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國呈祥(上)
吳越國統領兩浙,盡管時間不是很長,但在文化上卻建樹頗多,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諸領域有許多令人讚歎的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同吳越國王重視人才有直接關係。錢鏐對有才學的人很敬重,他仿效周公“吐哺握發”,將居室叫做“握發殿”,以延攬各方人才。這個典故出自《史記 魯周公世家》:在兒子伯禽就封於魯時,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錢鏐專門組織畫工數十人,叫做“鸞手校尉”,住在淞江。凡北方流涉到南方來的人,都畫個像,選擇清秀者加以任用。這似乎有點以貌取人的味道,不過也不盡然,出名的醜才子羅隱就得到重用。吳越國文臣武將,人才濟濟,所以詩僧貫休讚道:“滿堂花醉三千客”。吳越國時期不僅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相對繁榮,在文化方麵也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1965年在杭州玉皇山下五代吳越國王錢元瓘墓中發現一幅刻於後晉天福七年(942)的石刻星圖。石刻星圖畫在墓頂上,用紅砂石刻成,由於年代久遠,僅存一百八十二顆星數。所刻星象位置逼真準確,尤其是圖上刻有基本坐標線,這在當時世界範圍內來說是很少見的。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象圖,比北宋蘇頌所繪星圖早一百四十六年,比南宋的蘇州石刻天文圖要早三百零五年。稍早,1958年在杭州施家山南麓,距錢元瓘墓四百米,發現吳漢月墓石刻星圖一百七十八顆。石刻星圖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史科價值,這兩個最古老的石刻星圖,說明吳越國當時的天文科學相當發達。
據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記載,吳越國時期的木工喻皓善擅長建造木塔等高層建築,如鳳凰山麓的南塔。喻皓著有一部技術專著,《木經》三卷,是當時建築技術理論總結,我國古代最完整的建築技術書籍,北宋李誡的《營造法式》就是在《木經》基礎上編成的。《木經》所論造舍之法的理論和技術運用,要比歐洲人大約早四、五百年。
五代十國時期是一個動亂的社會,有成就的作家不多,而能詩文並舉的更少。在吳越國文壇上有位才子羅隱(833-909),本名橫,新城(新登,今富陽境內)人,屢試不第,改名隱,晚號江東生。他善於寫詩,也能寫一手很好的散文,羅隱存世的詩約五百首。錢鏐向百姓征“使宅魚”,羅隱借錢鏐命其題《磻溪垂釣圖》的機會寫道:“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錢鏐感悟,罷“使宅魚”。
由於錢氏家族的倡導和吳越國無戰亂,一時間各地書畫家都“同時入吳越”。畫家,如畫牡丹的王耕;善山水人物、花竹禽鳥的天台人鍾隱;畫羊出名的羅塞翁;工雜畫、善畫佛像的僧蘊能。這一大批畫家,以他們卓越繪畫藝術,豐富了吳越畫壇,吳越國的繪畫藝術處於當時全國的領先地位。吳越國時期開始了杭州的石窟造像,內容都是佛像,下麵結合佛教文化再加以介紹。
錢鏐富貴發達後,並沒有忘記洪湮禪師所囑:“好自愛,他日貴極,當以佛法為主。”篤信佛教,廣建寺院。吳越錢氏三代五王篤信佛教,厚禮僧人,均以奉佛利生,安定社會為倡,因而在西湖內外大興寺院,建造佛塔,雕鑿石窟佛像。由此可見,當時的浙江,可謂寺院如林。從積極方麵講,建寺鑿佛是為了祈求平安,造白塔、六和塔是為了鎮壓江潮,與“保境安民”的基本國策相一致,給今天的杭州留下豐富的寶貴文化遺產。
吳越國自錢鏐至錢弘俶諸王,轄境之內,寺院林立,梵唄不絕,吳越國的文化建設以佛教文化為主。據南宋潛說友《鹹淳臨安誌》統計,吳越都會杭州有寺院一百五十多所,素有“東南佛國”之稱。潛說友這個統計數字遺漏不少,明人田汝成《西湖遊覽誌餘》統計,杭州內外,唐以前已有三百六十寺,至錢氏立國,宋室南渡,增為四百八十寺。而據《十國春秋》的記載,周世宗顯德二年(955)五月,“周詔寺院非敕額者悉廢之。檢杭州寺院,存者凡四百八十。”這是說吳越時,杭州中央朝廷準予保存的有敕額即官方登記在冊的寺院就有四百八十座。錢塘門外的昭慶寺(今少年宮),南屏山的永明禪院(淨慈寺),玉岑山的慧因禪院(高麗寺),梵村的雲棲寺,九溪的理安寺,六和塔的開元寺,赤山埠的六通寺,天竺山的上天竺寺,北高峰的韜光庵,南高峰的法相寺,吳山的寶成寺,鳳凰山麓的南塔寺,青芝塢的靈峰寺等等,都是吳越時代所建。
靈隱寺和後晉天福元年(936)錢元讙始建的昭慶寺(已拆,今少年宮)、錢弘俶在後周顯德元年(954)新建的永明禪院(今淨慈寺)、後唐天成二年(927)錢鏐所建的慧因禪院(近年新建的高麗寺,原址在玉岑山,即今杭州花家山賓館西北一帶)當時合稱西湖四大叢林。
名寺因高僧而出名。吳越國時代,杭州已成為全國佛教文化的中心,佛教各支派幾乎都在這裏有所活動,法眼宗(禪宗的一個支派)、天台宗、律宗三大教派均迎來了中興或崛起。錢鏐與許多高僧大德關係密切,,對洪湮禪師尤尊敬,還在他做杭州刺史時,即奏請在弘揚皇朝封洪湮禪師為“法濟大師”,見洪湮必跪拜,執弟子禮,饋施也甚豐厚。一代名僧德昭,通術數,錢鏐尊他為國師,五眼吳山大井就是他開鑿的。高僧幼璋佛法高超,錢鏐親自請問佛法,迎至西府,館於功臣堂,賜號誌德大師。錢鏐的後繼者,尤其是錢弘俶,為佛教文化所作貢獻就更多了。
國師德昭的弟子延壽對各宗教義都很有研究,並努力融合貫通,所以被後來的雍正皇帝譽為“震旦第一導師”。錢弘俶特地在永明禪院供養他,住那裏十五年,其間不僅受錢弘俶之請主持複興靈隱寺,更大的貢獻是寫下了名著《宗鏡錄》一百卷,約八十多萬字。這書徵引了一百二十種佛經(大乘經),一百二十種諸祖語錄,六十種聖賢集,共計三百餘種資料,以此論證自己的理論。他的主張,第一,禪教合一;第二,是禪淨合一,實際上綜合了法眼宗與淨土宗。由於他廣徵博引,使許多寶貴的佛經文獻得以保存下來,為後世佛學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聲名遠播高麗、日本,高麗王投書向他問道,執弟子禮,送來好多禮品,還派來三十六個高僧來向他學習,“親承印記,相繼歸國,各化一方”。據說他曾親手印製過《彌陀塔圖》14萬本,並主持印製《二十四應觀音像》2萬本於素絹上,還對錢弘俶作出納土歸宋的決策起過關鍵作用。
佛教寺院有寺必有塔。吳越國所建造的佛塔,流存至今還有近十座,六和塔、保俶塔、雷峰塔和石塔是其中的典型,他們都不再是作為佛教徒墓葬的靈骨塔。吳越國還在沿西湖周圍廣建庭園,如吳山上的穠華園,湧金門外的西園,通越門外的瑞萼園,月輪山下的南果園等。這些庭園、梵寺、佛塔和綺麗的湖光山色融合,為杭城增添了無限風光。吳越國大規模的係列文化建設,對當時乃至後來浙江文化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位於錢塘江邊月輪山南側的六和塔,是宋開寶三年(970)錢弘俶請延壽禪師主持建造,用以鎮錢江怒潮。塔高九級,五十餘丈,頂上裝燈,用以導航。塔名“六和”佛經有“身和同住,口和無爭,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故以名之。佛陀用“六和敬”,即身、口、意、戒、見、利六個方麵的 “外同他善”(“和”)與“內自謙卑”(“敬”)統攝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等七眾弟子。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2),塔被燒毀。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間重建。現存磚構塔身係南宋紹興年間重建的遺物,元代元統二年(1334)修建的頂層和塔刹,保存至今。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重建塔外木結構。