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也沒有多難,你們悲觀個啥?
如果不向上攀爬,就得掉坑裏
前段時間看到知乎上有個帖子,類似下邊:
“為啥感覺這兩年機會變少了?”
“為啥工作感覺越來越無聊,缺乏動力?”
“這兩年跳槽漲工資機會開始變少了”
其實我幾年前就發現一個問題,似乎我去過的那些國家,隻有中國社會變革這麽快,尤其前幾年,日常財富神話,其他國家早就消停了。年輕人幾年就可以搞出來父輩一輩子的財富這事,也就在中國才能看到。
那為啥這兩年也開始有點消停了呢?也不複雜,咱們先說一下其他兩個國家。
1、 真正沒工作沒動力的國家有哪些?
我倒是去過不少地方,如果讓我說大家工作最無聊,機會最少的國家,腦子裏立刻蹦出來兩個,你們可能會覺得是印度,其實不是,最沒動力的是巴西和日本,盡管印度確實佛係,不過今天就不說印度了。
他倆完全是兩種國家,首先說巴西,巴西這個國家特別逗,理論上講應該比加拿大都富有,但是它又跟加拿大不一樣,加拿大其實算小國,人口隻比重慶多幾百萬,卻占著那麽大的一個國土。
巴西是大國,有兩億人口,所以實地去感受就能發現加拿大比巴西富的多。巴西整個國家都嚴重兩極分化,看著平均值好像不低,不過少量富人們切走了大量的蛋糕,巴西高級富人區和印度一樣,富麗堂皇跟曼哈頓差不多。
奇怪的是,巴西富人區也建在貧民窟邊上,說不定每天早上從窗子上望出去,也能提升17%的幸福感。
富人們住在富人區,從事高收益的項目,比如礦業,農場什麽的,或者一些基礎設施,電信自來水什麽的,除此之外也沒啥工業,以前倒是有些工業,這些年也沒了。
整個社會裏,老百姓並不覺得“明天會更好”,好像整體都是混一天算一天,事實上巴西過去幾十年裏變化並不大,這幾年有點倒退,當初被高盛的經濟學家評為“金磚四國”之一,現在已經基本沒人提這個詞了,因為巴西經濟實在是一言難盡。
更誇張的是,我同事以前說是想在聖保羅買房來著,因為他之前上海的房子暴漲了,覺得巴西首都的房子這麽便宜沒道理,後來想來想去也沒買,因為他覺得這麽好的事輪不上自己,如果真要漲,應該早漲了。前幾天我還問他如果買了現在漲了沒,他微信上問了下那邊的人,說是跌了。
首都房價會下跌,也算個奇葩了,畢竟連印度首都的房價都在上漲。一般各國都在超發貨幣,老百姓為了保值都會買房來抵抗通脹,巴西人連通脹都懶得理,讓通脹在巴西一點麵子都沒。
巴西人就是那種及時行樂的,“加班”這個詞在巴西是不存在的,整個國家有種閑得蛋疼的氣質,到處都是果樹,碰上成熟季節果子掉在地上摔得稀巴爛,所以不存在餓死人的情況。找了張圖,這個國家的人均收入竟然是下降的:
整個巴西工作最積極的竟然是黑社會和毒販子,畢竟這兩夥人是考核KPI的,如果上班不認真就被趕出黑社會了,畢竟黑社會是個不講感情的地方。
說完巴西,又該說日本了。日本這個國家更奇特。
如果你剛接觸,會感覺非常驚喜,整個國家又精致又和諧,而且特漂亮特幹淨,就跟進入了一個漂亮的高尚社區一樣(奇怪的是,國內的所有高尚社區都巨貴,每次都覺得“高尚社區”這個表達非常的講究)。
但是如果你在日本待的時間長了,就能發現整個國家就跟遊戲《異星工廠》似的,每個人都跟設置好了程序一樣每天周而複始,客客氣氣的外表下,是嚴密的社會階層。
咱們先說個在中國經常發生的情況,幾乎是北上廣的日常:今天你還把一小子狠狠地修理,明天這貨憤而離職,再過幾天找到新工作工資翻倍,跑你頭頂上去了,還發消息稱呼你“小王”,前幾天還稱呼你“王總”來著。
這種場景在日本幾乎不大可能,或者說非常非常稀有,日本受過教育階層換工作的都非常少,絕大部分人都是畢業就去一個公司,然後一直在那裏邊待著,待到老,升職加薪都要靠資曆。你在一個公司待了很久,然後跑另一個公司去了,就得開始重新排資曆,那真成四十歲的“小王”了。
所以日本人之間的關係都小心翼翼,畢竟要一起過很多年,不能太疏遠,也不能太親近,互相之間啥時候都滿臉假笑,生怕讓別人覺得自己不友好,日後不好相處。
我這幾年目睹好幾個人跑日本去,剛去的時候咋咋呼呼,就跟沒進過城的土炮一樣天天處於精神亢奮狀態,各種更新日常所見。幾年下來,越來越消極,再後來就沒消息了,一般三五年就搬回來了,因為實在是受不了,人和人之間那種內在的冷漠和那種高度的靜態社會能把大部分人逼瘋。
而且日本人不大喜歡二手房,覺得你家的房子上到處都是你家人的魂魄,別人住進去你的靈魂天天看著人家,所以二手房往往賣不上價。這也是為啥日本的房子非常穩定的原因之一,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人口老齡化,人口對於城市的影響是決定性的。
為啥說這兩個國家呢,這倆國跟中國相比大概一前一後,但是都陷入了那種社會活力嚴重缺失的狀態。
為啥會有這種狀態呢?
說白了,巴西和日本一樣,在過去幾十年裏,都沒咋趕上這一輪移動互聯網大爆發,所以社會結構沒有被衝擊,市場非常穩定,沒經曆洗牌,二十年前的大公司現在還是大公司,既然沒有新的大公司湧現,普通人也就別想在這種洗牌中獲益。
大家可能現在在中國已經感受到有點乏力感,覺得機會在慢慢變少,所有行業利潤都越攤越薄,都在逐步“餐飲化”(餐飲行業利潤薄,更新快,跟炒股那夥人似的,十家有八家賠),這其實也是社會整體技術紅利正在耗盡的跡象,很快的,“跳槽”漲工資這事也就沒想望了。
一個行業紅利耗盡的標誌,就是你想跳槽都沒地方跳,大家思考下是不是?如果沒法跳槽,那可不是隻能待在一家公司裏熬資曆了。
隻有技術發生突破,就會產生一係列的推倒重置,比如百度在上次移動互聯網的崛起過程中被推掉了,然後起來了一堆手機公司,還有微信,拚多多,頭條係等。這個過程中又會產生額外的紅利,比如全國無數個科技園區成了香餑餑,無數家庭靠著這輪科技紅利過上了幸福生活,如果移動互聯網沒爆發在中國,“碼農高收入”這事跟做夢似的。
稍微時間長一些,這種爆發就跟瓶子裏的水和油一樣慢慢平靜下來,形成新的格局。
就好像地球以前長這樣,熱氣騰騰,黏糊糊的:
冷卻下來就定了型:
在沒有外力打破的情況下,大概率會形成德國或者日本那種形態,整個社會非常穩定,波動非常小,當然了,機會也變少了。日本德國還算好的,可以理解為“高位停滯”,其他國家大部分被鎖死在低位水平了。
說到這裏,大家就明白了,在加入世貿之前,我國大概就是一個“巴西平衡”(當然了,現在的巴西比咱們那會兒發達得多),我國屬於有準備的國家(全民教育,廢除各省之間關稅,國家治理能力超強,通過多次對外戰爭和剿匪穩定了治安跟國際環境等等,印度就是沒準備好的,所以他加入世貿比中國早幾年,現在依舊很魔幻),加入世貿後由於需求和技術輸入,引發大爆發。這兩年明顯開始減緩,然後大家就感覺好像不如以前那麽揮灑自如了。
不出意外,再過一些年就會變得非常穩定,大家也不再隨便跳槽,現在大家覺得工作沒動力且乏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奇跡越來越少,剩下的全是日複一日的例行routine。
當然了,那個時候可能大家也不糾結了,每天安安心心上玩班回去搞點娛樂什麽的。現在全世界像中國人民這樣集體想著進步的,好像沒有了,日韓以前也有這種激情,現在也消退了。
我國現在已經出現了這個苗頭,比較明顯的是,淘寶京東拚多多三家公司切掉了那麽大的線上市場份額,手機行業也隻剩下了幾個巨頭,而且長視頻,短視頻,社交通信,都有一個非常成熟的公司杵在那裏,這就是市場趨於成熟穩定的明顯征兆。
一旦巨頭在成熟領域紮穩腳跟,很可能要在那裏待幾十上百年,直到新技術出現他們才會不情願地去死。
這個過程中,社會隻會慢慢趨於平靜,比如日本,能做的生意、能發財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明明是非常發達的社會,但是大家感覺巨無聊,不少微博上的大V,到了日本,還在中國做生意。當然了,也有可能新技術在某些國家根本沒開花結果,隻能玩點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農場和礦產什麽的,比如巴西阿根廷。
所以說:
巴西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日本就是高等收入陷阱。
都是到了某一個狀態,紅利在每個行業都消失,社會沒法繼續向上突破,然後凝固了。
2、 國運
我們之前的文章裏講到了那個挖地鐵的機器:
這玩意研製成功之前,德國人是躺著賺錢的,幾乎是他們定價多少,你都得買,不然你就自己用鐵鍬去秦嶺挖隧道。
你一旦搞定這玩意,這玩意可以幫你養幾萬個家庭,幾十萬人,而且這玩意賣到海外去,又可以創匯,公司有了錢可以研發更加先進的設備,需要招聘技術人員什麽的,又是一波擴張。
其他行業也差不多,比如這段時間熱議的華為,以前其實就非常能打,在電信那個嚴重巨頭化的領域硬生生打出來一條血路,在這個過程中也被搞過幾次,不過那時候美國比現在講道理的多。
以前的美國強大而且自信,像《教父》裏的黑社會大佬。現在的美國淪落成了個收保護費的小流氓,不交保護費就往你家門上潑油漆。
手機的事大家也都看到了,中國企業本來類似“集成商”,上邊大部分關鍵部件都是外國的。從華為開始,中國走上了自主研發的道路,然後就被美國給搞了。
不自主研發肯定不行,那樣很快我國就會陷入內卷,然後迅速凝固。
不過在2018年之前,絕大部分人都不去考慮中國要去從頭開始生產手機裏那些芯片,一方麵不劃算,就像你需要一把菜刀,你是去買一把,還是自己搞個鐵匠鋪自己砸一把出來?另一方麵前期投入太大,而且還可能沒啥結果。
但是到現在基本達成共識了,中國自己不搞就是死路一條,遲早被人卡脖子卡死。
沒有選擇反而是選擇。
我前段時間去招聘了兩天,一起去招聘的就有某芯國際的人,他們隊伍有個小夥看著比較好說話,一看就是宅男,我倆聊了一會兒。
他中科大畢業去美國讀博,畢業後在美國的一家芯片公司上班,公司裏華人最高就混個中層幹部,所以他一參加工作就鬧心,覺得職業生涯已經到了一半的頭,問題是國內的芯片產業又半死不活。
後來聽說美國要搞中國芯片產業,他聯係上了某芯的一個領導,溝通交流再加上跟老婆反複討論後,拖家帶口回了國。剛進部門發現裏邊沒幾個人。領導過了試用期就給了三個人讓他帶著,現在他手底下已經有兩個項目組。
他說芯片這東西吧,外行人看著好像高高在上,其實研發這玩意確實不容易,但是也沒那麽難。最難的是一個“劃算”和“成本”的問題,市場上有成熟供應鏈的情況下,你生產出來也賣不出去。就好像你們小區已經有了個非常方便齊全的超市,再開一個,不如之前那個品類多還貴一些,誰去啊?
為啥中國自己之前不研究?說白了,研究出來也賣不出去,就跟那個新超市似的,質量不如人家國外的,成本還比別人高,根本不會有人買,死路一條。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美國不賣了,趕鴨子上架也要搞。不止華為,所有的國內手機品牌都盯著他們。也不止他們,還有上海微電子什麽的,現在啥都顧不過來了,必須得盡快搞,不僅國家撥款了,從市場上也融到不少,屬於市場和國家都用錢投了票,這是投票界的最高層次。現在他們團隊一水從美國德國回來的,大家都是拖家帶口。
他還說,網上不少自媒體悲觀的不得了,其實你們怕啥,我們這些人都是拿自己的職業生涯和全家人的後半輩子在對賭。
隻要生產出來的東西能賣出去,迭代循環就運轉起來了,隻要“生產-市場-研發”這個“工業之輪”滾動起來,沒啥解決不了的問題。
他還說了一件事,他說國家現在麵臨巨大挑戰,但是對於他們那些芯片工作者,百年難得一見的機會來了,如果順利把這事搞定,填補了一個天量的需求大坑。他們現在這茬搞芯片的人,就類似2010年左右加入互聯網的那些人。
他給我一個名單,說是這上邊的這些人,前幾年在市場上根本賣不上價,被互聯網企業秒殺的檔次,現在需求量大,個個都是天價,等著大領導批,批完了就要過去幹活了。
說到這裏大家應該明白了,如果芯片能向上突破,科技樹進一步向上爬,我國的均衡層次會進一步向上抬高,水漲船高,帶動上下遊,又會湧現出一堆機會跟工作崗位來,大家又可以騷動幾年,以中國“白菜化”的能力,前途可期。
而且新技術會帶動整個社會的變革,比如無數家庭會因為新技術的突破變成中產,這些人消費能力變高,又會讓其他領域的蛋糕變大,就好像淘寶的崛起讓南方各種村裏富了一波一樣,他們富了又進一步推動市場繁榮。
不過有一說一地講,挑戰非常大,這就好像當初美國人透了英國看家的紡織機技術起家一樣,讓英國痛心疾首了好多年。美國的製造業之父,薩繆爾-萊斯特,到現在在英國還是“史上最大的叛國者”。現在美國又在嚴防芯片技術外漏,多麽奇怪的巧合。
現在高科技領域就是歐美的奶牛牧場,你敢動人家的這一塊,肯定會打斷你的腿,現在不就嗚嗚渣渣帶著家夥事來了嘛。
但是我國又不能不往上爬,不然很快就陷入了日本和巴西那種狀態,問題是我國現在人均層麵遠遠沒有日本那麽高,既然沒辦法退,求饒估計也來不及了,隻能是硬著頭皮上了。
而且吧,幾年前我去美國就發現一個問題,可以看到美國超市裏一大包牛肉9塊9,兩條龍蝦尾12塊(有些州更便宜),家家大排量汽車,再看看我們,再看看印度,中東,非洲,就能發現一個明顯的問題,越窮的國家,好東西越貴!
也就是說,國家興衰,直接決定你去超市能買到多少東西,一直強調的什麽小民尊嚴,其實完全是跟大國崛起掛鉤,國家發展不起來,你就得全民佝僂病,人人麵黃肌瘦,過年才能吃一頓肉。
3、尾聲
一直在說一件事,我們的目標應該定為努力提高這14億人的生計,讓大家過上歐美那樣的生活。不少人天天羨慕歐美的生活水平,卻完全沒意識到要達成那個目標需要做點啥。
那該做啥呢?
隻能是拚命向上爬,在所有層麵上狂點科技點,工程,技術,管理等等,不然很快就陷入那種“低機會陷阱”,現在沒出頭的人也就別想出頭了。
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其實就是技術被封鎖後上不去,整個社會淪為了打工一族,永遠隻能吃人家分給你的那一份,人多肉少,可不是容易陷入激烈的內耗和內部競爭?
接下來這種衝突不知道會持續到什麽時候,不過肯定是一場持續好多年的惡戰,我倒是不相信全球化會大幅倒退,不過技術封鎖這事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咱們也隻能是放棄幻想,紮實苦幹了。
畢竟,現在除了向上攀爬,已經沒有別的路可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