家更願意稱之為“國葬”待遇。

  01

  了解霍英東出身的人,都很難想象,他的一生竟會做出如此的選擇。

  早前的香港有這樣一個族群:他們被稱為疍(dàn)民,擅長遊泳和捕魚,也常被叫作遊艇子或連家船民。

  “曲蹄(疍民)爬上岸,打死不見官。”

  疍民們的社會地位有多麽卑微呢?

  不得和岸上居民通婚,不能讀書考功名,更荒誕的是不準穿鞋上岸。

  直到1841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的時候,香港仍有2000多疍民,其中就包括了霍英東的祖先。

  所以霍英東從出生起,就和父母、兄妹7人,一起生活在舢板上。這也是為什麽,新聞報道都曾記錄霍英東六歲前沒穿過鞋

500

  7歲那年,霍英東的人生慘遭重擊,不幸喪父喪兄,從此與母親和兩個妹妹相依為命。

  生活所迫、饑寒交迫。

  一個母親帶著3個孩子,在滿是老鼠、蟑螂、饑餓和腐臭的貧民窟裏居住,生活不知盡頭。

  那時候的香港,在經曆了1919年五四運動,和1925年五卅運動的大規模罷工後,有大批華人和難民湧入,社會動蕩不安。

  自日軍入侵香港以來,日子更難了。

  日軍除了在香港虐待平民和戰俘,還強製推行皇民教育,強迫群眾使用日文,並且九龍的主要街道和地區名稱,都被占領地政府換成了日式地名。

  與此同時,殘暴的日軍不斷在香港掠奪物資,以支撐他們日後繼續作戰。

  可以說,生活的方方麵麵,香港市民完全失去了自由權,飽受摧殘。

  麵臨港英製度,普通百姓還能公開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日軍奴役之下,民眾的家國情懷也進一步被瓦解,

  而此時,憑借優異成績,考入全港最著名中學皇仁學院的三年級學生霍英東,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

  他看到了香港是怎樣一步步被外來入侵者統治,群眾怎樣失去了生存自由。同時,因為這場戰爭,霍英東也被迫告別學生生涯,不得不走向社會。

  所以我大膽猜想,或許霍英東的愛國情懷,從少時起就奠定了基礎。

500

  兩年時間,霍英東因為身體贏弱、不堪重負,前前後後換了7份工作,且都無一例外被辭退。

  在經曆接連失敗的打工生涯後,霍英東突然意識到自己並不適合打工,開始起了做生意的念頭。

  就這一個念頭,徹底改變了霍英東的一生。

  為了支持兒子做生意,霍母賣了唯一的金首飾,幫助霍英東開了間“有如”雜貨鋪,生意不錯,掙了點小錢。

  後又在戰爭結束後,偶然看到新聞上刊登的,二戰遺留下來的廢舊機器。

  霍英東憑著試試看的念頭,向已婚的妹妹、各方朋友借錢做本,幸運的是,他中標了。

  他第一次中標,倒手就掙了1萬多塊錢。這在當時,已經是一筆巨資。

  在多次參與物品競標後,霍英東逐漸積累了原始財富。他的人生,也迎來天翻地覆的轉折,他也終於不再被人視為“廢物”。

500

  生意漸入佳境,霍英東開始在香港商業界展露頭角,並且進入新興的地產行業。他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

  香港從不缺有能力的商人,但能和“香港四大家族”媲美的卻不多,霍英東算是其中一個。

  如果霍英東選擇做李嘉誠,他也更有實力打造一個更龐大的商業帝國。

  事實上,霍英東並沒有選擇這條路。盡管他曆盡艱辛很多年,好不容易才改寫了自己的人生。

  霍英東選擇了一條,一般富豪難以理解的道路。這一選擇的契機,同樣是因為一場戰爭。

  50年代,抗美援朝爆發。

  美國操縱聯合國,通過對中國實施全麵封鎖禁運的決議,對中國進行了海上封鎖。

  在禁運協議後,國內的物資十分緊缺。

  當時中國政府的對應策略之一,就是將貿易重心轉向華南,以香港為跳板,將物資運到香港再運往內陸。

  當時不少香港商人抓住商機,往內地銷售物資,更有甚者靠此來牟取巨額暴利。

  其他商人巴不得挑利潤大的物資來做,但霍英東挑的卻都是內地急需物品。

  並且,霍英東卻加價極少,利潤僅僅能夠覆蓋工人的勞酬。

500

  一次內地急需一批油桶,但因為油桶體積太大,幾乎沒人願意來送。

  一船運不了多少貨不說,還賺不了幾個錢,這等苦差事隻有“傻子”才願意做。

  但霍英東偏偏就是那個不怕吃虧的“傻子”。

  當時香港還是英國的殖民地,美國聯合多個國家對中國實施海上封鎖,而英國和美國同穿一條褲子。為了順利給內地運送物資,霍英東幾次差點被英軍的炮火擊中,每一次都是死裏逃生。

  不僅如此,他還麵臨著英國在香港的港督當局,和台灣國民政府的監控,但他還是衝破了禁運,冒著隨時可能喪命的風險,日複一日地為內地整整運了三年。

  其實因為早些時候創業,霍英東已經有了原始的財富積累,用現在的話說,他那時已經是個了不起的成功人士。

  但他仍堅持衝鋒在第一線,即使受到港督當局的打壓,被親英商人孤立,公司的電被無故切斷……

  若不是因為霍英東的這番“虧本”的選擇,他的財富也不會亞於李嘉誠。

500

  這也是為什麽,在2000年抗美援朝勝利五十周年的紀念會上,霍英東作為當時唯一受邀的香港人,光榮的坐在了主席台上。

  02

  霍英東,大概是香港商人中,最沒有地域身份概念的人。

  前半生,他以貿易推動了香港本地的發展,也為李嘉誠等人的內地投資牽線搭橋,幫助內地發展,同時也幫助香港富豪分享內地發展紅利。

  後半生,他眼裏是整個國家的經濟。

  和所有擁有“落葉歸根”傳統思想的中國人一樣,霍英東“回國”的第一站也是自己的故鄉——廣東番禺。

  改革開放初期的廣東,有句俗語“粵道難,難在過渡口”。

  那時的珠江口岸,還隻有海珠橋、舊瀾石大橋、中山橋等屈指可數的橋梁。

  在珠三角地區,人們往來主要依靠輪渡,全省的國道省道上的幾十個出渡口,卻隻是將僅有的13條公路幹線分割成了無數個小段。

  即便是省會廣州,珠江上也隻有海珠橋和人民橋,陸上交通極為不便。

500

  1978年,霍英東帶著家人回到家鄉番禺縣。

  下午5點就已經從香港到達番禺市橋,卻因大石和洛溪兩個渡口的阻隔,直到晚上九點才走完剩下的三十公裏。

  好不容易到了老家,迎接霍英東的卻是,家鄉泥濘、髒亂、坑坑窪窪的小路。旁邊偶爾的幾個過路車經過,也都是滿車的泥點子,就連廣東政府派來迎接自己的紅旗轎車,也已滿是斑駁。

  更讓霍英東感到震驚的,是村民們對外部世界的一無所知。

  問村裏人洗手間在哪兒,他們卻認真的端來一盆洗手水,這讓霍英東心裏感到特別不是滋味。

  不久後,他就聯合其他港澳商人,為家鄉捐資建設了一座番禺賓館。

500

  回鄉之行,也讓霍英東認識到,故鄉比自己想象中發展的還要慢。而中國還有千千萬萬個番禺,一個人霍英東是遠遠不夠的。

  霍英東認識到必須通過招商引資,“借”全世界的錢來發展中國。

  但當時的國內,連一個像樣的賓館都沒有,真的招來了商,引來了資,投資者連個像樣的落腳地方都沒有。

  於是,霍英東決定在廣州白鵝潭附近,建設了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家中外合作興建的五星級賓館——白天鵝賓館。

  更重要的是,霍英東想通過這一舉動,向全國甚至全球傳達中國改革開放的決心。

  一個賓館,和改革開放有什麽關係?

  要知道,建賓館這事兒現在聽上去很普通。但在當時,中國的情況卻是,即使在首都北京,最高級的酒店,洗手間的浴缸也是沒有活塞、房間裏沒有冰箱、沒有熱水,隻能喝自來水的。

  規格一旦超出北京,就是意識形態的問題。

  霍英東要幹的就是遠超北京規格的大手筆:白天鵝每一根柱子都是從菲律賓運過來;設計師他堅持用英國的;設備、家具、建材全部都是進口……

  “發展是硬道理”要真正落地實施,隻有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超過意識形態,人民才能放手去幹。

500

  霍英東的想法雖好,建設過程卻困難重重,每個步驟都至少需要跑十幾個部門蓋公章。

  最後,北京方麵直接給當地僑辦主任打了電話,明確下達指令,說霍英東對國家有重大貢獻,此次行為是支援國家的,需要上麵多照顧,步驟才精簡又精簡。

  1983年白天鵝正式開業。光是第一年,當時的最高領導人就三次參觀白天鵝。

  英國女王、美國總統、德國總理、瑞典國王都曾先後到過此處。

  中國因有了白天鵝,無論是外商來,還是接見各國領導,都有了讓全球投資者近距離考察中國發展潛力的“瞭望台”。

500

  其實在籌建白天鵝時,霍英東的心裏就已經打好了下一個算盤。

  他仍記得回番禺時,曾被洛溪的路所阻隔。

  雖然洛溪隻有不到四千村民,周圍也都是樹林和稻田,別看它貌似不起眼,可它恰恰是澳門、珠海、中山、佛山等較發達城市,和廣州間客貨運的必經之地。

  作為過路口,沒有過路橋怎麽行?

  於是霍英東又開始積極謀劃。在1981年全國兩會中,他和同樣也是番禺老鄉的澳門中華總商會副主席和弦一拍即合,決定共同為家鄉捐資造橋。

  同樣作為改革開放後第一座合資興建的跨江大橋,洛溪大橋可以說是全國先例,幾乎沒有可參考的工程樣板,這也讓總設計師傷透了腦筋,硬是摸著石頭過河,各種模型不斷推翻、重建。

  最終施工花了4年時間,最大跨境為180米,達到了世界第二、亞洲第一水平的洛溪大橋,終於落成。並且榮獲“亞洲第一橋”的美稱。

  建成大橋是何等的好事,但沒曾想,霍英東的無私付出卻變成了吃力不討好。

500

  隨後的很多年,這座大橋的收費問題,都給市民帶來了數不清的煩惱。

  通車當天,番禺政府就在橋頭設置了收費站,以“償還貸款”為由,向過往車輛收取過路費。

  當時普通工人的月收入在200元左右,但每輛車的過橋費是5塊。也就是說,按這樣的收費標準來看,大橋竣工決算投資的10295萬元,到1993年底就可以還清本息並開始盈利了。

  而且省政府此前早有規定:非經營性公路項目,還清投資本息後,應停止收費、撤銷收費站。

  但番禺政府卻在即將停止收費時,以當初建橋時,為洛溪大橋配套了8項工程為由,想要繼續收費,甚至想一直收到2028年。

  這一做法讓珠江兩岸人民十分不滿。是否要收費的決定,根本不是霍英東能夠左右。但“黑心商人”的罵名,卻落在了他身上。

  事實上,在1996年,大橋年收費總額就已經超過了億元,回了本。但直到2000年底,仍有42949萬元的未償債資金。

  因此,各界的質疑就產生了,這錢是不是都被你霍英東給拿走了?

  當時市民群眾個個對霍英東心懷不滿,霍英東本人也沒想明白這事兒,頂著罵名在本地媒體發文,點名“始作俑者”:

  “憑什麽我無償捐款建橋,你卻來收買路線?我本人從沒有拿過一分錢的過橋費,以後也不會拿!”

500

  他遭受的委屈不止這一件,另一件發生在霍英東建設南沙的時候。

  南沙地處珠三角的核心位置,距離香港38海裏、澳門41海裏,周身有深圳、東莞、中山、珠海等14個大中城市。

  霍英東在南沙考察時,看中了這片海岸線。

  九十年代開始,他就與番禺縣政府合作開發南沙,先後投資了22平方公裏的土地。

  但霍英東雖貴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卻在開發南沙過程中受到“地頭蛇”梁柏楠的刁難。

  梁柏楠曾任南沙開發區第一任黨委書記、番禺區委書記、區政協主席等職,當時已從番禺調任南沙開發區。

  國家轉型期間,各種地方、社會關係魚龍複雜,所以即使是帶著400億來建設南沙的霍英東,也處處被梁柏楠花樣盤剝。

  比如,梁柏楠手下的港口主管人,利用南沙走私,違反了外匯管理條例。明明錯的人在梁柏楠,但懲罰的卻是霍英東。

  像這樣的情況不勝枚舉,當然其中的各種事情紛繁複雜,為了發展,能忍的霍英東都忍了。

  這種“敲詐”、“吃拿卡要”一直持續了十幾年,直到梁柏楠事發。後來,霍英東基金會顧問何銘思說道:“如果不是梁柏楠因涉嫌受賄案發被捕,恐怕霍英東還要忍。”

  但不管怎麽說,無論是因洛溪大橋收費被誤解,還是建設南沙被地頭蛇陷害,霍英東不計回報、即使被誣陷也堅持投資的決心,從未動搖。

  因為他捫心自問,自始至終“沒有負過任何人”。

  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酒店,第一個高爾夫球場,第一家完全由中國人設計、建造與管理的五星級賓館……

  光是霍英東一個人,就創造了大陸的眾多“第一”,讓億萬中國人至今受用。

500


  03

  白天鵝的壯舉,讓一部分具有超前眼光的外國投資者看到了中國發展的潛力和決心。

  然而,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每五年、每十年一個全新的麵貌,這一變化,更應該讓全球看到。人到晚年,霍英東又將這當成了自己的任務。

  2008年以前,西方國家不少節目中提到中國,鏡頭裏滿是黃土高原,北京交通工具主要靠二八大杠自行車,甚至還在用清朝時期留辮子的形象……

500

  所以在世界舞台展露頭角的機會,對中國來說顯得格外重要。

  奧運會,就是這樣的機會!

  霍英東自己就是足球健將,一生熱愛足球,也是國際足聯的執委。

  曾經的中國毫無發言權,一些國際體育組織的席位,也都被國民政府所占有。

  眼看中國沒有自主權利,霍英東就開始利用香港當時的國際地位,大範圍向國際體育組織展開遊說,先後幫助中國加入國際足聯、籃球等體育組織。

  1974年,霍震霆(霍英東長子)隨父親一同參加亞足協年會。

  提前獲得伊朗等國家政府的支持後,霍震霆在席間極力周旋,為中國加入國際奧委會爭取到了寶貴的支持票比例,最終獲得通過。

  之後的各類國際會議上,霍震霆又繼續以香港代表的身份“舌戰群儒”,提議中國入會……

  加入國際足聯、籃球等組織隻是一個過渡的跳板,霍家父子的真正想做的是:盡快讓中國舉辦奧運會

500

  1984年,中國重返國際奧委會後,第一次參加奧運會。

  霍英東帶著全家人前往美國洛杉磯,親眼見證許海峰、李寧一舉奪冠的曆史時刻。

  這是新中國在奧運曆史舞台上獲得的第一個金牌,也是中國體育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裏程碑。

  國旗升起、奏響國歌。

  霍英東情難自已,淚流滿麵。

  他說:那是他一生最難忘的時刻之一。

500

  親眼看到奧運健兒奪冠,也更加堅定了霍英東幫助中國申奧的決心。他想讓全球看到中國和中國人的全新麵貌。

  1990年代,為了幫助中國申奧成功,他不斷在私下與當時包括主席薩馬蘭奇在內的奧委會委員洽談,邀請他們到中國各地參觀,向他們展示中國當下的發展狀況。

  霍英東還以中國奧委會的名義捐贈一百萬美元,給國際奧委會修建奧林匹克博物館。

  除此之外,他還承諾給奧委會歐洲委員許多經濟項目,和非洲委員的各種福利,並且承諾在申奧成功之後,繼續出資十億修建奧運主體育館。

  連續三次申奧,霍英東光是在中國國內就花了十幾個億,捐贈了五個多億港幣的體育基金。

  總之,奧委會有什麽要求,他都力所能及地進行滿足。

  終於!

  2001年7月13日,國際奧委會在莫斯科舉行全會,投票選舉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

  當薩馬蘭奇口中喊出“Beijing”的一刹那,全場已是哭聲一片。

  中國代表團團員跳起歡呼,奮力擁抱。

  在現場的霍震霆,更是第一時間就給父親打了電話,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悅,激動地呐喊道:“我們贏了!北京贏了!中國贏了!”

  同時,消息一出,舉國歡騰。

  無數國人走上街頭,手中拿著旗幟,臉上貼著國旗,狂呼不止。

  那一年,全國人民都在感謝薩馬蘭奇,春晚節目也在向他致敬。

  而為中國申奧默默付出的霍英東,卻鮮為人知。

500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1990年,在北京舉辦亞運會,他出資一億港幣修建了當時亞洲最大的遊泳館——英東館,和接待外賓的北京貴賓樓。

  修建水立方的錢,他更是一個人出了四分之一。這也是2008年奧運會中,唯一一個允許大陸之外的投資者參與的奧運場館。

  不僅如此,他對為國爭光的中國奧運健兒們,也極其偏愛。

  鄧亞萍曾經就說過,當年拿到奧運冠軍後,霍英東直接獎勵了一公斤黃金。

500

  前中國奧委會名譽主席何振梁,在《重返五環》一書裏由衷地寫道:“在亞洲,出力最多的是香港朋友霍英東。”

  雖然霍英東2006年去世,沒能看到兩年後中國成功舉辦的北京奧運會。

  而中國也如他所願,08年奧運會,中國金牌數量世界第一。

  同時也在世界麵前證明,我們已經足夠強大!

  再也不是外國人眼中那個紮著辮子的國家了!

500

  尾聲

  1984年10月,霍英東登上了天安門觀禮台。

  眼中是國慶35周年的慶祝儀式,心中卻翻過年輕時舍命為內地送物資、家鄉番禺坑坑窪窪的泥濘小路、第一次改變了國人的生活觀念、中國有了第一個奧運冠軍的一幕幕畫麵......

  而他自己,也從赤貧的疍民一步步改變命運,身上濃縮了中國幾十年發展史,以及對外開放的縮影。

  當時在天安門觀禮台上,記者采訪他,問他此刻想說什麽。一輩子沒流過幾次眼淚的霍英東,突然淚流滿麵,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2006年的10月28日,八十三歲的霍英東在北京去世,成為香港第一個享受國葬待遇的人。

  扶靈的10個人卻都是來自政界、商界、教育界的大人物,好友何鴻燊也在其中。

  他的財富,甚至從來都沒有排進香港富豪榜前十。

  但人生的價值,不隻是體現在擁有的財富數量。就像霍英東自己說的:

  “我這80年,見證了香港從被英國殖民統治到回歸祖國懷抱,見證了祖國從積貧積弱的舊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新世紀。”

  並且,還親自見證了中國申奧成功的時刻,“即使生命終結,也並沒有什麽遺憾了。

  參考文獻

  土衛六,新周刊,《30年造橋往事:把珠江縫起來》

   陳光,華商韜略,《他在舢板上出生,在“國葬”中離世》,《天安門上痛哭流涕的霍英東》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