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像說反了,台灣問題是蔣介石好戰的結果,國民黨是主動進攻方。

本文內容已被 [ 風隱 ] 在 2020-05-30 16:17:3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網摘到的曆史事實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人民迫切要求走和平民主、團結建國的道路,建設一個獨立統—、繁榮富裕的新中國。中國共產黨適時地向全國發表宣言提出:“中國共產黨認為在這個新的曆史時期中,我全民族麵前的最大任務是:鞏固國內團結、保證國內和平,實現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實現全國的統—,建設獨立自主與富強的新中國。”為此,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範圍內致力於爭取和平與民主,得到了全國人民的熱情支持。國民黨當局不得不與中國共產黨舉行重慶談判、政治協商和停戰談判。特別是1946年1月在重慶舉行的政治協商會議,在各中間黨派和無黨派人上的積極參與下,達成了有利於國內和平和人民民主的五項協議,為爭取和平建國創造了有利條件。

  但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統治集團依仗美國的支持,置全國人民渴望和平與建設獨立、民主、富強的新中國的強烈願望於不顧,撕毀國共兩黨簽訂的《雙十協定》、政協協議和一切停戰協議,悍然發動了全國規模的反共反人民內戰。亟待休養生息的中國,再次陷入全麵內戰之中。

  麵對國民黨來勢凶猛的軍事進攻,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了解放戰爭。1948年末到1949年初,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規模空前的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並取得決定性勝利。國民黨的失敗此時已成定局。處於危局中的蔣介石,開始更多地考慮在全國失敗後的退路,其中之一是撤退到台灣,以台灣作為國民黨的存身之地,進而建設成“反攻大陸、複興黨國”的基地。隨著戰局的發展,蔣介石確定把國民黨的最後落腳點放在台灣。

  1949年1月,蔣介石迫於國民黨內部反蔣勢力的壓力宣布下野後,開始了對台灣的苦心經營。他製定了“建設台灣、閩粵,控製兩廣,開辟川滇”的戰略計劃,並設想建立一個“北連青島、長山列島,中段聯接舟山群島,南到台灣、海南島”的海上鎖鏈,使其成為封鎖、包圍以致反攻大陸的戰略基地。為了實現上述計劃與設想,蔣介石作了一係列精心準備。在組織人事上,蔣任命陳誠為台灣省政府主席,蔣經國任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在軍事部署上,將重兵集結在長江下遊一帶,並在金門、馬祖一帶設防,在定海加緊修建飛機場,以便國民黨軍隊順利撤退台灣。還在台北設立了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負責蘇、浙、閩、粵、海南等地的軍事與政治,其中尤以東南沿海島嶼的防務為重。在經濟上,將在上海的中央銀行大批黃金、銀元和美鈔運往台灣。還在台灣設立台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管理台灣經濟。在外交上,策劃“東亞反共同盟計劃”,拉攏菲律賓、南朝鮮,拚湊反共聯盟。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