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將麵臨嚴重“全球脫鉤危機”

來源: hpu1234 2020-04-13 18:24:5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059 bytes)

疫情衝擊下,全球化可能退回“經濟主權時代”,中國改革開放成果可能全部吞沒!

當國人都在興高采烈歡慶疫情好轉、各地解封之時,沒料到比新冠病毒疫情更大的危機接踵而來。

這場疫情因為人類對其“無知”,沒有及時、有效管控而釀成全球性災難。當歐美成為重災區之後,它們急了,為了卸責而甩鍋,演變成一場“原罪”追責、索賠的危機。與此同時,另一場更大的危機洶湧而來——

這就是外企撤退、經濟脫鉤、進而科技、教育、文化與中國全麵脫鉤。這是川普上台以來最想做而很難做到的事情,沒想到這場曠世疫情幫了他的大忙,興許真的可能幫他實現。

從武漢疫情之初,美國就開始謀劃推動與中國脫鉤。大家可能還記得,武漢疫情全麵爆發之際,美國商務部長羅斯1月30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宣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或有助於工作崗位更快重返北美。

當時大家都以為隻是說說而已,都以為這隻是美國鷹派的一廂情願,都認為中美脫鉤就是個天方夜譚,可望不可及。但是,僅僅兩個多月的時間形勢就發生逆轉,美企撤回、經濟脫鉤、從而產業鏈重組已經提上白宮議事日程,而且在快速推動之中。

1 美國領跑快速跟中國脫鉤

在3月24日白宮發布會上,川普大篇幅講述美國必須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麵對醫療物資嚴重依賴中國製造的囧境,川普在不同場合反複強調,美國要擺脫對中國醫療設備和物資的依賴。為此,他在3月24日白宮發布會上大篇幅談論這個議題,在強調了美國生活幾乎所有方麵對中國製造業的依賴後,指出:“我們永遠不應該依靠外國來維持自己的生存。我認為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場危機凸顯了擁有牢固邊界和建立邊界的重要性,強勁的製造業。”

川普特別強調了“製造業獨立”。他說:“三年來,我們著手進行了一項宏偉的國家計劃,以確保我們的移民係統安全,並把製造業帶回美國。我們帶回了許多工作機會-數量很可觀。“我們未來的目標必須是為美國自己要為美國患者提供足夠的美國藥品,為美國醫院提供美國用品以及為我們的偉大美國英雄提供美國設備。“美國永遠不會成為一個祈求他人的國家。我們將成為一個自豪,繁榮,獨立和自力更生的國家。我們將與所有人一起擁抱貿易,但是我們將不依賴任何國家。”

此前的2月27日,參議員霍利提出《醫療供應鏈安全法》,法案賦予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更大的權力,可以要求藥品和器械製造商提供采購信息,以保護美國醫療產品供應鏈免受疫情的衝擊。3月11日,《紐約時報 》報道,中國的製藥公司生產美國90%以上的抗生素,維生素C,布洛芬和氫化可的鬆。中國公司還生產約70%的美國對乙酰氨基酚,以及40%至45%的肝素。3月19日,參議員湯姆?科頓和邁克?加拉格爾提出《保護我們藥品供應鏈免受ZG侵害法》,希望以此終止美國對中國製藥業的依賴。

簡言之,這次疫情讓美國人警覺了一件事,就是美國對中國的依賴太多,現在是時候和中國製造脫鉤了。

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在接受采訪時說:“中國已經成功地使用了與其他行業一樣的不公平貿易慣例來統治供應鏈的各個方麵,這些廉價的血汗工廠勞工,寬鬆的環境法規和大量的政府補貼。” “正如川普總統所說,我們需要做的是將這些工作帶回家,以便我們能夠保護該國的公共衛生以及經濟和國家安全。”

按照這一指導思想,美國很快采取行動。3月28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突然推出了一個新的“緊急使用管理”(Emergency-Use-Administration,簡稱EUA),聲明可以滿足指定性能標準的可接受的呼吸器產品隻有六個國家和地區,直接將中國排除在外。

美國即使在口罩、呼吸機嚴重缺乏的情況下,也禁止使用中國的醫療防護用品。我原來錯以為是中國口罩標準和質量問題,現在看來不是。

為了快速跟中國脫鉤,美國政府出台一項用國家全包成本費讓美企從中國撤回的計劃。

4月9日,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表示,一種可能吸引美國企業從中國回流的政策是,將回流支出100%直接費用化。美國官方計劃為美國企業離開中國的成本費用買單。美媒報道稱,據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說,“說到讓企業回流的政策,我們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庫德洛對福克斯商業新聞頻道表示,“例如,可以將回流支出100%直接費用化。廠房、設備、知識產權結構、裝修等。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將所有相關支出100%直接費用化,實際上等於我們為美國企業從中國搬回美國的成本買單。”

為了推動跟中國脫鉤,美國已經不惜花血本拚上了!

同一天,美國政府要求收回中國電信在美經營權。美國司法部和其他機構4月9日要求美國聯邦通訊管理委員會(FCC)收回中國電信美國分公司,為進出美國的國際通訊提供電信服務的許可。

不僅如此,跟中國脫鉤已經成為美國朝野的共識,成了美國的主流輿論。

2月27日,參議員霍利提出《醫療供應鏈安全法》,法案賦予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更大的權力,可以要求藥品和器械製造商提供采購信息,以保護美國醫療產品供應鏈免受疫情的衝擊。

3月11日,《紐約時報 》報道,中國的製藥公司生產美國90%以上的抗生素,維生素C,布洛芬和氫化可的鬆。中國公司還生產約70%的美國對乙酰氨基酚,以及40%至45%的肝素。

3月19日,參議員湯姆?科頓和邁克?加拉格爾提出《保護我們藥品供應鏈免受ZG侵害法》,希望以此終止美國對中國製藥業的依賴。

4月7日,全球製造業谘詢公司科爾尼(Kearney)發布的第七次年度“回流指數”(ReshoringIndex)出現“劇烈逆轉”,2019年美國國內製造的份額明顯高於產自14個亞洲國家的數量,其中自中國進口的產品受到的打擊最大。報告指出,30年前,美國生產商基於成本考量在中國製造和采購,美中貿易戰使得美商麵臨高關稅風險,現在疫情進入最關鍵時刻,美商必須考慮未來是否能應對難以預料的經濟衝擊。該谘詢公司預測,為了分散風險,遭到大流行重創的公司“將被迫更深入重新考慮其采購策略和整個供應鏈”,以擺脫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4月7日,福布斯刊文稱,去年,因美中貿易戰,跨國企業積極考慮調整供應鏈,說服其中國合作夥伴遷往東南亞以避稅,或不再購買中國製商品。去年底,貿易戰暫停,卻迎來瘟疫蔓延,全球經濟活動停擺,令外商警覺不能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4月8日,美國哈裏斯民意調查(HarrisPoll)公布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在貿易方麵,69%的受訪者讚成川普總統對華的強硬貿易立場。此外,71%受訪者認為,在疫情危機過後,美國製造商應撤出中國。

2   西方聞風而動緊跟美國步伐

更為嚴重的是,似乎整個西方都在聞風而動,采取措施實現“經濟主權”回歸。

這將導致全球格局巨變,外資產業回歸、全球產業鏈重組的暗流洶湧澎湃。西方世界都在談論“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裏”,“經濟主權”及其“減少依賴”成為關鍵詞,登上西方第一熱搜榜!

有兩個標誌性事件:

(一)日本拆22億美元資助日企撤出中國。

4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推出創下曆史紀錄的108.2萬億日元(合992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其中22億美元用於協助在華日商將生產線撤回日本,超過2億美元協助日本企業將生產轉移到其它國家。

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但2月份由於疫情導致工廠停工,日本自中國進口規模幾乎下降了一半,進而導致日本製造商必要零組件斷貨。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日係汽車二月份在中國的生產大幅下滑,日產汽車、豐田汽車、本田汽車在華產量分別減少87.9%、77.4%和92%。此外,由於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供應停止,日本國內的汽車生產線也減產了29.3%。

日本各界開始重新討論日本企業不應過度依賴中國作為製造業基地一事。上月,負責未來投資的一個日本政府小組,商討了有必要將高附加值產品的製造生產遷回日本,將其他產品的生產分布在整個東南亞地區。

彭博社援引日本經濟學家關辰一的話說,一些在中國生產出口商品的日商原本已考慮遷出中國,現在日本政府出台補助預算後,必然增加其動力。但他認為汽車業等為中國本土市場生產產品的製造商會留在原地。

(二)德國領跑歐盟“脫鉤中國”

最近以來,連一向堅定維護全球化的默克爾也開始強調“經濟主權”問題了。

4月8日,德國媒體報道,德國聯邦內閣決定修改《對外貿易和支付法》,旨在阻止遭受目前局勢打擊的德國企業等被外資趁機收購。該法規將經由德國聯邦議會進行表決。按照相關計劃,如果是歐盟以外的投資進入,德國聯邦政府將不再需要提供對公共安全構成實際威脅的證據,相反,隻提出預期損害就可阻止外資收購。

德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史明說,在當今危機中痛定思痛的德國,修正法案的目標指向毫無疑問就是中國,而這也是德國政界加入脫鉤行列的起跑信號。史明認為德國是歐盟的火車頭,中國投資也勢必遭整個歐盟的抵製。

此外,分析人士認為,英國將緊跟美國,跟中國脫鉤。因為英國疫情失控,首相約翰遜中槍住院,加上中國出口英國試劑盒被汙染,英國朝野憤怒,民意反轉。英媒最新民調:92.5%的英國人要求追責中國。據悉,英國很可能將禁止華為進入英國5G市場。

不僅如此,在疫情衝擊下,西方世界可能關閉通訊大門,將中國徹底排除在5G之外!

這些都隻是“脫鉤潮”的冰山一角!

在右翼力量壯大、日益活躍的歐洲,有一股反全球化、抵製中國製造的輿論。不僅僅是右翼民族保守派,甚至左翼親工會人士,都會呼喊:“中國人不僅僅奪走了我們的就業崗位,還搶走了我們最好的企業。”

如今,病毒肆虐已經被西方輿論成功轉化成對中國的仇恨,左右兩翼都覺得自己的立場得到了驗證。他們說:我們早就說過,中國影響力增加得太多了,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福祉構成了太大的威脅。是時候減輕我們對中國的依賴性、加強國內生產能力了。

民意的轉向將逼迫歐洲各國政府做出選擇。而這時的歐洲各國政府急於甩鍋以挽救民意,中國躺著也會中槍。加上反全球化潮流已然形成,歐洲跟中國脫鉤也可能成為一種潮流。

3  西方脫鉤對中國的災難性影響

在人類曆史上,每逢重大災難,人們總是會尋找替罪羊,因此民粹主義者將新冠疫情怪罪於全球化、怪罪於中國也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問題在於,這次疫情之下的輿論場對中國太不利了,加上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執意要搞垮“中國製造”,就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我們自己不出錯他們也沒招,頻頻打出重拳,試圖給中國致命一擊。

這將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遭遇的最大危機!這場危機不亞於一場大戰,它將吞沒集改革開放42年之成果。其災難性後果怎麽估計都不會過分!

美國、歐洲、日本是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是中國製造對外的最大市場。如果這三家大門關閉,中國製造將遭受何種打擊可想而知。可以預測到,中國三駕馬車中的外貿這架馬車將可能不複存在,而中國內需怎麽擴大也無法填充!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進出口總額31.54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中美進出口為3.73萬億元,同比下降14.6%。美國降為第三大貿易夥伴,這也是脫鉤的征兆之一;中歐進出口4.86萬億元,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日進出口2.17萬億元,為美國之後的第四大貿易夥伴。美歐日三大經濟體占中國貿易總額的逾34%,可謂舉足輕重。

由於需求史詩般減少,大量外貿企業將停工、減產、甚至破產,破產潮和失業潮將洶湧而來,經濟危機或者經濟衰退將成為嚴峻的現實。這樣的衝擊將遠遠超過2008年,可能會比1929年-1933年大蕭條時還糟。這是國內外專家的共識。

現在美國已經在談論下一個世界工廠了,他們在分析、預判,或許是靠近美國的墨西哥,或許最大的受益者是東南亞,或許印度會插一杠子……

在全球疫情衝擊下,清王朝閉關鎖國的情形將在西方世界上演,人類將倒退40年,全球化可能退回“經濟主權時代”!

鄭永年認為,我們可能會回到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狀態,是一種“有限的全球化”,各國會把和自己國家安全和基本民生非常緊密的生產部門掌握在自己手裏,回到經濟主權時代。這某種意義上是件好事,可以讓各國長期失衡的經濟能夠相對平衡一點。

所有跟帖: 

放心!任何情況下,官僚的生活水平絕對不會低於歐美普通家庭 -ich- 給 ic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3/2020 postreply 20:56:32

那當然,所以我們是不怕脫鉤的。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hkz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4/2020 postreply 03:14:2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